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标题:
曹国公李文忠【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国玉
时间:
2014-8-13 11:39
标题:
曹国公李文忠【转】
曹国公李文忠
昔阳龙高
| 分类:
历史学
|
2008-07-27 12:38
提问者采纳
【
李文忠
资料】
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
盱眙人
。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
洪武
三年(
1370年
)十一月
朱元璋
第一次大封
功臣
的时候,统共只封了六名公爵,
李文忠
为
曹国公
。李
文忠
死后,被追封
岐阳王
,
配享太庙
。
【李
文忠
故事】
李
文忠
生平简介
朱元璋
是李文忠的舅舅,见到他很喜欢,说:“
外甥
见舅,如见母也。”说罢,便收他为子,
改姓
朱,请老师教他读书。
五年以后,他十九岁,充任
朱元璋
的亲军指挥,一出马就立了功,击败在
池州
的
赵普胜
的兵,又攻下
青阳
、石埭、太平、
旌德
四个县。次年,
至正
十八年,会同
邓愈
、
胡大海
由
徽州
进入浙江,从元军手中夺得
建德
,升为亲军都指挥,
坐镇
建德
,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不久,
邓愈
移军江西,李文忠便帮助
胡大海
拿下
诸暨
与金华,
诸暨
改称诸全,由
谢再兴
守,金华由
胡大海
守。李文忠的官职升为“同佥
行枢密院
事”。
苗兵在
至正
二十二年叛朱,杀了守金华的胡大海。李文忠转危为安,夺回金华。朱元璋“拜”他为“
浙东
行省
左丞
,总制严衢信处诸州军事”。严是
建德
,衢是金华,信是
信州
,今天的江西上饶,处是
处州
,今天的
浙江丽水
。次年,守诸全的
谢再兴
叛朱,投降
张士诚
,带了
张士诚
的兵来打东阳,李文忠在义乌迎战,大胜,但收复不了诸全,在离开诸全五十里的地方另筑一个“诸全新城”。
张士诚
派他的司徒
李伯升
.以十六万人来攻,李文忠守这个新城,守得很好。
至正
二十五年,
李伯升
带了二十万人再来,被李文忠少数兵力杀得大败,俘虏了敌方将校六百,
甲士
三千。次年,李文忠进攻杭州,杭州的张士诚守将谢五与
潘元明
不战而降。
朱元璋升李文忠为“浙江
行省
平章政事
”,加衔“
荣禄大夫
”,叫他不必再姓朱,
复姓
李氏。这一年,他的年龄仅有二十八岁。
洪武
二年,他奉命随同
常遇春
出塞
,打到上都(
多伦
),回军之时,
常遇春
暴卒
,由他代作主帅,率军西向,帮
徐达
攻
庆阳
,走到太原,听说大同危急,而且
庆阳
已被
徐达
攻下,便
当机立断
转军北向,解了大同之围,活捉元军的将领脱列伯。
洪武
三年,李文忠实授征虏左
副将
军,与
征虏大将军
徐达
分途北进。他带了十万人,再度到达
开平
,听说元朝的新皇帝
爱猷识理达腊
驻跸
应昌,他就兼程突袭,几乎把
爱猷识理达腊
捉住。爱的儿子买的立八剌和几个
后妃
、
宫人
、王公、武将、
文臣
,都成了他的俘虏。宋元两朝的
玉玺
金印
,也被他拿到了十五颗之多。回军经过兴州与红
罗山
,收降了元军五万以上。朱元璋封他为
曹国公
,任命他为“
大都督府
左都督”,“
同知
军国事”。
洪武五年,朱元璋大举征讨
北元
,出兵三路,李文忠与徐达、
冯胜
各任一路。他这一路由
居庸关
深入蒙古,到达和林,追击元军渡过土拉河与
阿鲁
浑河
,大战获胜,但也损失了不
少将
士,继续向东追.追到骋海(呼伦池)回军。在洪武六年与洪武七年,他奉命巡边,在
长城外
沿着
长城
巡逻,和元军发生了若干次的小接触,都获得胜利。洪武十年以后,他与
李善长
二人受任“总
中书省
,
大都督府
,
御史台
,议军国重事”,作了实际上的宰相,但是作了不到两年,
胡惟庸
谋反伏诛,
中书省
被取消,
大都督
分为中左右前后五个
都督府
,
御史台
也在十三年五月被取消,他和
李善长
失去了所“总”的对象。
在此以前,他曾经在十二年上半年督率
沐英
等人,
削平
洮州十八个番族的叛乱,在七月间回京,掌理
大都督府
的事。掌理到十三年正月大
都督府
被分为五个
都督府
,也就算了。
国子监
,从十二年七月起,也是由他兼领的,兼领到什么时候,史无明文,好在那是一个闲差,又是一个
文职
,领不领均无多大关系。
他在十六年冬得病,十七年三月去世。病中,朱元璋自己来看过他,又吩咐
华云龙
的儿子
淮安
侯华中负责料理他的医药。他死了以后,朱元璋怀疑华中料理得不周到,把华中的
侯爵
贬了,把华中的家属流放到
建昌
(酉昌),而且也怀疑医生用了毒药,把所有的诊视过李文忠的医生一齐砍头,连他们的妻与子也砍。朱元璋如此作为,可能是由于一时气愤,即也容易引起当时与后代的批评家认为这是“
欲盖弥彰
”。事实上,朱元璋确无毒杀李文忠的必要。李文忠是朱一生所最亲最信的人,而且罢
兵家
居之时“恂恂若
儒者
”,
与世无争
。虽则他有时也因为劝朱元璋不必杀人太多,不必派船出海征倭,不必多蓄
宦官
,而受过朱的呵斥。他死的时候,年纪才有四十六岁,朱追封他为
岐阳王
,谥以“
武靖
”二字,亲自写了一篇
祭文
祭他。
李文忠
战争故事
1.
新城之战
张士诚为泄诸全(今浙江
诸暨
)兵败之愤,以巩固其南部防线,于二十五年二月,遣其将
李伯升
率兵20万,挟
朱军
降将
谢再兴
攻新城,置阵延亘十余里,造
庐舍
、
建仓
库、势在必取。同时派兵数万驻城北lo里,以阻吴援军。
朱军
新城守将
胡德济
坚壁拒守,派人告急于
严州
(今浙江建德)
朱文忠
,
朱文忠
派指挥
张斌
、元帅
张俊
率兵出
浦江
(今浙
江浦
江)以为
声援
。为保证新城攻势,张士诚又派兵自
桐庐
(今浙江
桐庐
)溯
富春江
而上经
钓鱼台
(今浙江
桐庐
西)进窥
严州
,
朱文忠
派
水师
迎战,
千户
谢佑为张士诚军伏兵所执,
朱文
忠命部将
何世明
、
袁洪
等居守
严州
,自率指挥
朱亮祖
等驰救,并乘势于
二月二
十九日进至距新城20里驻屯。次日,
朱文
忠以元帅徐大兴、汤克明等为
左军
,以严德、
王韶
等为
右军
,自率中军,与赶到的耿天壁所率援军一道向张士诚军发起攻击,朱元璋军中军突击,左右并进,新城守军也从城中杀出,张士诚军在朱元璋军的前后夹击下,
溃不成军
,败逃,朱元璋军乘势掩击,斩首数万级,焚毁
营垒
数十,俘其同佥
韩谦
等600人、
甲士
3000,李伯升、谢再兴仅以身免。
2.横枪立马
明洪武
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
明太祖
朱元璋对故元的第二次大规模作战。就在中路徐达军失败的同时,李文忠的
军事行动
也充分体现了
祸不单行
这句俗语的准确性,六月二十九日,李文忠率领军队抵达口温(今
内蒙古
查干诺尔
南),元军败退,李文忠似乎是受了徐达的传染,也开始轻敌冒进,他将
辎重
留在后方,亲自率领大军轻装追击元军。李文忠并不是毫无战略考虑的,他的用兵特点就在一个快字,如果把徐达比作谋略周详的长跑选手,李文忠就是
百米赛跑
的能手,在应昌,他创造了一日破城的纪录,这次,他认准了元军没有防备,所以大胆追击,以图一举歼灭元军。当他追击到
阿鲁
浑河
(今蒙古
乌兰巴托
西北)时,终于找到了败退的元军,只不过似乎和他想象中有点不同。这支部队并没有逃跑的狼狈和疲态,相反个个都
龙精虎猛
,
跃跃欲试
。
统率这支军队的是元将
蛮子
哈刺章,这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将领,他采取了和
王保保
相同的战略,吸引
明军
主力进攻,然后寻找时机决战。此时的李文忠军已经连续追记了数日,十分疲劳,而元军利用小股兵力引诱,大部队却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他们已经在此等待李文忠很久了。到这份上了,啥也别说了,开打吧。李文忠确实厉害,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亲自率领部队与元军交锋,
激战
数日,居然打垮了元军,歼敌上万人,但
明军
死伤也不少。按说打到这个地步,面子也有了,就该回去了。可李文忠实在不是好惹的。他
力排众议
,以惊人的意志力和指挥才
能率
军队追到了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一定要把元兵
赶尽杀绝
,元将
蛮子
哈刺章自知惹了
大麻
烦,招惹了这个
煞星
,他已经命令军队后撤,以躲避李文忠,打不起还躲不起吗?没有想到,李文忠
欺人太甚
,一点面子也不给,一路追过来,不要自己老命
誓不罢休
。俗话说狗急还
跳墙
,何况是人!元军随即以决战
架势
布阵,意欲与
明军
决一死战
。李文忠虽然勇猛,却并不笨,看见元军要拼老命了,便收兵修建
营垒
,据险自守与元军对抗,元军十分惊讶,不明白这个追了他们几百里地的家伙为什么突然不打了,但这个人太可怕,他们畏惧明军设有
诡计
,也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就此僵持下来。不久之后,
李文中
发现粮食不够了,便如同游行一般,大摇大摆的把部队撤走,元军看他如此嚣张,认定必有伏兵,不敢追击,李文忠就此
班师
而还。
欢迎光临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http://www.liwenzho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