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标题: 安顺出土明朝石碑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永年    时间: 2016-3-26 17:14
标题: 安顺出土明朝石碑
安顺出土明朝石碑
   
作者系徐荣锋
在安顺云峰屯堡文化博物馆,陈列着一块10年前出土的明朝时期的罕见石碑。石碑上记录的是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沐英捐资修建一座名为石佛寺的事。说它罕见,是因为碑文的纪年不是封建社会传统的年号,而是干支壬午。明朝两名将 安顺捐资建寺庙石碑碑身高0.42米、宽0.27米、厚0.16米,碑身上从右至左阴刻了这样几行字:“石佛寺记。开山第一代祖,佛海和尚。国公傅友德、沐英捐建。大明壬午年立。”碑文的内容是说石佛寺的开山第一代祖为佛海和尚,两位分别叫傅友德和沐英的人,捐资修建了这座石佛寺,而立碑的时间是在明朝的壬午年,即1402年,距今已有600年。据介绍,2002年初,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二铺中心完小扩建,拆除了附近的石佛寺。当年8月份左右,家住附近的安顺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庄钟明先生在已拆除的石佛寺的废墟中,发现了这块石碑。石碑上的傅友德、沐英何许人也?两人均系明朝开国名将,后分别被封为颍川侯和西平侯。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30万大军“调北征南”,很快平定了云贵的叛乱。安顺的屯堡历史由此开始。石佛寺石碑的出土,这也是安顺境内首次发现有关安顺屯堡的历史实物。寺庙竣工日正是叔篡侄位时毋庸置疑,位于安顺七眼桥镇的石佛寺应该是当年傅友德、沐英在“调北征南”期间捐资修建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一般情形下,封建社会传统的碑文的落款都要写上皇帝的年号,但这块碑的落款却只用干支纪年:“大明壬午年”。这些年来,随着对屯堡文化的深入研究,有专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这块碑的落款,与明朝那段著名的靖难之役历史事件有关。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1399年,其孙子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开始推行削藩政策。由于削藩政策直接影响了藩王们的利益,引起了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发起了一场被他称为靖难之役的讨伐战争。战争历时4年,至1402年6月13日,朱棣的大军终于攻打到了南京城下,夺取了皇位,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石佛寺石碑上立碑的壬午年,正是建文帝被叔叔朱棣夺位的1402年。同情建文帝石碑巧妙写落款据此,研究者认为,1402年,当傅友德、沐英在安顺捐资修建的石佛寺竣工后,“叔篡侄位”的事件也传遍了全国各地,对于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当时民间普遍抱以同情的态度。当石佛寺的“开山第一代祖”佛海和尚等人在为刚建成的寺庙立碑为记时,对建文帝同情心理也表露出来。1402年是建文四年,但朱棣夺位后,下令革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五年。因为对建文帝的同情,不满朱棣篡位,佛海和尚等人不愿意将款落为“洪武三十五年”,但也不敢落款为“建文四年”,于是,他们采取了干支纪年的方法,即“大明壬午年”,巧妙地避开了这一敏感的政治事件。用干支而不用皇帝年号纪年的碑记,这在封建社会极为罕见。目前,这块罕见的石碑已被陈列在云峰屯堡文化博物馆内。有关专家认为,安顺石佛寺石碑的出土,既印证了明朝那次“调北征南”的军事行动和在安顺屯军的史实,也印证了当时普天之下的百姓对朱棣篡位的不满和对建文帝的同情之心。







欢迎光临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http://www.liwenzho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