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谱中的堂号背后?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1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1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10: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族谱——家谱中的堂号,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在古代,同一姓氏之下,往往繁衍出许多的分支。如果说这些分支的“公名”是姓,那么,“堂号” 即是这些分支的“私名”。
有研究者认为,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堂号应当是指某一姓氏中某一支派群体的代称,它是区分同一姓氏中不同血亲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追宗溯祖的主要依据”。每一个堂号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

如王姓人的“三槐堂”堂号,是为纪其祖先王祜。王祜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为勉励子孙努力仕宦位登公卿,便在所住的庭院中栽植了三棵槐树(槐树在古代是公卿的标志), 此后,其子孙果然实现了他的夙愿。                                                                                                      
所以,堂号很多时候是相关家族及其支派的历史记录,尤其是记录那些非同一般的历史,称颂或夸耀祖先丰功伟绩、科第功名、官号封爵,重温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勉励后人继承祖先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
再如杨姓有一个著名的堂号“四知堂”,其中的“四知”源于东汉太尉杨震清白自守、拒绝馈赠的故事。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在杨震担任荆州刺时,曾向朝廷举荐过当地的名士王密。王密因此被朝廷启用,不久还担任了昌邑县令。后来,杨震由荆州刺史转任东莱太守,在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受到王密的热情款待。当天夜里,王密怀揣10斤黄金,来到他下榻的地方,要以黄金酬谢他当年的知遇之恩。杨震一见,极不高兴,说:“我当年是因为了解你的才能,才向朝廷推荐你,但你并不了解我。”王密见他推辞,便劝解说:“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放心收下,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杨震听了更不高兴,说:“这件事既然已经发生,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谓‘四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见他坚决不肯收,只好把黄金收起来带走了。于是后来,杨震的子孙就把“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概括为“四知”, 称自己的家族是杨氏“四知堂”,不仅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祖先,还可以鞭策族人,效法其清白家风。
又如张姓人的“百忍堂”,堂号来源和唐代人张公艺有关。史称他九世同居共财,远近传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宗族的诀窍,他只写了100多个“忍”字作为回答。唐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探访,便以“百忍”作为自己的堂号。另外,张姓人还有一个“金鉴”堂号,来源与唐玄宗宰相张九龄有关。史书记载唐玄宗有次接受群臣祝寿,其他人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张九龄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在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事后,玄宗对他这份礼品十分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表彰。此后,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为荣,便以“金鉴”为堂号。

以及赵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典故。
周姓的“爱莲堂”,出自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曾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刘姓的堂号“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家居涿县,幼年丧父,贫苦无依,和母亲一起织席卖草鞋为生。起事后,常被政敌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编织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刘姓后人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辛,以简朴勤奋为本。
谢姓的“东山堂”,出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典故。谢安,字安石,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淡薄名利,隐居会稽东山。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辞别东山,出任宰相。指挥淝水之战大获全胜,继又北伐,收复青、兖、徐、豫等州;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
所以,堂号很多时候是相关家族及其支派的历史记录,尤其是记录那些非同一般的历史,称颂或夸耀祖先丰功伟绩、科第功名、官号封爵,重温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勉励后人继承祖先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宗族和百家姓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4-19 23:35 , Processed in 0.0941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