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6|回复: 0

修谱步骤

[复制链接]

856

主题

1306

帖子

6471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71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发表于 2021-1-29 16: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谱步骤

修家谱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总之,这是一件功德之事,对上不负先祖,对下造福后人。功德之事,必有福报,可能不在当世,但我们的后人会因我们而自豪。我们给后人留下的,不是一本谱书,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一、 给自己定位
1. 如果是我们牵头,最重要是事情是“组建班子”。
2. 如果是他人牵头,最重要的事情是“相互配合”。

分别说明如下:

1.如果是我们牵头,最重要是事情是“组建班子”。

1.1 “组建班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整个修谱过程,这个班子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我们随时会发现新的能人和热心人。同时,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们也会发现有个别人不称职。从长计议,对于个别不称职的人,要随时劝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事先约定”和“就事论事”。

1.2 “事先约定”有“丑话在先”的意思。

大的方面,一是钱,二是名。

事先有必要强调:

(1)“钱”。修谱这事,不是挣钱的事,没人给工资、没人给劳动报酬,凭的是心思。有心思,欢迎参与;没心思,决不勉强。

(2)“名”。实质是对本次修谱贡献的大小和责任的轻重。这个要按实绩论定,不要事先确定。


1.3 “就事论事”有“避免误解”的意思。

整个修谱过程,所有参与者的分工与作用,可能随时调整,能者上,利于大局。这些,事先要与班子成员说清楚,避免不必要的口舌。既然需要大家共同完成同一件事,配合、理解、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所以,“组建班子”过程中,首先,要以“心思”定人,没有这个心思的,无论其学问多大、多么有钱、当什么大官,都不必拉入。其次,计较“钱”和“名”的人,不要拉入。作为“班长”,开始做事之前,心里要有大致的用人标准。


寻找“志同道合”的宗亲修谱,在当下,是很难的。多数情况是,有心思的人固然不少,但动真格的,就没几个了。另外,在我们组建班子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某位宗亲比我们更有心思、更有长处,这时,要考虑“让贤”。

1.4 班子成员中,“文化人”要唱主角。

一部好家谱,不在世系是否完整,而在家族历史文化的阐述。这就需要有文化的人用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正向的思维方式,进行阐述。这些内容,也是“序言”的主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用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的人。

1.5 班子成员中不可缺少“配角”。

修谱,不是“闭门造车”,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处跑”。有一些宗亲,很有热情、不求名利、有时间有财力,支持修谱。这样的人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示对先祖的感恩。整个修谱过程中,单就人数而言,“配角”往往多于“主角”。


2 如果是他人牵头,最重要的事情是“相互配合”。
2.1 能够参与修谱,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有宗亲找你参与修谱,是对你的信任和器重,请一定珍惜这个机会。

2.2 要详细了解“班长”下达给你的任务,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衡量自己是否胜任。“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是对大局负责。再有,邀请你参与修谱,你千万不要“客套”和“谦虚”,应该最大可能地多做一些事情。

2.3 “相互配合”包括三方面。
一是完成班长交办的任务,及时反馈结果;
二是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告。
三是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也要及时与班长、与大家交换意见。
作为配角,一般情况下不要“擅自作主”。

二、做好心理准备
1. 无钱无利,全是奉献,还可能“得罪”人。
2. 设想不等于现实,结果也可能是“焦头烂额”。

分别说明如下:
1.无钱无利,全是奉献,还可能“得罪”人。
1.1 时下,常态化修谱的家族,并不多。

国人中,“无谱之族”远远多于“有谱之族”。庆幸的是,眼下中国正奔向盛世,修谱之风蔚然兴起。众多有识之士,关注修谱,也是大势所趋。有些懂得感恩的人,发财之后,愿意出资修谱,这是家族之幸!然而,这样的人,总量甚少。所以,缺乏修谱费用,既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1.2 修谱费用尚无着落,修谱之人何来“劳务”!

必须有一种心理准备,修谱,不是赚钱的事!我们组织或者参与修谱,除了奉献,还是奉献,不要有任何赚钱的想法。客观地说,修谱也是“美名传世”的事,因为参与了修谱,后人也会记得我们,也会以我们为荣。但是,我们不可为了这个“美名”而做修谱之事。总之,想修谱,莫求名利!否则,好事可能变坏事。


1.3 修谱怎么会“得罪”人呢?

修谱不是简单地统计户口,整个过程,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做善事也未必会得到“全部支持”。我们去了解家族历史,有人就会认为我们去打探隐私,甚至说我们是骗子,或者说我们“吃饱撑的”。总之,什么话都有。我们要忍受各种说法,坚持目标,不经意间就会“得罪”人。当然,得罪的是那种“不明真相”的人,极个别的是“小人”。所以,在修谱之前,要做好“被骂”的心理准备,让时间证明我们的善行。


2. 设想不等于现实,结果也可能是“焦头烂额”。
2.1 修谱,实际工作量,会随时增加,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想。

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宗亲不一定认为也重要。我们让填一张简单的表格,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但是,几周后也交不上来,甚至这张纸也“不翼而飞”了。若是督促“过头”,还可能被“拉黑”。总之,“白用功”引发的工作量,难以测算。原因可能是宣传准备工作不到位,但也不排除大量的宗亲“消极”和“不配合”。有相当数量的宗亲“多疑”或者“自卫式防范”,总怕我们“搞钱”。所以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不求马上“一呼百应”。


2.2 “持久战”和“曲径通幽”。

在时间上,计划三年修成,可能五年也修不成。整个过程是“人困马乏”,舍又舍不得,功败垂成,被人笑话不说,自己也不甘心。尤其是班长这个差事,不好干。除时间因素之外,还涉及财力支出。这种“倒贴”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家属不满。因为专于修谱,家庭离婚的,也不在少数。有些年青人,对修谱达到了“狂热”地步,甚至错过当婚年龄,成为“老哥一个”。还有更为严重的,就是“累死”,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例子太多了……。所以,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还要考虑各种利害关系。“为大家舍小家”,精神可贵,但也是悲剧。修谱过程中,很多情事,急不得,欲速而不达。这时也不妨“暂停”,调整一下思路和方法,曲径通幽,即使“焦头烂额”了,仍然要坚信:好事终会成功!




总之,主持修谱,“心理准备”要事先到位,不能“一时冲动”。在意念上以“不求名利”为基础,在实际付出上要经得起“持久”。一部小支谱容易修,而一部大宗谱,确实是“要命”之事。

很多志士,为了修谱,或者为了写一本家史,倾其所有,花光积蓄,倍受至亲责备,过着不如“低保”的生活。花钱还是小事,主要是“累心”。专心于修谱者,很难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没有坚实的心理准备,半途而废也就司空见惯了。

三、实际步骤

在“自我定位”和“心理准备”之后,开始进入“实际步骤”。家谱有“肇修”(初修)和“续修”之分。


所谓“续修”:是指前人已经正式编谱了,而且有正规的“编次”,一修、二修、三修……。按古人要求,家谱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但实际续修时间,并不固定在30年和60年这两个数字上,这取决于家族是否出现了“高人”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所以有80年续修的,也有百年不修的。“小修”重点是充实世系表,注明过世的,填上新生的(北方的挂谱和折谱,只上过世者),对谱书的其他部分只订正误字和充实“名人录”和“大事记”等内容。“大修”重点是完善序言,写进新发现的家族历史,确定新字辈(一般是两次大修确定一次新字辈),完善家训。修谱的“间隔时间”不宜过短,不能“想修就修”。一代人(按20年计算)一大修,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古人主张30年(一代人或两代人)小修一次。修谱是极为严肃的重要族务,而其中的“确定字辈”和“完善家训”,更是重要中的重点。字辈,包含着期望和预示,具有“引领”和“旗帜”作用。但是,有些“逞能者”,一次就确定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字辈,这是不可取的。家训,是家族发展的教训,是对历史经历的抽象总结。如今有“今人给古人作家训”,用了一些时政套话和标语,荒唐至极,已经冒犯先祖。


所谓“肇修”:就是第一次修谱,也叫始修或初修。

具体分两种情况:

一是原先就没有家谱,

二是有残谱但历史不明。


第一种情况修谱很简单,记下传说,重点选择介绍一些本姓历史名人,在外地的同姓家谱中汇集一些正向的内容如家规家训等,世系表只能写到已知的五服之亲或九族之亲。寻根,是长期重点。


第二种情况是有残谱但历史不明。很多残谱记载,来自山西洪洞或者湖北孝感,几乎无法寻根。尤其是许多人口大姓,支派万千,寻根难度很大,即使有明确的祖籍记载,到实地也有不被“接收”的现象。

实际修谱步骤,可按如下10步进行:

3.1 找样板。
3.2 随时问。
3.3 定框架。
3.4 查资料。
3.5 发放表格。
3.6 汇总资料。
3.7 撰写文稿。
3.8 讨论定稿。
3.9 印制谱书。
3.10 发放谱书。

分别说明如下:

3.1 找样板。

万事开头难,修谱之事庄重而严肃,必须细致入微。绝大多数初次修谱者,不知从何入手。简单的办法就是,向身边有“像样”家谱的姓氏,借一套家谱,仔细拜阅体例和内容组成。我们可以在“形式上”进行“模仿”。这就是“找样板”、“跟着学”、“走近路”。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借阅他人家谱,有很多“说道”,不是“借本书”那么简单。张口之语当用“请拜”,亲自上门并表示“香火”,阅读时务必净手,不可在人家谱上涂画,若拍照或复印要事先征得对方同意。总之,对他人家谱要从内心给予尊重。送还之时,应有“谢意”。


3.2 随时问。

即使我们心里有了基本设想,但在实际编谱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简单的办法就是,找老师,随时请教。一是找身边的能见面的老师,二是找网上的不曾见面的老师。网上有很多姓氏文化微信群,包括宗亲事务群。全国型的、多姓氏的此类群,大约150个,有商业制谱公司建的群,有姓氏文化研究会建的群,也有姓氏文化专家私人建的群。


3.3 定框架。

在了解了家谱组成内容之后,我们要确定本姓谱书框架。

通常,必须有的内容是:

【1】序言,主要是家族历史、姓氏历史、始祖历史。

【2】世系表。

【3】名人传记。

【4】大事记。

【5】后记,主要是叙述本次修谱的过程与事件。

“像样”的家谱,还包括墓地图、契约、祖像、圣旨和诰封、九族表、礼仪图……等等。初次修谱,不必追求“完美”,给后人留下“完善空间”是一件好事。


3.4 查资料。

框架一经确定,就要落实填写内容,重点是“历史”。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要“升华”和“完善”。这个过程,重点是“查资料”。

简单的办法就是,网上“查线索”,然后“核对”。需要注意的是,“百度”资料不成“定论”,仅仅是“线索”而已。还有一个“省事办法”,那就是直接采用本姓权威专家的结论,或者请本姓专家撰文。在网络技术方面,年轻人具有优势,班长要“善于用人”,让年轻人参与修谱,是远见之举。

3.5 发表格。

家谱中的大量文字和数据,需要宗亲提供。主要是人口信息,上几辈人的名字、生卒年月日、生平介绍、世系关系……等。无法确定的,可以空白。这里的重点是“生平介绍”。需要注意的是,生平介绍记美不记丑。比如,住过监狱,这个就不要写了,免得后人抬不起头。表格设计,尽量简单、明了,切忌“长篇大论”,一页4A纸足够了。发放表格时,要和宗亲讲明白。最好是有专人现场问询填写,家史内容要认真了解和记录,尤其是“荣誉”,要尽量多挖掘和记录。还要注意的是,与宗亲的联络方式,要保持畅通,至少每户要有两个电话号码。


3.6 汇总资料。

主要是汇总各家各户的表格,存入电脑之中。目前手机微信很普及,应该充分利用。可以设计成“微信文档”,让年青人发挥更多的作用。汇总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这个人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性格较好,语言表达方面见长,普通话和方言均能适应。有些表格数据,可能要随时与宗亲核对。汇总工作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史料汇总。这项工作需要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通常由文化专家来完成。


3.7 撰写文稿。

主要是撰写序言文稿。这项工作,只能由文化专家完成。对作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人品”和“文化态度”。有些人,文化水平很高,但是,对家族基本没有什么付出,属于“墙外开花”的那种人,可以算“名人”,但不宜为家谱作序。“文化态度”要求客观、公正,有严谨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家族史,不可按“传说”定论,否则,既误导后人又冒犯先祖。


3.8 讨论定稿。

作为初编谱,家族史的内容,极为关键,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有的稿子,都要充分讨论,集体定稿。尤其是“历史文化”部分。这件事,可以请外姓文化专家参与。再有,家族史中,不能定论的,要标明,给后人以提示。“定稿”之事,实际是几位专家的事,过多的人参与,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那些“谈不上有文化”的人,还愿意参与又不断“发表见解”的人,不适合参与定稿工作。


3.9 印制谱书。

谱书的世系表部分,通常是家谱文字量的主体。世系表体例,古有苏体、欧体,现代又有很多“综合体”。这里需要明确一个问题:谱书是给大家看的,如果大家看不懂,那么传承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世系表采取什么体例,一要考虑大家能看懂,二要考虑节省版面和印制费用。


印刷前的制版,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制谱公司”一条龙服务,二是“自行制版”再找个印刷厂完成。“制谱公司”都是商业性质的,费用要高一些,但质量和视觉,是绝对一流的。“自行制版”省钱,但必须有能手操作,用Word文档也能解决。


如果印制数量能够达到4位数,与“制谱公司”合作是很划算的。“制谱公司”除了编辑软件优势之外,更大的好处是,他们能够帮助你解决很多“文化历史”问题。但是,国内数十家“制谱公司”共同是缺点是,数据不能共享。也就是说,中途你想另换一家,会遇到麻烦的。


3.10 发放谱书。

这是修谱的最后一道环节,也叫“圆谱”和“请谱”,就是把印好的家谱,正式发给族人。正规的仪式,是很庄严的。各地风俗不同,仪式也不同,有的几跪几拜、有的就是“一转手”。古时,谱书都有编号,印量极少,不是每家每户都可以拥有的。现在,这些“说道”已经不重要了,更强调传承,每户一套更好。北方的挂谱的折谱,活人不上谱,所以,家谱有“祠堂”、“祖坟”、“祖宗”的含义,不是重大节日,家谱是不能随意“见面”的。时代在发展,只要利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老规矩”自然也就“与时俱进”了。


综上,修谱就是积功德,善事贵在坚持,先祖有灵也会晓得。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宗族和百家姓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3-29 00:29 , Processed in 0.1161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