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1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1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4:1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科举、学制
(朱保烱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大定府志.俊民志》:“明洪武三年,始令各省试士子,谓之乡试,其中试者,谓之举人。一中之后,终身以举人称,不复再应乡试矣。此举人由此而起也。……明初令天下贡生、监生应应天、顺天乡试。我朝罢应天而顺天如故。其应、顺天乡试也,亦试进士例分南北卷,以贵州入南卷。雍正十三年,令贵州官生,十名取中一名,乾隆元年,以尚书杨名时言,编贵州入中卷,十五名取中一名,至今仍之。此贵州乡试之大略也。”

《大定府志.经政志一.学制略第三》:“明洪武二年(1369),大建学校,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俱设训导,府四、州三、县二。生员之数,府学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师生月廪食米六斗,有司给鱼肉。……未几,又命增广生员数额……于是,以初设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增广者,谓之增广生员。及其既久,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自是,士子未入学者谓之童生,提学官试合格,准入学。初入学者充附学生。而廪、膳、增广则以岁、科两试等高者补充之。非廪生久次,不得充岁贡。

二、职官

明朝之职官,中央主要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和宗人府、内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察院、诸司寺院科监(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尚宝司、六科、中书科、行人司、钦天监、太医院、上林苑监)、诸都督府、指挥使司官等。

地方有布政使司(省)、府、州、县四级制;另在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使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

时全国除两京(北京、南京)外,定为十三布政使司,即:浙江、江西、北平、广西、福建、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贵州布政使司。

各布政使司(省)分设“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对中央负责。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掌一省之民政、财政;下设左、右参政数人不等,掌分守各道及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从三品;另设左右参议数人不等,职掌同上,从四品。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使为之长,正三品,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下设副史,正四品,掌分道巡察;佥事,正五品,职掌同上。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为之长,正二品,掌一方之军政;下设同知,从二品;佥事,正三品。

三、《大定府志》:

《大定府志.经政志一.官制略第一》(卷39):“明代贵州为四道。其曰贵宁道者,领贵州宣慰司、永宁宣抚司、乌撒军民府、毕节卫、乌撒诸司府卫之地,故曰贵宁道。有分守省城,有分巡不知驻何处,或曰亦在城也。世宗嘉靖二年(1523),以芒部寇乱,暂令威清兵备副使移驻毕节,九年还安庄,始增设毕节兵备佥事。十一年(1532),并分巡贵宁道于毕节,兵备升为副使。自后,或为副使,或为佥事,以讫于明亡。”……

“大定(府)之郡,于汉为平夷,为汉阳。……晋、宋、齐、梁、置平夷、平蛮郡,又有太守之职。台城陷没,而后为爨氏、为昆明。虽遥属于周、隋,王官不履其地。于是,昆明之官制起焉。”

“唐初收昆明之地为禄州、汤望州,贵州及晖、龚诸州为羁縻州,隶于戌、黔二府,咸即授其酋为刺史,亦无复王官。宋则固于唐也。元有顺元宣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及诸长官所之官,后顺元宣抚司或改为安抚司,或兼沿边宣慰使。皆授夷酋。惟元初置亦溪不薛宣慰司则王官也,寻废而并于顺元。明则有贵州宣慰司、乌撒军民土府。贵州宣慰司,明末改为水西宣慰司,皆土酋为之。”

“明制,凡土官宣慰司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从四品;佥事一人,正五品;经历司一人,从七品;都事一人,正八品。”

“贵州宣慰司,安氏为使,宋氏为同知。……然此皆为夷酋而设。夷酋自唐、宋、元、明四代,虽受朝命,有位号,各用自署之官,苴穆、更苴之名不绝。”

“《夷书》曰:君长曰蔺,称苴穆,犹可汗、骠信也。大部曰穆濯,次曰奕续。通称为峨。其臣总号曰阿牧。大者曰更苴,译言太宰也;次曰穆魁、曰濯魁,译言师保也。三者,坐而议者也。次曰诺唯、曰禡葩,译言有司也。二者,作而行者也,皆司文事。曰禡写、曰禡初,译言兵帅也。曰黑乍,译言队长也。皆司武事。官凡九扯,‘扯’,译言司也、署也,为九室发居之……”

“《夷书》又曰:分其地置则溪。则溪者,译言仓也。则溪咸有官庄,耕官庄者为官户。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禡写,而以一穆魁镇之。则溪之下又置禡裔、奕续,以领散也,咸称禡初。其冲要处可置二、三禡写,而以一更苴统之。苗、僚寨大丁强,亦为禡写、禡初自统其兵。而隶于穆濯之禡写者,其任事人无禄,授以也,有功则世(世袭),否去职即撤之。”

“《明史》言:夷官有九撦九纵之目。九撦即九扯。九纵近志以为更苴、木魁、濯魁、补木器、脉备所、及骂色、木拔、黑乍是,即更苴,译言太宰以下云云也。名号各异者,书之译之不同耳。少一不足九者,盖录夷书者之脱漏。”

“大定之地,于明有可渡河、赵班镇二巡检司(见《方舆纪要》,盖明末设。谷里、水西、西溪(皆在今黔西)、阁鸦、归化(皆在今大定)、毕节、周泥(在毕节)、黑章、瓦甸、乌撒、归德(在今威宁)、层台、白岩、赤水(亦在今毕节)十五驿,黑章、乌撒二递运所(见《方舆纪要》),其设官应如制。”

“我朝顺康之初,多仍明制。”

“其巳官,则顺治十六年(1659)入版国以来,即罢巳、所诸世官,设守备千总以领之,而摩厄、白撒、阿落密、七星四千户故未罢也。”

地舆、武备

《大定府志.经政志.武备略第五上》:“隋以前,牂、犍、平夷诸郡,兵制鲜有言者。唐宋……或为羁縻,或为化外,咸兵政所不及。元初,既置都元帅府于顺元,又置都元帅于亦溪不薛。大定之有军政,盖昉于此。”

“亦溪不薛者,即明之水西,今大定、平远、黔西皆其地,又得安平、清镇之北境,今修文之西境焉,亦宋罗氏鬼主之地也。自至元十五年(1278)以来,数叛数服。十九年(1282),尽平其地,因其部落,立三路达鲁花赤,留也速答作诸军镇守,命药剌海总之。此亦溪不薛有镇戍之始。然其酋阿里、宋添富尚逃窜未获。明年四月,敕药剌海专戍其地,也速答作还成都。七月,设宣慰司都元帅府于亦溪不薛,盖军戍之。于亦溪不薛始置都元帅府。其月,阿里、阿富出降,始立亦溪不薛总管使阿里为之,即安氏之祖也。……至二十三年(1286)六月,以粮饷仰于四川不便,乃徙驻重庆,二十九年,中书省臣言:亦溪不薛及八番、罗甸,既各置宣慰司,又复立都元帅府,其地甚狭而官府多,宜合二司、帅府合一,诏从之。盖自是,亦溪不薛始罢帅府。”

“明制,度地要害置卫所。地系一君者置所,连数郡者置卫。”“今大定(府)境内,于明代有卫三、守御千户所三。卫曰乌撒、曰毕节、曰赤水;所曰七星关、曰阿落密、曰前所。皆隶贵州都司,属右军都督府。”

“明制: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明时凡副参、游、守皆曰镇驻,是赤水、毕节又有副、参、游、守之职也。天、崇之际,且有毕、赤总兵,其因革莫可孝矣。”

“大率十人之长曰小旗,五小旗为总旗,二总旗为万户所。百户所有旗十二人、军百人。十百户所为千户所、有旗百二十人、军千人。五千户所为一卫,卫有中、前、后、左、右五所,共旗军五千六百人、军士皆父子相继。”

“今大定境内、于明代有卫三、守御千户所二。卫乌撒、曰毕节、曰赤水;所曰七星关、曰阿落密,曰前所。皆隶贵州都司,属右军都都督府。”

赤水卫“卫南万里层台山下曰前千户所。”

《经政志五.武备略节五上》:

“明制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巡抚刘渠奏设迤西守备,驻乌撒,专管乌撒、毕节、赤水、永宁四卫,其后,又有提督川贵迤西左参将驻永宁,事具《明史》、《方舆纪要》及《贵州通志》。”……《通志》又云:明时,凡副、参、游、守皆曰镇驻……黄可孝矣。”

“穆宗隆庆四年(1570),巡抚阮文中平安氏之乱,令二守备往水西,一驻大方,一驻卧这,以遇安国享,安智之分争,万历八年(1580)始如归。庄烈帝崇祯八年,安位卒,水西土目争立弗和,因献地请归流,总督朱燮元分其地为十二州,筑三城,今副将方国安守大方,袁桂芳守水西,刘镇藩守比那,于是三副将并设。十年,化沙、杓佐作乱,乃俱罢还。明代于水西地置将分阃,惟此二事,然皆不久即罢。史不备述也。我朝顺治十六年(1659)、水西司(宣慰司)、乌撒府及之卫俱归版图,于是罢诗卫所世职,三卫皆设罕备一人,千总一人,五所备设千总一人)而经历吏目教授,训导皆如故。”

《大定府志.治地志.宫室簿第二上》:“大定协副将署在府城内东北隅,旧为总兵署,雍正五年(1727),改镇为协,遂为副将署,即前明宣慰安氏之大堂,堂前日晷、头门外石狮俱宣慰所遗。”

《大定府志》:“赤水卫置自洪武二十一年,领所四,卫北四十五里曰摩尼,卫东南七十里曰白撒,皆洪武二十二年置,卫南四里曰河落蜜,卫南百里层台下曰前所,皆洪武二十二年置,亦相沿至明亡,不改。阿落密,前千户二所及赤水卫地今属毕节。”

四、《太 祖 洪 武 实 录》

洪武四年十二月(1372、1),置永宁、贵州二卫信翟塘关,汉中,阶文三守卸千户所。当时,曹国公李文中理军务于四川。奏曰:“贵州今属湖广,,而其地在成都西南。计成都到重庆36驿,重庆到播南9驿,播南到贵州5驿,共凡50驿。贵州由播南、思州、至沅州达晨溪21驿,晨溪至湖广16驿,凡37驿。此之成都至贵州虽少13驿。然成都至贵州系水路顺泫而下,舟行快捷,陆路只14驿。若湖广至贵州皆逆上流,路虽少而时远于成都矣。今奏议以贵州属成都卫,便于节制,而凡军务之急者,贵州一移文成都卫,一移文武昌卫,然武昌时晚。若民职有司者,则属湖广行者为便。”上诏示:“可之”。(卷70页9)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1381、12),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率大军由辰沅趋贵州,进攻普定(今安顺),克之。罗鬼、苗蛮、仡佬闻风而降。至普安,复攻下之。乃留兵驻守,进兵曲靖。(卷137、页6)

洪武十五年正月(1382、1)置贵州都指挥使司。置云南左、右、前、后,普定(安顺)、黄平、建昌、川东、乌撒、普安、水西、乌蒙、芒都、尾洒十四卫都指挥使司。(卷141、页6)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1413、1),云南乌蒙、芒都、大理等府土官,贵州宣慰司、安顺州、十二营长官司等,各遣人贡马……。上俱赐以绮、帛及钞。(卷230、页3)

五、《太 宗 永 乐 实 录》

永乐十一年二月(1413、2),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以总八府、仍以贵州都同同管贵州宣慰使司。其布政司官属俱用流官。府以下参用土官。(卷87、页5)

永乐十二年十月(1414、12),副总兵都督同和梁福上言:“湖广?子坪故贼首吴者泥之子吴担竹复诱苗蛮吴亚磨等,连接贵州治古、答意等处苗贼为寇。都督佥事萧授攻入亚磨寨,擒戮吴亚竹等贼首。余贼溃散。其治古、答意等长官司土官龙答哥等率苗首党恰等降”。上曰:“降即宥之”。(卷94、页3)

永乐十二年十二月(1415、1),四川马湖府、普定卫所属安顺、镇宁、永宁三州及西堡、宁谷、十二营、慕役、顶营、康佐六长官司土官阿宁等各遣人贡马。上赐钞币。(卷94、页8)

永乐十五年三月(1417、4),设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司。(卷105、页5)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6),上命贵州都指挥胡通泫致仕。(卷108、页2)

永乐十六年十月(1410、12),诏令“升大宁都指挥同知萧授为右军都督佥事;命充总兵官,镇守湖广、贵州”。(卷112、页2)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1420、12),刑部增置云南、交址、贵州三清使司。都察院增设云南、交址、贵州三道。(卷1212、页5)

六、《仁 宗 洪 熙 实 录》

洪熙元年三月(1425、4),湖广三司奏:“广西蒙顾硐顽贼蒙再万等聚众掠劫,见在鬼柳冲之地。又兰山贼潘康生等及宁溪瑶蛮千余,流劫乡村,见聚在桥巡检司。议贵州总兵官都督佥事萧授,量调官军相机剿捕,以除民患”。上诏:“准奏”

洪熙元年六月(1425、7),镇守湖广、贵州总兵官萧授奏:“镇远府邛水长官司奥硐苗蛮银总男苗章奴等,于清浪道中劫掠,为思州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民所获。苗银总率众胁取之。今聚兵一千五百人,欲攻剿其硐寨。先令赤溪楠硐长官司升官杨通谅同指挥祝贵往招抚之。银总伏兵于路,杀通谅等。继遣湖广都指挥张名进军剿捕”。上旨曰“准奏”。

七、《宣 宗 宣 德 实 录》

洪熙元年十一月(1426、1),巡按贵州监察御史奏:“镇远邛水长官司所部奥硐苗贼银总,先因思州府蛮夷长官司民贯彻实施一等告、其聚众本剽掠及掳雪硐杨政魁子、妇,总兵官都督佥事萧授遣人同土民往招抚,至奥坡硐,俱为苗银总所杀。今银总又率众攻劫埂硐,掳掠人畜,焚其房舍,聚贼日益猖獗”。上令:“都督萧授调湖广辰、沅等卫兵万四千人,运粮万五千石,以期会清浪卫进剿”。

八、《英 宗 正 统 实 录》

宣德十年四月(1435、5),上令“湖广、贵州总兵官都督萧授佩征蛮副将军印。升都指挥同知吴亮为行在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湖广、贵州副总兵。?以萧授年迈,故以吴亮副之”。(卷4、页7)

九、明洪武大事摘录

《明史》卷二、三、(磁祖本纪)载:

洪武元年春正月,即皇帝位,定“明”为天下号,建元“洪武”,四月,廖永忠师平广东。七月平广西。常遇春克德州、通州。八月,徐达入元都应天府。改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九月,徐达、常遇春取山西、下保定、真定。十月,冯胜、汤和克怀庆泽、潞等州相继下。徐达克太原。

洪武四年,颖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副,由秦陇步骑伐蜀。四月,文州、隆州、锦州继下。七月克成都、四川遂平。

洪武八年四月,指挥同知胡汝平贵州叛蛮。十月,指挥马云、叶国大败再犯辽东之元将纳哈。

洪武十五年正月,颖川侯傅友德为帅,沐英、蓝玉为副,率南征军经贵州征云南。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由四川下威楚路为应。元曲靖宣慰司、中庆、?江、武定诸路俱降、云南平。

洪武十六年正月,徐达镇北平。南征师克南昭大理。沐英留镇云南,南征师还。

洪武十七年三月,颁科举取士制。四月,论平云南功,进封傅友德颖国公,陈桓等侯者四人。

洪武十八年正月,思州蛮叛,汤和为征虏将军,周德兴为副将,从楚入师讨之。

洪武十九年十月。宋国公冯胜受命分兵南戌、景川侯曹震受命率师屯田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沐英讨思伦发,平之。六月,傅友德为南征将军,沐英、陈桓为左、右副将军,帅师讨东川叛蛮,十月平。进封蓝玉为?国公。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傅友德破阿资于普安。二月,湖广千户夏德宗结九溪蛮作乱,靖宁侯叶?讨,平之。三月,傅友德分兵屯田四川。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贵州蛮叛,延安侯唐胜宗讨,平之。三月,赣州贼为乱,东川侯胡海充总兵官,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为副将,率兵征讨,平之。六月,凤翔侯张龙平都匀,散毛诸叛蛮。

洪武二十五年正月,何福讨都匀、毕节诸蛮。十月,沐春袭封平西侯,镇云南。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以?国公蓝玉主谋反,鹤庆侯张?、普这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侯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等皆一并坐诛。

洪武二十七年,李景隆为平西将军、镇甘肃。魏国公徐辉祖、安陆侯吴杰备倭浙江。永定侯张铨备倭广东。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甯正以兵从秦入陕,洮州叛军。

洪武三十年正月,耿炳文为征西将军,郭英副之,巡西北边。三月,古州蛮叛,龙里千户吴德镇抚。贵州水西蛮叛,都督佥事顾成为征南将军,讨平之。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润,帝疾大渐,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

《明史》卷四《恭闵帝志》载:

洪武三十一年润五月,太祖崩、孙允(懿文太子第二子)即皇帝位,称惠帝。改洪武为建文元年(史书仍以洪武纪年)。

六月,诏告天下,举遣贤。同月,纳宦臣齐秦、黄子澄谋、欲因事故以削除诸藩。是此,废叔侯齐王朱?、岷王朱梗、代王朱桂为庶人。逮王官僚、诏让燕王朱棣,时朱棣政从北平到南京的奔丧途中,闻之乃止返燕。是年燕王以“靖难”(清君侧)故,举兵反。历四年叔侄相斗的“惠燕之争”。历史上称“靖难夺位”。

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建文四年),朱棣率燕兵攻陷都城南京,宫中大火,建文帝朱允?不知所终。燕王朱棣即皇帝位,称帝号“成祖”。年号“永乐”。

《明史》卷五(成祖本纪)载:

永乐十一年二月,置贵州布政使司(即省)。

永乐十四年三月,都督梁福克总兵官镇湖广、贵州。

永乐十六年,都指挥同知萧授接梁福充总兵官镇湖广、贵州。

十、“调北征南”与“调北填南”

明征南,征服、平定南方。填南,是调剂中原、华东稠密人口,填补、开发人烟稀少、落后的西南。

元朝在四川、湖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当时尚无贵州省)建立土司制度。

据《明史》卷二、三《太祖本纪》载: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间,南方用兵九次。

明洪武四年正月,颖川侯傅友德为南征虏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副。由秦陇率步骑伐川,四月克文州、隆州、锦州。七月成都、四川平。

明洪武五年二月,邓愈为征南将军,周德兴、吴良为副。分道讨湖南、广西硐蛮,十一月平。

明洪武八年四月,指挥同知尖汝平贵州叛蛮。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置贵州独立军事机构——贵州都指挥使司。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蓝玉为副。率南征军经贵州往征云南。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率军由四川下威楚路。

明洪武十五年四月,傅友德克元朝之曲靖宣慰司。曹震克镇雄。八月,中主、?江、定武诸路元土司俱降。九月,杀元朝在云南大土司把匝刺瓦乐密,云南平。十六年正月,沐英留守云南。南征军还师。

明洪武十九年十月,宋国公冯胜受命分兵南防戌边。景川侯曹震受命屯田云南。

明洪武二十二年正月,颖川侯傅友德破蛮阿资源共享于普安。

明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贵州蛮叛,延安侯唐胜宗往讨,平之。

明洪武二十五年三月,都督佥事顾成为南征将军,讨平贵州水西叛蛮。

永乐十一年,分别从四川南部、湖广西部、云南东部划出部分地域,置贵州政使司。直属明庭行省。

永乐十四年三月,都督梁福受命充总兵官,镇湖广、贵州。

永乐十六年正月,右军都督佥事萧授受命接梁福印,充总兵官。镇湖广、贵州。

以上及其军事行动,携家眷入南方、或军人就地为婚定居者,皆称这为调北征南入黔。

《明史》卷七十七载:永乐十八年,“临边险要处、地僻处、输粮艰难处的屯守之数”:“集兵民百人屯者,委以百户;三百人者,委以千户;五百人以上者,委指挥提督之”。“垦荒归已,永不起科”。

调北征南大致有:

1、当时在西南服役的军人定居;2、当时服役在西南的现役军人家属迁入;3、当时服役军人与当地女为婚定居当地;4、军人的亲戚、朋友在基鼓励动员下迁入;5、有一定制造技术的手工业者求发展迁入;6、有一定经济、智慧能力的商业者欲创业、发展迁入;7、在中原地区有一定错误的人被惩治械入;9、下官得罪上司被贬迁入。

征南、填南,祖籍主要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尤其是江西籍的居多。

十一、“土流并治”与“改土归流”

土即土官,流即流官。土流并治即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瓦解了元朝的统治以后,采取安抚的开明政策,治理地方仍保留,沿用愿意归顺的元朝土官土司。但派遣进庭信任的流官(可留可走,主要是兵旅)引导、协办、配合土官土司治理地方,即“土流并治”。如土官土司反叛,就坚决镇压。将地方治理改由流官独治。即“改土归流”。

永乐十一年(公元1423年)二月,将分别四川、湖广、云南三省的部分地域划出,成立以贵州(贵阳)为中心的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土著人聚居的地方,设立宣慰司。流官和土司共同治理地方,明史上称“土流并治”。

十二、明朝吏部、兵部置官

《明史》七十二卷职官志一载:明官置吏、刑、兵工、礼户六部官。经考,吏部置官如下:吏部管天下官吏选、授、封、勉考课。凡政绩显赫、死节、死谏、阵亡都皆得封赠。其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其封授?品为十二品二十一级。

1、封:特一品 公 特二品 侯 特三品  伯

2、授:品 级 初授 陛授 加授

兵部置官考:兵部掌握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掌握卫、所土官选授、陛调、袭替、功赏之事

1、武官品?级十二;2、散级三十

3、世官九等:指挥史、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

4 、流官八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正留守。世官皆有世袭,其幼有优给。流官经世陛授或举武用之。皆不得世袭,即有袭者,特出皇上恩准。

5、据《明会要》卷四十记: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总镇一方为镇守。独镇一方为分守。守镇一城、一地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都为协宁。凡总兵、副总后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

据《英宗实录》卷四载:洪武元年二月辛丑,颁将军印于诸边将。镇守边将有佩将军印者,系特命,谓之掛印将军,始颁各镇将军印。宣德十年,赐广西总兵、镇远侯顾兴祖佩“征蛮将军印”。湖广、贵州总兵、右都督萧授佩“征蛮副将军印”。

十三、明朝官员夫人称谓

丈夫是五品官及以上的,其夫人享受诰命。丈夫是六品官及以下的,其夫人享受敕命。封命妇号凡十:

公夫人谓“诰命国夫人”;侯夫人谓“诰命侯夫人”;伯夫人谓“诰命伯夫人”;一品夫人谓“诰命一品夫人”;二品夫人谓“诰命二品夫人”;三品夫人谓“诰命三品夫人”;四品夫人谓“诰命恭夫人”;五品夫人谓“诰命宜夫人”;六品夫人谓“诰命安夫人”;丈夫是七品及以下的,其夫人不享受封命。

十四、“靖难夺位”

明洪武三年(1370)至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章仿效汉高祖刘邦,分别对十个儿子封为秦(西安)、晋(太原)、燕(北平)、宁(河北)、辽(辽东)、谷(居庸、燕门)、代(大同)、庆(宁夏)、肃(甘肃)、楚(湖北)十个较大诸侯王。十个诸侯王中,燕、晋、宁王势力较大。其中燕王朱棣最强。

为确保对分封诸王的控制,朱元璋《祖训录》规定:“在新皇帝登基的前三年里,不许藩王来朝,只能留守藩封,巩固疆土。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庭当道,诸侯王必备其兵力,听候新帝召,拼力‘清君侧’”

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一病身亡。无奈将年仅十六岁的皇太孙、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立为皇位继承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朱允接帝位。改元“建文”、帝号“惠帝”。建文帝朱允以师傅黄子澄、齐秦、方孝儒为心腹。诸事共商,听计于三人。

诸王势力渐大。且恃自己是皇帝的叔公、长辈、势强、行多不逊。建文帝在车角门招见三位心腹:“诸王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即献计说:“何不以故削之?”经密谋,决定先削晋、齐、湘、代、岷等小王之兵,再行削强藩之事。

黄子澄:晋王与燕王是同母所生,剪除周王是去燕王手足。于是,建文帝派曹国公李景隆调兵到河南,突然包围了晋王府。把晋王的世子、嫔妃逮押到京城,宣布废晋王为庶人。充役云南。接着,又削除了四个藩王

朱允痼计于齐秦:“今欲图燕,虑燕五素善用兵,北卒又劲,奈何?”齐秦献计曰:“北方有寇,以防边为名,遣将戌北平。后调燕藩兵出塞护卫,去其羽翼、乃可图也”。建文剪燕部署,坚定、催促了燕王朱棣起兵谋反的决心和行动。

朱棣深谙韬晦。“佯疯称疾”。以掩人耳目,蒙蔽朝庭。建文帝派密探入燕王府探视,见王朱棣于烈日盛夏尚朴于火炉。颤抖不止。鼻涕流于口中,并边吸吮,边连说:“寒甚、寒甚”。密探回报:“朱棣将不久于人世”。建文元年(1399)六月,朱允密令张?、谢遗削燕。密令北平都指挥张信逮朱棣。张信犹豫不决,并在其母的劝告下,将朱允密令告知朱棣。朱棣密令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精锐心腹兵八百入燕一斑会设伏。计请张?、谢贵赴宴,席间擒杀了张?、谢贵,控制了北平。打出“诛奸臣、靖国难、保朝庭”的旗号。檄文召告天下,在北平公开起兵。从而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惠、燕之争”。

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六月三日,燕军自瓜州渡过长江,十三日攻破京城南京。建文帝朱允不知所终(一说死于宫中大火;一说从地道遣逃、流落到云南出家为僧)。燕王朱棣登基称帝,改帝号“成祖”,年号“永乐”。至此,明朝的朱棣“靖难夺位”(或称“靖难之变”、“惠燕之争”)告结束

十四、明置贵州军制、省制及治地机构

《明史》第四十六卷载:贵州元朝时属于湖广(今湖北、湖南省)、四川、云南三省地。明洪武十五年正月,明庭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军事机构)。领八府、一州、一县、一宣慰司、三十九长官司。其民中有司(行政机构)仍属于湖广、四川、云南三省布政司。

明永乐十一年(1414),置贵州布政使司、行省成立。北至铜仁、接四川、湖广;南至镇宁州,与云南、广西交界。领一宣慰司、十府、九州、十二卫、十四县、七十六个长官司。

一宣司:贵州宣慰司

十府:贵阳军民府;安顺军民府;平越军民府;黎平府;都匀府;思州府;思南府;镇远府;铜仁府;石矸府。

九州:开州;广顺州;镇宁州;普字州;永宁州;黄平州;麻哈州;定番州。

十二卫:普定卫;清平卫;兴隆卫;龙里卫;新添卫;安南卫;威清卫;敷勇卫;毕节卫;赤水卫;平坝卫;镇西卫。

十四县:新贵县;贵定县;清平县;余庆县;翁安县;湄潭县;永从县;安化县;婺川县;印江县;镇远县;施秉县;铜仁县;龙泉县。

七十六长官司:分属各府

贵州宣慰使司直领七个长官司:水乐长官司;中曹长官司;龙里长官司;白纳长官司;底寨长官司;乖西长官司;养龙长官司。

贵阳军民府领二县、三州、十六个长官司:

二县:贵定县;新贵县。

三州:开州;广顺州;定番州。

十六个长官司:程番、小程番、上马桥、卢番、韦番、卧龙番、小龙番、大龙番、金石番、罗番、卢山、木 瓜麻、响 大 毕 方 番 洪 番

安顺军民府领三州、一卫、六个长官司:

三州:镇宁州;普安州;永宁州。一卫:普定卫。六个长官司:宁谷;西堡;十二营;康 佐;慕 营;顶 营。

平越军民府领一州、二卫、三县、二个长官司:

一州:黄平州;二卫:兴隆卫;清平卫。三县:余庆县;翁安县;湄潭县。二个长官司:凯里长官司   杨义长官司

都匀府领二州、一县、八个长官司:二州:麻哈州;独山州。一县:清平县。八个长官司:都匀 邦水 平浪 平州六硐 乐平、平定 合江 合江州陈蒙烂  丰宁

黎平府领一县、十三个长官司:一县:永从县。十三个长官司:谭 溪;八 舟;洪州泊里;曹滴硐;古 州;西山阳硐;亲 化;湖 耳;亮 寨;欧 阳;中林验硐;龙里蛮夷;赤溪南硐。

思州府领四个长官司:都平峨?溪;都 素;施 溪;黄道溪。

镇远府领二县、三长官司:二县:镇远县;施秉县。三个长官司:偏桥邛水十五硐;?剖六硐;横 坡。

思南府领三县、三个长官司:三县:安化县;婺川县;印江县。三个长官司:蛮夷;沿河?溪;浪溪。

铜仁府领一县、五个长官司:一县:铜仁县。五个长官司:省溪;提溪;大万山;乌罗;平头著可。

石矸府领一倒、三个长官司:一县:龙泉县。三个长官司:石矸;苗民;葛新葛商。

新添卫领五个长官司:新添;小平伐;丹平;把平寨;丹行。

龙里卫领一个长官司:大平伐。

安南卫、平坝卫、威清卫、毕节卫直属贵州都指挥使司管辖。

卫领多少不等的数个千户守?所。

十五、明贵州置官制

《明史》卷四十六地理志七载:贵州元时为四川、云南三行中书省地。洪武十五年正月置“贵州都指挥使司”,明庭派遣流官掌管地方军事管制。其民职有司仍属湖广、四川、云南三省布政司。

永乐十一年,置“贵州承宣布政司”,明庭派遣掌管地方行政官管制。

1、中央派往或分管贵州的官吏

[1]、都察院设监察御使一百一十人,分掌十三道。每地一道,贵州道七人。都察御使外出巡视地方或主持军政事务时,加都御使或副佥都御使衔,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而分别称为总督、提督、巡抚、总督兼巡抚、得督兼巡抚、经略、总理、巡抚。抚台等官,事毕归朝。

[2]、刑部、工部、户部皆设十三司,每司一地,贵州司专管有关贵州事务。

[3]、因军事需要而临时委派的军官。有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把总等职,皆无固定品级和定员。总兵、副总兵镇守一方,经公、侯、伯、都督等充之。参将、游击、守备等分守一城一堡。

2、都指挥使司

掌管地方军事,统领卫所而隶属于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下设经历司、断事司、司狱司、仓库草场等办事机构。

3、承宣布政司:掌管地方行政,统领所属府、州、县及土司,由政使司下设经历司、照磨所、理问所、司狱司、库、仓、杂造局、军器局、织造局等机构。

4、提刑按察司:掌管地方监察,下设经历司、照磨司、司狱司等机构。

5、卫所:大约五千六百人为一卫,有卫指挥使司和卫军民指挥使司之别,前者管军不管民,后者兼管军民事。卫以下设:千户所,一般有左、右、中、前、后五所,必要时有所。千户所领百户所。百户所下为总旗、小旗。设有: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经历司经历、知事、吏目、仓大使、副使各一人、千户所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所百户

6、府、州、县

[1]、 府设知府一人、同知若干人、通判若干人、判官一人、经历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所照磨一人、检校一人、司狱一人

[2]、 州设知州一人、同知若干人、判官若干人、吏目一人

[3]、 县设知县一人、胰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吏一人

7、土司

[1]、寒慰使司设:

宣慰使一人、同知一人、副使一人、佥事一人、经历司经历一人、都事一人

[2]、宣抚司设:宣抚使一人、同知一人、副使一人、佥事一人、经历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

[3]、安抚司设:安抚使一人、同知一人、副使一人、佥事一人、吏目一人

[4]、长官司设:长官一人、副长官一人、吏目一人

[5]、蛮夷长官司设;长官一人、副长官一人

十六、明代贵州府、州、县长官司设治地名与今地名对照

1、府、州、县

[1]、贵阳军民府治今贵阳市:①开州治今开阳县;②广顺州治今长顺县广顺;③定番州治今昔对比惠水县

④新贵县治今贵阳市境;⑤贵定县治今贵定县旧治乡。附:成化十二年治今惠水县,隆庆二年移治今贵阳市,隆庆三年改名贵阳军民府。

[2]、安顺军民府治今安顺市:①永宁州治今关岭县境(打字坡);②镇宁州治今镇宁县(火烘寨;③普安州治今盘县境(八部山下)附:安顺州,洪武十六年置,治今安顺市旧州,后废。并入镇宁州。

[3]、 平越军民府治今福泉县:①黄平州治今黄平旧州;②余庆县治今余庆县;③翁安县治今翁安县;④湄潭县治今湄潭县

[4]、 都匀府治今都匀市:①麻哈州治今麻江县;②独山州治今独山县;③清平州治今凯里县炉山。附:合江州治今三都县大河,后废。

[5]、 黎平府治今黎平县;永从县治今黎平县永从乡。附:新化县治今锦屏县新化,后废。

[6]、 石矸府治今石矸县;龙泉县治今以冈县龙泉坪

[7]、 思州府治今岑巩县

[8]、 思南府治今思南县;①安化县治今务川县;②务川县治今思南境;③印江县治今印江县

[9]、 铜仁府治今铜仁县,铜仁县治今铜仁县境

[10]、镇远府治今镇远县:①镇远县治今镇远县境;②施秉县治今施秉县

[11]、遵义军民府治今遵义市;①真安州治今正安县;②遵义县治今遵义县;③桐梓县治今绥阳县望草鎭;④绥阳县治今绥阳县;⑤仁怀县治今仁怀县

[12]、乌撒军民府治今威宁县

[13]、天柱县治今天柱县

[14]、荔波县治今荔波县

2、卫所

[1]、 贵州卫治今贵阳市;[2]、 贵州前卫治今贵阳市[3]、 威清卫治今清镇县[4]、 镇西卫治今清镇县卫城:①威武所治今清镇县境;②赫声所治今清镇县境;③柔远所治今平坝县境;④定南所治今普定县

[5]、 平坝卫治今平坝县

[6]、 普定卫治今安顺市

[7]、 安庄卫治今镇宁县安庄坡;关索岭所治今关岭

[8]、 安南卫治今普安县江西坡;①安南所治今盘县杨那山;②安笼所治今安龙县

[9]、 普安卫治今盘县;①乐民所治今盘县乐民乡;②平夷所治今云南省富源县境

[10]、乌撒卫治今威宁县

[11]、毕节卫治今毕节县:七星关所治今毕节县七星关

[12]、层台卫治今毕节县层台镇

[13]、赤水卫治今毕节县赤水河;①白撒所治今毕节县境;②阿乐密所治今四川省古蔺县阿落密;③摩尼所治今四川省古蔺县摩尼

[14]、普市所治今四川省叙永县普市

[15]、永宁卫治今四川省叙永县境

[16]、龙里卫治今龙里县

[17]、新添卫治今贵定县

[18]、平越卫治今福泉县

[19]、黄平所治今黄平县境

[20]、兴隆卫治今黄平县重安

[21]、偏桥卫治今施秉县境

[22]、清平卫治今凯里县,炉山所治今凯里县香炉山

[23]、镇远卫治今镇远县

[24]、清浪卫治今镇远县清浪乡

[25]、平溪卫治今玉屏县

[26]、铜鼓卫治今锦屏县

[27]、清州卫治今湖南省靖州;①天柱所治今天柱县;②屯镇汶溪所治今天柱县境

[28]、五开卫治今黎平县;①新化屯所治今黎平县新化乡;②新化亮寨所治今锦屏县新化;③隆里所治今锦屏县龙里④;中潮所治今黎平县境

[29]、都匀卫治今都匀市

[30]、古州卫治今榕江县

[31]、敷勇卫治今修文县;①修文所治今修文县;②于襄所治今息烽县青山乡;③翟灵所治今息烽县九庄;④息烽所治今息烽县

[32]、威远所治今遵义白田坝

3、土司

[1]、 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①贵竹长官司治今贵阳市境;②水东长官司治今贵阳市;③中曹蛮夷长官司治今贵阳中曹司;④白纳长官司治今贵阳市骑龙;⑤龙里长官司治今龙里县境;⑥底寨长官司治今处烽县底寨乡;⑦养龙坑长官司治今息烽县养龙司;⑧青山长官司治今息烽县青山乡;⑨札佐长官司治今修文县札佐;⑩乖西长官司治今开阳县境

[2]、 贵阳军民府属长官司;①小程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惠民乡程番;②程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③上马桥长官司治今惠水县上马桥;④大龙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大龙;⑤小龙管辖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小龙;⑥方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方番;⑦卧龙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卧龙;⑧洪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洪番⑨;卢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卢番;⑩金石番长官司治今惠水金石。卢山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卢山;木瓜长官司治今长顺县睦化乡;大华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大华乡;麻响长官司治今长顺县麻响;罗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境;韦番长官司治今惠水县境

[3]、金筑安抚司治今长顺县广顺

[4]、安顺军民府;①宁谷长官司治今安顺县宁谷镇;②西堡长官司治今安顺双堡;③十二营长官司治今普定县境十二营;④康佐长官司治今紫云县境;⑤慕役长官司治今镇宁县慕役乡;⑥顶营长官司治今亲岭县顶营

[5]、都匀府属长官司;①都匀长官司治今都匀县境;②邦水长官司治今都匀县邦水;③平浪长官司治今都匀县平浪;④平州六硐长官司治今平塘县六硐;⑤麻哈长官司治今麻江县;⑥乐平长官司治今麻江县乐坪;⑦平定长官司治今麻江县笔架乡平定;⑧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治今独山县;⑨合江门隙蒙烂土长官司治今三都烂土;⑩丰宁长官司治今独山县境。都匀安抚司治今都匀市

[6]、播州宣慰司治今遵义市;①黄平安抚司治今黄平县旧州;②草塘安抚司治今翁安县草塘乡;③翁水安抚司治今翁安县宝藏乡翁水司;④凯里安抚司治今凯里县;⑤余庆长官司治今余庆县;⑥杨义长官司治今福泉县太平杨义;⑦崇安长官司治今黄平县崇安;⑧真州长官司治今正安县;⑨容水长官司治今岑巩县境

[7]、思州宣慰司治今岑巩县。①都坪鹅异溪长官司治今镇远县都坪乡;②都素蛮夷长官司治今岑巩县龙田都素;③施溪长官司治今铜仁县样头乡;④黄道溪长官司治今万山特区黄道乡;⑤石矸长官司治今石矸县;⑥龙泉坪长官司治今凤冈县龙泉坪;⑦苗民长官司治今待考;⑧葛彰葛商长官司治今石矸县境;⑨福禄永从蛮夷长官司治今黎平县永从乡;⑩潭溪蛮夷长官司治今黎平县潭溪。

八舟蛮夷长官司治今黎平县高屯乡八舟;洪州泊里蛮夷长官司治今黎平县洪川;曹滴洞蛮夷长官司治今从江信地曹闹洞;古州蛮夷长官司治今榕江县;西山阳洞谈到长官司治今从江县西;新化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新化司;湖耳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境;亮寨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敦寨乡亮司;欧阳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新化乡欧阳;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钟灵;赤溪洞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城关赤溪坪;龙里蛮夷长官司治今锦屏县龙里

[8]、思南宣慰司治今思南县;①水德江长官司治今德江县;②蛮夷长官司治今思南县境;③思印江长官司治今印江县;④沿河溪长官司治今沿河县;⑤朗溪长官司治今印江县朗溪乡;⑥镇远溪洞金达蛮夷长官司治今镇远县;⑦施秉蛮夷长官司治今施秉县;⑧偏桥长官司治今施秉县境;⑨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团乐、 治今三穗县得民、晓爱、陂带、邛水五长官司并);⑩臻剖六洞黄坡等处长官司治今镇远县。

铜仁长官司治今铜仁县;省溪长官司治今铜仁县境;提溪长官司治今铜仁县境;大万山长官司治今万山特区;乌罗长官司治今松桃县乌罗乡;平头著可长官司治今松桃县平头乡;溶江芝坪长官司治今四川省酉阳县境

[9]、卫属长官司;①大平伐长官司治今贵定县大平伐;②小平伐长官司治今贵定县小平伐;③新添长官司治今贵定县境;④把平寨长官司治今龙里县境;⑤丹平长官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4-19 11:41 , Processed in 0.10133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