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白鹿原》落下帷幕,剧中“进祠堂”“入族谱”的呼喊声似乎仍在人们耳边回响。曾几何时,社会上对传统宗族文化的认识出现过偏差,以致承载着许多重要史料的族谱被大量销毁;时至今日,不少家族的族谱成为抢手的收藏品,每一部能保存下来的族谱都显得格外珍贵。
族谱是对国史、 方志的重要补充
族谱又称宗谱,西方人称其为“family tree”,即“家族树”。族谱与家谱有一定区别,通常情况下,家谱仅收录本家一脉,而族谱则将同姓宗族皆录入其中。对于家族来说,族谱的作用在于“明昭穆,别尊卑,追本溯源,敬祖收族”,而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族谱则是与国史、方志齐名的三大史料之一,是国史、方志的重要补充,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族谱起源于商、周时期。宋代以前的早期族谱以官修为主,就是说由官方出资,仅为名门望族修谱。史载,东晋官员、谱学家贾弼之曾为天下十八州七百多个著名家族作谱传,汇编成《姓氏簿状》。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之风从此流行,但编者仍以学者居多。据说欧阳修和苏洵都热衷于修谱,他们还为族谱的世系编排创制了两种定式,即现代学者所说的“横行体”和“垂珠体”。明清时期,族谱的编撰早已不是官员、学者的专利,它广泛存在于各个村落,风格更加世俗化、平常化。
封建社会中,修族谱有它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记载了家族的血脉传承,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进步思想。进入现代社会后,族谱曾一度被视为“封建余毒”而遭到禁毁,现在看来十分可惜。
电视剧《白鹿原》中给族谱的镜头并不多,总是一闪而过。旧社会的族谱到底是什么样子?恐怕连许多老人都记不清了。从现代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清代族谱来看,一套族谱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为谱头,二为世系。
谱头是该族姓、村落各种信息资料文献的总汇,内容大致包括:历次谱序、凡例、祖训家规、历代源流、居址风水图、庐墓图、先祖遗像、像赞、仕宦录、人物传记、字排、历次修谱名录、族产、艺文等。世系篇幅最大,它列出该族从分房祖(或发脉开基的始祖)一直到修谱时刚出生的婴儿的传承情况。世系中对男性族人的记载,通常包括生辰八字、婚配情况、子女情况等,若其人已逝世,则还要加上忌日和葬地。
如此多的信息对于历史学者自然意义非凡,早年间许多国外(特别是日本)的谱牒研究者及机构都曾花重金在中国市场上求购族谱,导致不少族谱流失海外。
族人若品行不端
当心“削谱”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人对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民间继而出现了重修家谱、族谱的风尚。任何时期修谱都要遵循一套基本的规则,那便是“入谱”和“削谱”的规则。封建社会里,一个家族的子孙不论嫡出、庶出皆有资格写入族谱,同时,任何人也都有可能被“削谱”除名。
一个人做了什么事会被“削谱”呢?一般有两种。一是弄虚作假,搞乱家族纯正血统的“冒谱”,也就说这个人本不是同宗族人,但通过种种手段把自己给加了进去,这就必须除名;二是子孙贪赃枉法、辱没家风、伤天害理还屡教不改的,也必须予以“削谱”,开除族籍。
历朝历代,都产生过许多“削谱”规则。隋朝规定“二千三百杂姓”,不得“买谱接枝……如有犯者,削谱”。宋代名臣包拯在其家训中也提到了“削谱”,并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明清时期,各族以修谱为“盛事”,各家的族谱中还专门列出了“规范”“谱例”,其中关于“削谱”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存的明代《郑氏族谱》善本中就对族内为官者提出了严格要求:“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而现存清代的《谱例十二条》善本中则针对“无后者”立了道明文:“凡无后者,许立亲房子侄承接宗支,不许螟蛉他姓及以孙为男,嗣弟作子,紊乱昭穆,违者削谱并究。”现存清代《练氏族谱》善本中不允许族人胡作非为,记曰:“子孙耕读为尚,即或工或商,亦须各守本业,不许非为卑贱,以污先声,戒之慎之,如违者,经众削其谱。”现存清代《谢氏族谱》善本中的规则更加详细,不但有“罚”,而且有“赏”,其曰:“其不孝不悌不公不法者,则告其房长曰:‘某作某某不善,干犯法纪,为宗族羞,此某房不孝子弟也。’也呼至始祖前,戒饬之。其人能悔悟自新,则于次年元旦,亦赐酒簪花,以激励之。如不悛,则再严饬之,饬之不改,则上告始祖,削谱除名,不许入祠。”
封建社会里,“削谱”规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划定了道德底线,因而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族谱收藏的
五种有效方法
现存的族谱很少有保存在原家族人手上的,通常都是由藏家个人收藏或馆藏,各方藏家你争我夺使得族谱愈发珍贵。
如今市场上宋元时代的族谱几乎是看不到了,即便明代族谱存世也极为稀少,比如乐安县明万历十年的《董氏族谱》就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晚清与民国所修的族谱尚有一定数量。对此,有专家建议,藏家和机构应集中力量搜集本行政区内谱牒,集腋成裘,这样有朝一日就能编成本市或本地区的族谱总目。
对于族谱收藏,有藏家提出五种有效方法:
一、原本购买。有的地方新谱修成,旧本便被搁置或废弃,这时有效介入,可能购买成功。
二、借阅复制。在村族中开明人士的支持帮助下借阅其谱,然后复制收藏。
三、适时购藏当代族谱。族谱打着很强的时代烙印,当代族谱必然要为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许多地方的族谱往往允许族人出钱购买,如果收藏机构适时表达购藏的意愿,一般都能得到当地的支持。现今还有一个趋势,全国性的同姓总修大部头的“总谱”,如《世界吴氏总谱》,《世界钱氏总谱》、《世界苏氏总谱》等,汇总了数省的同姓族谱资料,信息量很大,又多为正规出版社出版,只要汇款即可买到。
四、在旧货市场或旧书摊淘购。常见旧谱摆在地摊上,这是收荒人走村串乡以废纸价或低价收来的,多为村人废弃的残本,故价格低廉,如能碰上“谱头”或善本,则应购下。
五、关注旧书信息。石家庄有一种《藏书报》(原名《旧书交流报》),刊载全国各地旧书市场与旧书转让信息,其中常有族谱身影,多为书摊业主或私人藏家转让,间或还有少数珍稀版本。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宗族和百家姓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本文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