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韩愈的文集时,读到《徐偃王碑》,发现跟新昌的《鼓山碑》很类似。两相对照,基本上可以确定,《鼓山碑》书写模式的源头应该是《徐偃王碑》,只是《鼓山碑》里讲的是王羲之及其后裔的情况,而《徐偃王碑》则不是。《鼓山碑》目前看到是来自于新昌的《王氏族谱》。 当然,如果相关的文献看多了,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少族谱的记载中,除了时间比较接近的历史可信度高外,时间越古老,可信度就越低,或者说一核对就会发现是后人伪造的。这种现象在学术研究中其实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与其研究族谱记载是否可信,相关的研究更关注这些族谱记载的模式、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心里。 今天看到一位网友说了一句话,非常精辟:“族谱造假的动机却是真实的,假的也有价值。”记载是不是真的,是一方面,但更需要关注的是为什么要这么记载。当然,从求真的角度来说,辨伪当然不是说没有价值。但比较尴尬的是,把族谱就辨伪了后,我们还怎么去认识族谱的价值。那些真实的历史(主要在明清时期,相对可信),当然不用说。但那些宋代以前的内容,真不真,假不假,怎么去看呢? ]王羲之后裔的族谱里的文章是伪造的,但这些后裔难道就不是书圣的后裔了吗?要说中国古代攀附祖先的书写模式多了去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说的。如果真要从血缘上来测,那估计现在有很多国人是有胡人血统的。 ]中国历史的华夷之别,血缘不是最重要的,文化认同才是最关键的。汉武帝时期,匈奴王子金日磾能够成为大汉的辅政大臣,后人也把金日磾当做夷人变夏的代名词。十六国时期,出身匈奴的刘渊自称是继承蜀汉的正统,不就是想往前推把自己与中华正统相连接吗?刘渊的血统那肯定不是什么华了,但从文化上,人家就是学习和效仿汉文化。 由此引申到族谱上,这种攀附、作伪、篡改,自然是有问题,但放在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去看,又不成问题。无论真的假的,这些族谱都是有价值的。它们所反映的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是以“血缘”的形式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血缘是外在的形式。多数时候这种外在形式要遭受很大的冲击和质疑,但其内在的情感和文化传承,不因各种质疑而黯然,相反反而由于前面所谓的攀附、作伪、篡改等现象,更加体现出这种文化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所以,家谱所载的,未必是一个很长时段的真实历史,但却是这段很长时段前的历史投射在几百年甚至千年后的历史真实。这种历史真实通过族谱记叙、家风传承、祠堂祭祀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追忆,共同构建了我们现在的历史认识和文化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