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谱时遇到传说嘢史,应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7 16: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谱时,遇到“传说”、“野史”,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能引出真实的历史。
一个宗族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一般都会以口头相传的形式流传着本族里一些重要事件或者“八卦”。一个宗族最初开趸的初期,在人口规模或者居住不稳定的情况下,都不会有文字记载,族谱的编修也都是在若干年后才开始实施,这样的族谱难免就会有记载相传之类的表述。
一般来讲,一个宗族的传说,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不会空穴来风,只是当初没有文字记载,后人只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存在。这种情况最主要是传说祖上的来源,或者祖上一些特殊意义的事件。比如有些宗族相传是从山西大槐树、江西筷子巷迁出的;还有以兄弟之间摔锅、摔盆、摔瓦为相认标记。因为族谱都是滞后很多年,有的族谱上在说明祖上来源的时候,会把这个传说写在谱上,但更多的谱上都没有记载这类的传说。
在修谱的时候,如何对待这类没有得到考证的传说呢?
小编认为,修谱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尽量把这类传说记录在族谱中,以便给后人一个寻亲的方向,也激发后世族人去发掘和考证祖上来源这段历史。随着日后农村居住人数减少,这类的传说可能会被遗忘,记录在谱中后,防止这种传说消失。虽然传说没有得到考证,但也是宗族历史的一部分,是十分珍贵的历史佐证或者旁证,依小编愚见,有传说总比没有任何传说要好得多。
再者,一部优秀的族谱,除了记载着正史之外,若还将族人相关的传说都能记载上,那才叫真正的“万无一失”。

当然,这种没有得到考证的传说,是不能作为肯定加以评价的。在描述的时候,可用“据传,我祖从某某迁入”这样的描述,不要把“据传”去掉,若去掉后就肯定了来源,这是不严谨的。如果有确凿证据或者旁证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年代久远,这类的传说,一般都很难被考证,修谱过后,大多宗族不会为这类事去花费人力物力去考证的。
因为宗族的分支,会出现很多流传于族人之间的故事,这类故事,属于野史了。比如,小编听说过一个故事。故事是讲从某人老家迁出去的一支人,到河南上蔡落籍,后来族人在那边有任官员,成为旺族,之后每年清明时节,有大批人马回来扫墓。回来扫墓的族人所有费用均自理,但因为马草不方便运输,只要求老家人员备一些马草,但由于老家实在太穷,加上回来祭祖的马匹太多,老家后来连马草都备不齐,那支族人最后也就没有回来祭祖了。二百多年后,从此这支族人与老家就失去了联系。虽然后来也去寻了这支族人,却都无功而返。据说这个传说故事,也被录入了族谱之中,其目的是给后人留一个念想,说不定哪一天就能与有着同样传说的寻亲族人对上。修谱时遇到类似的传说故事,都可以在修谱的时候编写出来,作为野史放到族谱的附录之中,一来供族人熟知,二来丰富族谱的内容,也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这些野史是不可写到序言之中的,但一定要写成文章,留在族谱的后面附录之中。因为把这类的野史放在谱后面,想必族人自然也不当成真正的历史,但又记载着有这样的事,不至于让人遗忘分支出去的族人。这样的野史,算是给今后的寻亲提供“线索”。至于写这些传说以及野史的人会不会讲故事,那就是写作水平的事,不是本文的重点。

各位谱界大咖认为在修谱时,遇到所谓的“传说”、“野史”,应该如何对待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9 04:12 , Processed in 0.1006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