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肇燕公由来考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6:1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滇黔寻祖爆惊世秘密                
2014 59 -16 日,陇西堂曹国公李贞后裔云南宣威支系续谱小组,在云南昭通镇雄县,贵州毕节市,威宁县,赫章县等地进行调查,寻找600多年前祖先的痕迹。
明史载:洪武13年(公元1380年)奉明太祖之命。颖川侯征南将军傅友德与左副将军沐英,右副将军蓝玉率30万大军从四川永宁进军,平定滇黔,在今镇雄县李官营屯军镇守。
据老谱《陇西李氏家谱续谱序稿复録》(民国33年成书),所载:“鼻祖,讳瑱(贞),发源金陵,生文忠为先明开国勋臣,封曹国公,文诰祖以功臣之弟,授亲军骁骑校尉,随傅,沐二国公进征云南,卓著大功,廷议改授乌撒卫指挥,后易,以昭信校尉,百户侯,食采邑于倘塘,世官守土,历遭兵燹,伶仃孤苦。。。。”多年来,多少家谱研读者,读遍《云南通志》,《宣威史志》均找不到李文诰的名字,续谱之事陷入困境。这次续谱小组前往老谱记载事情最多的威宁县(旧名乌撒卫),赫章县,毕节市的有关单位查询文献资料,均未找到。(《威宁县志》,《大定府志》,《毕节县志》)
在毕节朱昌镇(原名猪场镇),居住着很多李姓,自称是李贞的后代,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调北征南来到这里落业定居下来的,经过交流,向我们出示了家谱《李氏宗谱》(成书于民国
                      1
26年即1937年左右),谱书明确记载:肇燕公,元代生人,朱氏,明太祖姊,太祖讳,元璋,年号,洪武,生七子,长,
文龙,移山西太原府,
文虎,次子移三江安罗县,
文魁,燕公三子移湖南桃源县。
文治,燕公第四子,洪武四年与弟文忠从汤和入川时,明玉珍已卒,传子昇,兵下重庆,昇出,降之,荣胜而归,平朱昌麒麟洞流寇,授毕乌同知,公子辅弼战殁官营后,子孙屯田李官营,坐镇官营,滇黔蜀之咽喉,摄毕节卫右臂,塚在章卫(  
文华,燕公第五子,移四川自流井,
文举,燕公第六子,南京金殿亡故,
文忠,燕公第七子,洪武四年与兄文治,从汤和入川,征降明玉珍子:昇,并平蛮夷,子孙世袭指挥,有为将军者,清初落业朱昌小坝,射,任将军,同剿除朱昌麒麟硐流寇,公之孙也。
根据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贞祖只有一子文忠,文忠之母朱佛女(1315-1351      )在文忠12岁时已亡,最初我们认为家谱所载是错误的,从心里上否认。而且从未听说过肇燕公,肇燕公即李贞更是无稽之谈。
516日,返回昆明后,对“肇燕公”三个字,百思不得其解。在写调查记录时,顿觉豁然开朗,从字面上理解:肇者,始也,引起事端之人,燕者,朱棣,燕王也,从而联系起历史上的
                      2
“靖难之役”,洪武31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
太子朱标已亡,大明王朝立朱标之子,太祖之孙朱允炆即位,就是建文帝,为巩固帝位,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削藩政策(见《明史》),燕王朱棣当然也在被削之列。
建文帝派世袭曹国公李景隆(李贞,李文忠均封曹国公)分别分两次率大军五十万和六十万征讨燕王,最后南军(建文帝的军队被打败),北军(燕王朱棣之军队)攻占南京,李景隆(建文帝的表兄弟),开金川门迎降。靖难之役结束,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
建文帝下落不明,迄今已600多年,成了历史之密,但有许多传言,其中就有建文帝逃到贵州,云南之说(19021924年订稿的,《威宁县志》卷一地理志:“双霞洞侧祸贻白帽,明帝遁荒;喜雨亭则泽被苍生,清官望岁。)桃花溪在翠屏岩侧,溪流曲邃,石洞碴岈——明指挥李文龙遍植桃花,构亭其上…………。
大理灵鹫山无为寺记载:明朝靖难之变,叔侄争位,建文帝出走,易为为僧容,法名应文,永乐元年正月抵滇。随行有应能,应贤二僧,皆心腹随臣。颠沛流离,辗转至无为寺,拜达果和尚于紫竹院禅室,隐居两月,达果和尚侠肝义胆,会同南中七隐及诸多高士共保应文三僧,避隐南中,滇西等地,辗转流亡,以避官军追捕。后入兰若寺,结茅隐居。迨至永乐驾崩,朝廷不在致力追捕,事渐平。应文始得安宁,来往于无为寺和兰若寺之间,
                      3
闲暇时云游天下名山古刹。为僧日久,智慧渐生,于佛法生起信心,参禅念佛,朝诵楞严,夜读诸经。逐日远离恐怖,得大自在。应文法师收弟子七人,即文慧,文恕,文慈,文悲,文思,文忍,文愆。常于无为寺讲经说法,深得信众嘉许。后年老力衰,思乡深切,返燕京,英宗厚待之,宫中造别院以供养,尊称为老佛,后圆寂,已成正果。留有诗词二百余。应文善画,无为寺宝姬兰苑多其兰竹画。无为寺存《十八罗汉图》,《七子三僧一道图》,《求雨图》,栩栩如生,行笔如神,皆应文法师画作。
乌撒卫指挥是当时最高军事长官,建文帝逃到云南避难是完全有可能的,再观毕节李氏家谱里面记载有肇燕公,朱昌镇还有一碑说是文治祖的,但碑上记载为李肖岩(妣太孺人李母邵氏),来黔时间为:洪武四年1371年(这与《岐阳世家文物考述目次》里记载的1371年,文忠入蜀相一致),仔细分析,肇燕公,李肖岩,毕节李氏后人也在研究,为啥抢过来葬在朱昌镇的老祖宗不是李文治,而是李肖岩,似乎成了大笑话。李文治和李肖岩两个名字八杆子也打不着。
为何谱书里把李贞公称“肇燕公“?只有这种解释是最合理的,肇燕,即给燕王惹事的人,也是给燕王成就帝业之人,景隆公和燕王既是君臣,又是国戚,李贞公娶了太祖之姊,从此李家和朱家家事国事就搅在一起,联系起后来景隆公(袭爵枝或铁李枝)的遭遇,把李贞公称“肇燕公”简直是再恰如其分不过了。
                      4
族谱有意识把曹国公李贞隐去,实在是高妙。李文治墓碑上也让后人捉摸不透,“肖”的同音字为“消”,“岩”的同音字“也”,李肖岩读起来李消也。建文帝逃难到黔,滇,李文治肯定是要帮忙护驾,后果可想而知,他只有消失了。我认为这就是隐藏了几百年的家谱秘密。也是明史之谜。证明建文帝确实来黔,来滇藏匿避祸。文治祖因救建文帝或隐姓埋名,或舍生忘死,死后以李肖岩安葬,只有家族才知道这个秘密。
由此可见,毕节李氏族谱所载朱昌镇族人为李贞后裔应该是正确的。李文诰,李文治和李肖岩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两边的家谱记载家谱被毁,两个都是世袭指挥,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两个乌撒卫指挥。贵州威宁《李氏母打鹿源流》李贵公后裔家谱,镇雄李光达提供的《陇西李氏族谱》,腾冲李氏族谱(李雄后代),均记载祖籍金陵,南京,江南应天府,柳树湾,石门坎(高石坎),等描述。再者李国民先生所编的新家谱《岐阳世家族谱》,和民国时期朱启钅今,编辑出版的《岐阳世家文物考述目次》里提到十四世祖德耀“官浙时会伴内使採上用皇木。。。。。。又转响滇中。经年始返,。。。。奉旨入黔中採木,。。。。盖康熙中,北京正营建宫殿,三藩之变,运道中阻,大木不能以时供用,而大工所供之皇木,既不获採于浙,焉知不转而之黔,滇耶。。。。”  “元明以来,用兵滇蜀,力拓苗疆,皆为取木计,梁栋大材,由腹里下长江,而输之燕京,谓之皇木。其最大杉楠有围七八尺长,十余丈者,
                      5
谓之神木,北京通州有神木厂是也,前明採木內使最为烦扰,清初工部差员仍沿旧制,目为钦差,督抚闻之头痛,郡县当之棘手,民间损害更无论矣,伴行之官,跋涉山谷,冒犯瘴癘,役于近郡,尚复如此,果赴黔中采木,深林密箐之中,更非数月可毕。。。。。”



以上这些记述,无一不证明,600多年来,曹国公李贞后裔在黔滇落业生活的事实。至于贞祖除了文忠公外,还有几个儿子?陈氏淑德夫人生了几个儿子?将在今后的调研中详细考述。                 


                                撰稿人:李德应   
                                 2014-05-22于昆明东方玫瑰园寓所。





                      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3 14:54 , Processed in 0.0855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