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谱牒史概论

[复制链接]

864

主题

1316

帖子

654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4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8: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谱牒史概论

。本书是塌鼻子先生1986年为社会学史专业博士生开设的《中国谱牒史》课程所写讲义的残稿


第一章 谱牒的起源和上古谱牒的发展


第一节 谱牒和家族

谱牒是从文字产生以后,一直伴随着家族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献或簿籍,是除父家长制家族以外的各个阶段家族制度形态结构的重要特点。研究谱牒是研究家族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究竟什么是谱牒?

“谱”是一个派生字,原字为会意字的“普”,后来由于用“普”字表示一种文献、簿籍,所以加“言”旁成了形声字的“谱”。《说文》无“谱”字,当系漏收。因为《史记》、《汉书》及稍后的字书《释名》、《广韵》均有“谱”字(《史记·三代世表序》:“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十二诸侯年表序》:“太史公读春秋历、谱牒”;《汉书·艺文志》:“历谱者,序四时之位”,《刘歆传》:“考定律历,著三统历谱”;《释名·释典艺》:“谱,布也。”;《广雅·释言》:“谱,牒也”。)。徐铉编《说文新附》增收“谱”字是对的。“普”和“谱”意义完全相同,都表示全、遍之义。《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左传》、《孟子》、《荀子》及汉人引《诗》均作“普天之下”(见《左传》昭公七年、《孟子·万章上》、《荀子·君子篇》、《韩诗外传》卷一、《史记·司马相如传》、《後汉书·桓帝纪》、《白虎通德论·封公侯篇》等。),是溥、普通用的证明。赵岐《孟子注》:“普,遍。”(《孟子·万章上》赵岐注。)普天下就是遍天下。《易·乾卦》象辞:“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墨子·尚贤中》:“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都是全部、普遍的意思。刘熙《释名》说:“谱,布也,布列见其事也。”(《释名·释典艺》。)张守节《史记正义》也说:“谱,布也,布列其事也。”(见《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正义。)所以,作为一种文献体裁,凡同类事物,不予选择或遗漏,全部、普遍的布列出来,皆可谓之“谱”,如年谱、历谱、乐谱、家谱等等。

什么是“牒”? 《说文》牒、札互训,《片部》:“牒,札也”,《木部》:“札,牒也”。《释名·释器》训牒为板:“牒,板也”。可见牒、札、板是一个东西,即小木片、小竹片,我们今天称之为木简、竹简。这种小木片、小竹片的制法,据王充的解释,是“截竹为筒,破以为牒”,“断木为椠,析之为板”(《论衡·量知篇》。)。王充的意思大概是认为牒为竹简,板(札)为木简。所以谱指文献的体裁、格式,牒指文献的写对象、材料,“谱”和“牒”合在一起,是体裁和载体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因为谱牒产生时尚未发明纸张,亦无书帛的习惯,“谱”是写在“牒”上的,所以这种文献就叫做谱牒。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谱牒学,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等。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

为什么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要用谱牒记载下来呢? 这是由家族这种社会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家族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它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社会组织才能够维持和发展。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 始祖如有几个妻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她)们各有几个儿子? 儿子们的妻又是谁?他(她)又各有几个儿子? 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 谁和谁是堂兄弟、从兄弟、再从兄弟? 一个家族如果不遇到特殊情况,人口总会不断地蕃衍,当人口增殖到一个家族包容不下的时候家族就会分裂,从旧家族中分裂出许多子孙家族,过了一段时间,新家族又会再分裂,这些众多的同祖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新家族的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 它又怎样一代一代的传到现在? 新家族同旧家族以及别的新家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总之,家族成员之间以及同祖的各个家族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缘关系都必须清清楚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这种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所以,谱牒是有文字以来,一切历史阶段家族制度形态结构的主要特点,又是家族制度得以维系的主要纽带。凡有家族制度存在,必有谱牒伴随着它存在,反之,谱牒的衰绝,也必定反映家族制度的衰落。

中国谱牒史概论·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 中国谱牒的起源

谱牒既然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那么它的产生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如简册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文献、簿籍。因此、那种认为原始社会已经产生谱牒,并把谱牒分为口述家谱、结绳家谱、文字家谱的种种说法(见杨冬荃《中国家谱起源研究》,《谱牒学研究》第一辑。),恐怕是不正确的。当然,谱牒的起源也有一个从简单到繁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们对自己家族世系的记忆,最初总是口耳相传,当懂得结绳记事时,也许会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种东西不是我们所说的谱牒,它不会成为一种文献、簿籍,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家族的简单世系时,也还不能说已经产生了比较完备的谱牒,充其量只能说那仅仅是谱牒的雏型,或者说是家谱形成过程中的萌芽状态。因此,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的萌芽阶段与西周的形成阶段。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如果要说是最初级的、最原始的家谱,或说是家谱的雏型,亦未尝不可,不过它离完备、成熟的谱牒还很远。中国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当形成于西周。

夏朝的王室世系,从夏禹立“国”到夏桀灭亡,在《史记·夏本纪》中有很详细的记载。由于夏朝已有文字之说目前还只是推论,并无实物证明,《夏本纪》中的世系,很可能是商周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而不是当时的实录。《史记·殷本纪》所记汤建国前的先公世系和盘庚迁殷前的先王世系,也可能有着类似的情形。至于《大戴礼记·帝系》和《五帝德》中所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片断世系,则可以断定是战国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不能视为信史。我们今天可以准确无误地视为商代世系表的东西,是甲骨文中的几片刻辞和商金文中的几件彝铭。现在我们分别对这几件东西作点简单介绍。

(1)“?”家族世系表:

?先且曰吹
吹子曰?
?子曰?
?子曰雀
雀子曰壹
壹弟曰启
壹子曰丧
丧子曰养
养子曰供
供弟曰御
御子曰?
?子曰?

这片甲骨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片见《库方》1506。《甲骨文合集》未收。关于这片甲骨的真伪,学术界有不同意见。陈梦家、张政烺等认为是真的,胡厚宣等认为是赝品。刻辞记录了“?”家族的先祖十一代共十三人的世系,每代只记一人,好象是一个要祭祀的宗子名单,大概是因为害怕年代久远,记忆模糊,造成血缘关系的混乱,而记录下来备忘的。当然也可以如同有的学者认定的是一件“家谱”,不过那只是家谱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雏型,如果把它看做一个简单的宗子世系表,可能会更确切一些。因为比较完备的家谱,例如《世本》中保留下来的部分贵族家谱,是要记载历代宗子及族众名讳及其血缘关系的,“?”这一族十一代竟有九代只记一人,显然只记载了宗子的传承关系。

(2)“子曰”残表:

□子曰□
□子曰?

此件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图片见容庚《殷契卜辞》209,又见《甲骨文合集》 。这片刻辞残损严重,只剩下以上两行五个字。它的真伪虽无问题,但释字有分歧,如其中的“子”字,容庚、商承祚均释为“已”(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499页)及其他许多学者的论述。)。此释如确,就不是世系表了。但这片刻辞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每代世系均用直线划直格,确象后世世系表的样子。

(3)“帚妥”残表:

帚妥子曰?

此件见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4856,又见“甲骨文合集” 。此片刻辞残损更严重,仅余一行五个字。依照当时世系表“某子曰某”的书写格式,也应该是一件世系表。

(4)“祖丁戈”:

祖丁
祖己
祖乙

此件著录于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 号。根据形制和以干支命名来推断,人们一般认为它是商代的器物。从内容看,这无疑也是当时某个家族的一张很简单中的世系表。

(5)“商三句兵”:

㈠“六祖戈”:
大祖日己
祖日丁
祖日乙
祖日庚
祖日丁
祖日己
祖日己

㈡“六父戈”:
祖日乙
大父日癸
大父日癸
中父日癸
中父日癸
父日辛
父日己

㈢“六兄戈”:
大兄日乙
兄日戊
兄日壬
兄日癸
兄日癸
兄日丙

“商三句兵”亦著录于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 、 ),相传清末出土于河北易县,王国维《商三句兵跋》一文考之甚详,认为它们是“殷世北方侯国之器”(载《观堂集林》卷十八。),其说很对。这几件彝铭,我们不准备详细讨论,不过包括“祖丁戈”在内的这几件彝铭的内容,显然是一个家族里一串先人的名讳,很可能是应祭祀的祖先名单,是为了备忘而记下来的,并不是单纯的世系表。因为它与前说到的“某子曰某”的书写格式不完全相同。

先秦文献《礼记·大学》中还记录了一件商代铜器铭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的书写格式同前面引到的“商三句兵”完全一样,也应是记的祖先世系。不过由于《大学》的作者或《汤盘》的记录者不识古字,释文释错了。后来的经师不加考究,顺着错误的释文,从伦理道德修养的角度作解释,如郑玄说:“新其德,常尽心力,不(使)有余也。”(《礼记·大学》郑玄注。)孔颖达说:“非唯洗沐自新,苟诚也,诚使道德日益新也。”又说:“非唯一日之新,当使日日益新。……非唯日日益新,又需恒常日新。”(《礼记·大学》孔颖达疏。)后来的朱熹也沿着这个思路解释下去,说:“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忽略有间断也。”(朱熹《四书章句·大学》。)这样就全弄错了,一个格式完整的世系表,变成了一段道德修养的格言。我幼时读《四书》,蒙师引郑、孔、朱熹之言讲“汤铭”之义,总觉得罗里罗嗦,语多繁复。七十年代初,我向徐宗元先生请教甲骨文的有关问题时,他就说《大学》中的“汤盘铭”是一件商代的世系表,古人释文错了,九个字竟错了三个:“考”错成了“苟”,“且”错成了“日”(第二句第一个日字),“兄”错成了“又”。按照正确的释文,这段话应是:

考日辛
且日辛
兄日辛

这三行的第一个字,大概是均因形近,释文者读了错别字,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古文“苟”、“?”同音通假,“?”、“考”形近。金文“考”作“?”,“?”作“?”,形亦近。因此“考”很容易误为“苟”。甲骨文“兄”作“?”,“又”作“?”,金文“兄”作“?”,小篆“兄”作“?”,“又”作“?”,形亦极近,“兄”讹为“又”也很容易。至于甲骨文中的“祖”写作“且”,是治古史和古文字的人人尽皆知的,“且”错成“日”只一画之差。

上引的几件商代世系表,严格的说还不能称为谱牒,充其量只是谱牒的雏型。所以我们说商代还只是谱牒的萌芽阶段。


知家世之源远、祖宗之光烈,以嗣以续,绵绵延延而有兴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11-1 08:17 , Processed in 0.1166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