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 谱 汇 报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15: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谱 汇 报
尊敬的岐阳宗亲,前阶段,受世袭支,景隆公后裔,永年宗亲之托付,已将石跋河的宗谱修撰封册,今为第15卷。
        此古谱之渊源,出自三世祖景隆公亲笔。民国七年,即1918年,明光宗亲引用此谱,由李泽同前辈编撰。
民国11年,合肥支系前辈修谱,历经数年考证,并引用明光宗谱为基础,将岐阳家史的资料,予以充实,家史内容更加完善。
有关永年提供之古谱,记载大量的家族史料及世袭关系。部分记载的岐阳史料,可视为举世罕闻,极有家族历史的研究价值。

仅此,感谢永年宗亲,为岐阳世家所做之奉献。
更加感谢,世袭支石跋河宗亲会的鼎力协助
谢谢
国明于2015年3月17号
再次重申:此谱并非全国连谱,非岐阳李氏,谢绝参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15:59:40 | 只看该作者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是每个岐阳后裔人应尽的责任,我们续修谱公告已说明,世系部分,分直接入谱和考証入谱,时间到今年十二月底第一续修结束后交印,请大家相互转告转发,各尽一个岐阳后裔人的责任吧,我代表世袭支石祓河宗亲会在此先谢过各位宗亲了。
更对明光宗亲会长国明宗亲的无私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22:19:55 | 只看该作者
祭奠-------岐阳王李文忠
各位宗亲:今天,岐阳王李文忠后裔,以深切怀念的心情,相聚于南京先王李文忠的陵寝之地。
        先王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二姐朱佛女之子,其父,陇西王李贞。
先王,字,思本,小字保儿。封,奉天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兼领大都督府,国子监事,平章军国事,世袭曹国公,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洪武十七年,公元一三八四年二月,王,得疾,十九日诏太子临视,三十日,明太祖亲临幸,抚慰良久,命御医侍药。翊日,戊戌昧爽,沐浴更衣,据椅端坐 ,比此,辰时,俄曰:人之生死如是耶。随,瞑目而逝。时年三月初一日。明太祖朱元璋震悼不已,辍朝三日,自制祭文,遣使致祭,二十一日,赐诰,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廟,南京功臣廟及塑像,载祀位第三。又追封三世王爵,三代祖考皆封王,三代祖妣皆封王夫人。赐葬钟山之隂,酉山卯向,享年四十六岁,清初仍配享历代帝王廟。
先王,生于,元,至元五年,公元一三三九年。祖籍安徽省,明光市。(明代,盱眙县,灵迹乡)。十一岁,母亲朱佛女病逝。十二岁 ,随父历尽艰难,投奔驻防在滁州自立为吴王的舅舅一朱元璋。 亲人相见,深爱有加。明太祖收外甥保儿为养子,赐姓朱“讳”文忠。
从此先王父子,追随朱元璋转战疆场。十九岁时已展现出军事天才,以舍人率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奉命驻防浙江,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败苗军于诸潜、昌化、进攻淳安、取建德、守严州、又破大浪滩。明年秋,大军伐吴,奉命攻杭州。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出雁门、驻马邑、败元游兵、擒平章刘帖木、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还。由于先王追随太祖,功绩显赫,在龙凤十一年,即公元一三六五年的六月四日,二十七岁时,恢复李“姓”文忠。
洪武三年,先王授命,拜征虏左副将军,以十万将士出野狐岭北征。元帝崩溃,获其嫡子、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数百。获其宋、元玉玺、金宝、玉册、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出精骑穷追至北庆州、兴州、红逻山,降元孽残余近八万之众。
先王,为报明太祖朱元璋的养育之恩,祖孙三代忠心辅佐帝室,建国有功,为明王朝的开拓,建立显赫功勋。
沉睡600年之久的先王,今您的后裔世袭支和县石祓的后裔子孙们在此跪拜先祖,我支当时按祖令奉命遣散后在您安息之处不远的石跋河繁衍生息至今,我支前辈划小船来祭祀您老的时代以过,后因时代的政冶原因中断十几年之久,今适逢盛事,您的子孙我们传承着您的崇高品质,遗传着您的优秀基因。您的忠心,您的贡献与辉煌,将激励着岐阳世家的子孙,奋发图强,和睦团结,将终身奉献于社会。我们适时将重建祠堂,并将我支历代先祖的遣骨请回家中!我支保存完好的家谱我们一定会延修下去,按祖训家规教育传承好您的后代安息吧我们伟大的先王!
                                             您的后裔世袭石跋河支全体子孙      2015年3月28号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3:32: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陆家谱收藏与研究概况      分类:  (一)  一、收藏概况  中国家谱源远流长,现存家谱主要是明清时期及其以后编修的,很多散藏于民间。失传、毁弃数量亦当不少。1984年,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县档案馆、博物馆、文管会、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填表上报所藏家谱目录。根据上报材料,国家档案局郝存厚、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新立、南开大学冯尔康联合编纂了一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著录该目录的中国家谱收藏情况有如下:  各省、市收藏家谱调查统计表 地区  藏数(部)    北京  4769  河北  892  吉林  600  甘肃  32  江苏  1682  江西  100 湖北 611 广西 170 贵州 6  上海  562  山西  117  黑龙江  139  宁夏  8  浙江  2903 福建 482 湖南 1354  四川 743 天津 409  辽宁 605  陕西  33  山东 270  安徽 1005  河南  225  广东  433  云南 74  合计 18,224  以上调查统计表所提供的18,244部这个数据,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仅就收藏家谱的单位而言,有的虽有收藏,但并未填表上报,例如:山西闻喜县档案馆收藏46部,太谷县图书馆收藏30多部,阳城县方志办收藏44部等,均未上报。有的虽然上报了,但与实际收藏出入很大。例如,上海图书馆上报数学是562种,但据本馆人员说,实际收藏达万种之多,只是尚未整理编目而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8,244种这个统计数据,并未包括散于民间一家一户收藏的家谱,特别是手抄本家谱,据行家调查推测,散藏于民间的家谱当在10,000种以上,再加上调查统计的18,244种和上海图书馆的实际收藏,大陆家谱收藏总数至少在38,000种以上。  “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从1985年起,就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原来收藏家谱的基础上,进行征集和复制。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将整理编目的家谱,编纂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录这部目录的家谱有251姓,2565部,总计24,562册。其中超过50部的姓氏,依次为:王氏,255部;陈氏,126部;张氏,114部;李氏,85部;吴氏,77部;刘氏,75部;黄氏,69部;徐氏,63部;朱氏,60部;周氏,59部。超过200部的省(市)依次为:江苏,605部;浙江,488部;福建,295部;湖南,279部;安徽,200部。  此外,近年来许多报刊不断有新发现的名人家谱的报道。例如《光明日报》1982年6月17日,刊登了江西吉安县发现文天祥家族的《富田文氏族谱》的消息;1983年5月13日,刊登了江苏发现岳飞家谱的消息;1985年9月8日,报到了抚顺发现了王安石族谱的消息;《中国历史年鉴》1983年,刊登了发现南宋理学家朱熹家谱——《紫阳朱氏建安谱》的消息;1992年又在山东阳谷发现了战国军事家孙膑的家谱,等等。这些新发现的藏于民间的家谱,自然都没有包括在调查统计数之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由民间征集的许多家谱,也未包括在调查统计数之内。  二、研究概况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以潘光旦、杨殿珣为代表的学者,采用现代方法对我国的家谱进行研究,发表了一批具有很大影响的论著。此后,国内学者除了对少数名人家谱进行微观研究外,主要是利用家谱资料来进行关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学、遗传学、人口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的。专门研究家谱的论著,寥若晨星。80年代以来,逐步改变了这种局面,其主要表现是:  1、成立了“中国谱牒学研究会”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并颁发有证书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这个学会成立于1988年7月,是在山西五台山举行的“首届中国谱牒学研讨会”上,由到会代表民主选举产生的。这个学会的成立,把国内的谱牒研究者和爱好者组织了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家谱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开展。1991年8月,又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80多人,收到论文40多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第一届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把谱牒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研究。论文目录如下:  王衍村《浅谈中国姓氏堂号》    沙其敏[美国]《春秋时代楚国宗族制度》    李裕民《北魏家谱研究》    王大良《琅琊王氏与六朝谱学》    周征松《河北裴氏谱牒知见录》    常建华《元代族谱研究》    张海瀛《明代谱学概说》    冯尔康《清代谱牒学家朱次琦》    戎济方《海外华人与中国谱牒》    片弘其[韩国]《从族谱学看韩中交流史》    萧国健[香港]《广东中山小榄家族之入迁》《广东东莞地区家族之入迁》    李德超[台湾] 《粤东族谱所载南雄珠玑卷故事与宋季岭南移民》    王剑霓《关于太原王氏考查情况的报告》    沈明光《东阳家谱资料琐论》    张耀宗《东林党人高攀龙的家谱》    魏连科《从方志族谱看永乐初年小兴周移民》    易邵白《谱牒编修之奇葩和谱系寻根之硕果》    吴砾星《湖南<韶山毛氏族谱>》述略    胡心鼎《湖北孝感胡氏族谱探微》    李 豫《孟县<张氏族谱>一世祖张士贵扭曲形象之驳正》    张正明《从族谱看山西商人家世》    刘志盛《四川腹地族谱及其迁徙史料史发掘举隅》    吴壮程《曾国藩与族谱》    邹文程《湖南双峰县姓氏概说》    田武雄[美国]《中国人口增长的因素—中国氏族集团人口的统计》    姚恩荣《关于大丰县已发现的34种民间家谱和76处宗祠遗址的情况介绍》    殷光中《镇江望族宗谱的若干特色》    欧阳宗书 《祠联—祠堂文化的多面镜》    常士晔《山西榆次车辋常氏家乘介绍》    李荣海《浅谈山西临县崔家坪嘉靖石塔家谱》    刘伯伦《家谱的现状与出路》    陈蕾《安徽省族谱概况及使用价值》    邢永川《试论谱牒序跋的文献价值》    张绪伯《紫岩字辈谱及其爱国之思》    黎小龙《从民族学资料看家谱的起源》    苏子仪《介绍谱书<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    王泉根《木本水源心系华夏》    岳德庄《岳飞家谱叙略》    汪根年毛策《郑氏家谱及其教育制度》    张志清《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家谱述略》    雷忠勤 尹协理 《关于番禺霍氏源流的初步考察》    王国坚《人口质量与血缘婚姻行为的思考》    王树人《开展谱牍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  2、创办了《谱牒学研究》辑刊  该刊于1989年12月正式创刊,武新立教授任主编,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刊号刊登文章19篇,作者、篇名如下:  刘贯文 谱版学研究的任务    常建华 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料价值    冯尔康 宗族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兼论宗族制度与谱牒学之关系  欧阳宗书 从字辈谱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杨冬荃 中国谱牒起源研究    李文治 西周宗法制释义——论西周典型宗法制从属于封建领主制    许水涛 从桐城望族的兴盛看明清时期的宗族制度    张显清 封建家法是封建国法的补充——读《孔氏族规》    林金枝 闽粤侨乡族谱研究    萧国健[香港] 广东深圳陈氏源流及其发展    郭松义 孔氏宗谱和孔氏家族组织——介绍曲阜孔府所藏家谱资料    武新立 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家乘》介绍    张正明  襄汾县丁村《丁氏家谱》抄本研究    马纪行[澳大利亚] 赵氏马氏赢姓十四氏及族谱感言    马纪行[澳大利亚] 应以“武服”释“马服”    常建华  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简说    陈捷先[台湾]  台湾地区近年族谱的修纂与研究    沙其敏[美国] 犹他家谱学会的中国收藏品    杨宝华 北京图书馆藏家谱简介  《谱牒学研究》的创刊,为海内外谱牒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阵地,深受大家欢迎。第一辑出版后,《光明日报》(1991年1月2日和上海《社会科学报》(1992年2月13日)先后发表了张锡禄和方冶的评介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1991年7月,《谱牒研究》第二辑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刊登了20篇,其作者与篇名如下:  周绍泉  明清徽州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族产研究    杨冬荃 周代家谱研究    马纪行[澳大利亚] 中国最早的姓氏记录——从谱牒学观点看龙虎古墓的发现    张海瀛 福建《忠懿王氏族谱》介绍    欧阳宗书 孔子与字辈    刘国伟 试论古代家族人口过程及其观念——《李氏族谱》仲温支世系之研究  张锡禄 南诏大厘城河蛮名家大姓世系考一大理喜洲白族十大姓家谱研究  萧国健[香港]香港及深圳地域之家族入迁研究    毛策  浙江浦江郑氏家族考述    松浦章[日本] 山西商人范毓馪家族的谱系和事迹    段国超  鲁迅家世概探    沙其敏[美国] 爱达华亚芳氏起源初探    王剑霓 “太原王”始祖考    王希古 略谈黔北、渝南的王阳明宗亲后裔    何兆麟 邓氏家族根在新野    何兆麟 从一则传说“莫李“家的来历    殷光中《涧州包氏宗谱》考略    杨志清《旌德板桥汪三晖堂家乘》介绍    苏子仪《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简介    刘伯伦 山西阳城县家谱调查之收获  第二辑出版后,很快被一抢而空,现在书目文献出版社,正考虑重印第一辑和第二辑。在国内图书疲软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少有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内很多报纸刊物,不断发表研究谱牒的文章。例如,《光明日报》1985年5月27日,刊登了白钢《要重视谱牒学的研究》一文;《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刊登了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一文,长达两万余字,《新华文摘》1989年第二期,摘登了万余字,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等等。  3、开展了谱牒学研究的学术活动和对外交流  近年来,山西对家谱研究相当重视。早在1985年6月,缅甸太原王氏宗亲会就致函山西太原市王茂林市长,索要有关太原王氏开族始祖资料,并要求“寻根谒祖”。1986年5月,泰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又致函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要求查证王氏祖祠在山西太原还是在江苏南京。此函亦转给太原市政府承办。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太原市人民政府,对缅甸和泰国的来函十分重视。太原成立了“太原王氏研究会”,省政府拨款资助,组织人力,先后到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地,以文献记载为线索,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回答了来函提出的问题。1988年11月26日,泰国王氏宗亲会代表团,终于回到太原,实现了他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寻根谒祖”的宿愿。发生在山西的这一连串的事件,有力地推动了太原王氏研究活动的开展。  另外1991年12月,在河南南阳召开了“中国谢氏源流首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到会学者历史学、考古学、人口学等方面,探讨了谢氏的起源,并专程到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光明日报》(1991年12月18日)对这次学术活动进行了报道。  “中国谱牒学研究会”成立后,1989年4月,会长刘贯文、副会长冯尔康、张海瀛(兼秘书长)、《谱牒学研究》主编武新立、副秘书长高可,应邀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亚太区地方文献国际会议”,揭开了对外学术交流的新篇章。1991年4月,刘贯文、张海瀛、武新立又应邀参加了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新英格兰历史家谱学会”,该会创办于1845年,是美国成立最早的家谱学会,主要是为由英格兰迁往美国的移民“寻根”服务的。又到华盛顿访问了“美国国家家谱学会”,该会成立于1909年,会员达万人之多。该会负责人希望“中国谱牒学研究会”能为美国华侨“寻根”提供方便。还到犹他州盐城访问了“犹他家谱学会”,参加了该会收藏的中国家谱以及放胶卷的洞库。此外,还考察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国家谱。  “中国谱牒学研究会”成立后,我们同港、澳、台学者,同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二)家譜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來源:中原姓氏尋根網  一、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關於家譜的起源,目前學術界眾說紛壇,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國早期文字及史類文獻對家譜起源的考證,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譜制度並撰有《世本?帝係篇》。儘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輯,但從輯有的篇目可見,《世本》匯集了中國自黃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諸侯、卿大夫的世族譜係,是一部對前代和當代各血緣集團係譜進行綜合、總結的全國性的總譜,《世本》的意義還在於證實譜學研究發軔于周代,是家譜研究的源頭。  就家譜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譜和現存的以歐陽修、蘇洵創制編撰體例為特徵的明清家譜有所不同,但家譜作為綿延不絕的人類歷史象徵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尋根問祖的目的以外,還在於對家譜重要價值的認識。清代史學家章學沼羞^“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之說,把家譜與國史、方志相提並論可見其重要。古代家譜研究的內容主要在於對譜學的本身,包括譜例的撰寫以及家譜發展歷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譜的應用研究始於漢代,《史記》中有關帝王譜牒的記載,說明漢代司馬遷已經把家譜資料應用到史學領域一紀傳體史書的撰寫中去。後代史學家繼承了這一傳統,後代編撰的紀傳體斷代史如班固撰《漢書》、陳壽撰《三國》……都不同程度地哂昧俗V牒資料。中國古代對家譜資料的應用主要在史書、方志和人物評傳的撰寫過程,體現了譜牒的史料價值。  二、到了本世紀20年代,隨著社會科學新領域的開拓,有學者從人口學、優生學、遺傳學等新學科的角度肯定家譜的重要價值,並倡導對家譜資料進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學家梁啟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欲考父母兩係遺傳,欲考男女產生兩性比例,欲考出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等無數問題,恐除了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為此他提出廣收家譜並對家譜進行研究,“我國鄉鄉家家皆有家譜,實可謂史界瑰,如將來有國立大圖書館能盡集天下之譜,學者分科研究,實不朽之盛業。”古史辯派的創始人、著名學者顧須剛也說:“我國歷史資料浩如淵海,但尚有二個金礦未曾開發,一為方志,一為族譜。”肯定了家譜在新的歷史時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價值。  在梁啟超等的倡導下,學術界出現了研究譜牒的熱潮,北京圖書館致函社會各界廣徵家譜。(1945年楊殿殉撰《中國家譜學通論》就是利用館藏家譜撰寫的研究論文。)1931年南京國學圖書館館長柳治徵撰《族譜研究舉例》一文可視為對梁文的呼應,該文中有將太倉王氏與武進莊氏比較,分析人口的數量與增殖的例子,開了利用家譜資料進行人口問題研究的先例。利用譜牒資料對人口問題進行研究的學者還有潭其驤,其著《湖南人由來考》係根據氏族譜係資料對湖南7個縣的人口來源作了考證。建國以前在譜學研究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有潘光旦、羅香林等人。潘光旦從1929年發表第一篇論文《中國家譜學略史》以後,數年間陸續發表了《家譜與宗法》、《家譜還有些什麼意義》、《說家譜作法》等論文,還就遺傳與人才的問題進行研究,發表了《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人文選擇與中華民族》、《近代蘇州的人才》等;羅香林30年代起就重視家譜研究,1971年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3:33: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陆家谱收藏与研究概况      分类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6:28:30 | 只看该作者
祭奠-------岐阳王李文忠
各位宗亲:今天,岐阳王李文忠后裔,以深切怀念的心情,相聚于南京先王李文忠的陵寝之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3 05:39 , Processed in 0.1219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