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陇西李氏之根 【转】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2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冒经不起推敲——谈陇西李氏之根

内容摘要:公元前280年从陇西李氏始祖李崇起已经产生了“陇西李氏”。到宋代公元1090年设制陇西县时,陇西李氏已繁衍了六十八代孙。“陇西堂”是陇西李氏的堂号,建有“陇西堂”并不代表是李氏根。狄道(临洮)是名符其实的陇西李氏发源地——根。
  
   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的说法,这说明“天下李氏”中,唯有“陇西李氏”最显赫。其实,天下李氏,老子为首。然后才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些媒体频频鼓吹“陇西李氏的根在陇西”,“李渊七岁承袭‘陇西公’时就坐镇陇西”,简直是太离谱了!
    可笑的是,这样骗人的“文章”一出笼,竟然有不少诚实善良的人信以为真,从一些党政领导到平民百姓,从部分海内外李氏宗亲,到部分企业家……这些去陇西县参拜过“陇西堂”和“李家龙宫”的人,被某些人高超的行骗伎俩,搞得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在所谓的“陇西堂”和“李家龙宫”面前频频下跪,烧香叩头。以至于寻错了根,有的还编进了新的李氏族谱,不但贻误了今人,而且贻误了后代,造成了李氏族人最大的遗憾,也闹成了笑话!岂不知,“天下李氏出陇西”的“陇西”指的是以战国时期的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而不是今天的陇西县。

一、从陇西李氏始祖李崇起已经产生了“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之根,早在《晋书》、《北史》、《旧唐书》等史书和李氏人物墓志、李氏族谱世系表中已有明确记载。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载,老子(李耳)的曾孙李昙,李昙的儿子是李崇(老子九世孙)“建功北狄讨西羌兮,受封南郑家素昌兮”。这是在初唐《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中记载的,墓志中赞述老子裔孙李崇建功立业,受封南郑公,家居素昌(狄道)的历史事实。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始设陇西郡,郡治就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属洮河下游)。在秦、汉两朝的五百年间,狄道作为陇西郡的郡治,一直是中国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从李崇首任陇西郡守,其家就居住狄道,被后来的李氏族人推为李氏陇西房始祖。李崇四世孙李仲翔(西汉征西将军,赠太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载:“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这在陇西李氏的好多族谱中都有记载。李仲翔家族墓群被甘肃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至今有史可考的陇西李氏先祖最早的祖墓。李伯考子李尚,为成纪令,其子李广随父从狄道槐里迁居成纪(今甘肃静宁)。《史记李将军传》所载:“其先自槐里徏居成纪,实始此也”。东晋十六国时,陇西李氏又兴盛起来,出现了李氏宗族中第一个登上王位的西凉武昭王李暠。李暠是西汉太尉李仲翔十九世孙。《魏书》载为“陇西狄道人”。上世纪初在临洮北关,竖立着一块“西凉武昭王李暠故里”碑。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旧唐书高祖本纪》载:“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七代孙也”。
以上史实证明,从秦汉起,狄道东川就有陇西房李氏先祖繁衍生息的家园,有历史可考最早的祖墓,临洮成为名符其实的陇西李氏的发源地—根。也就是说,从老子西行飞升狄道凤台,到老子九世孙李崇及其子孙居家狄道东川,就已经产生了陇西房李氏,即“陇西李氏”。
二、从李崇任陇西郡守开始,到宋代设置陇西县时,陇西李氏已繁衍了六十多代,时间跨度一千三百余年。
陇西县在秦汉时期是陇西郡管辖的襄武县,并不是有些人冒称的秦汉陇西郡治所。
《辞海》中对今陇西县的表述:“陇西县在甘肃东部,渭河上游。汉在此设襄武县,三国时为魏国陇西郡治所(比狄道作为陇西郡治所晚500年),唐时为渭州治所,宋置陇西县”。也就是说,在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襄武县才改名为陇西县,有史记载第一次出现陇西县名。
自从公元前280年设置了陇西郡以后,到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设置陇西县时,陇西李氏已繁衍了十三个多世纪,时间跨度1370年之久。从始祖李崇任陇西郡守家居狄道开始,每代按20年计算,李氏已经繁衍了六十多代。即使从唐朝时襄武县有“陇西堂”算,从公元前280年到唐李世民继位时,也经历了907年,陇西李氏已繁衍了四十五代之久。
三、“李家龙宫”与“陇西堂”,不是李氏文化源于陇西的证据。
陇西县在宣传资料上公然宣称:“李家龙宫”和“陇西堂”是李氏文化起源于陇西的最好历史见证,是李世民敕建,可与昭陵相媲美的历史古迹。

               1988年陇西县志547页记载的“李家龙宫”前身北极宫

我们先看什么是“李家龙宫”?“龙宫”有两层意思,一是神话中龙王居住的水底宫殿;

[size=1.05]二是帝王居住和上朝的宝殿。唐朝时,作为渭州治所的襄武县既不是唐都所在地,又没诞生过一位帝王,怎么能有“龙宫”呢?《旧唐书》明确记载:“高祖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七代孙也。”出土的李唐皇室墓志铭也记载:李世民子孙、公主其先都是“陇西狄道人”。没有一块出土的墓志上写着“襄武人”的。李世民怎么会为襄武御笔书写“李家龙宫”呢?即使有“为襄武御笔”这回事,哪本书上有记载呢?如果说朝廷的史书没有记载,地方的史书应该有记载吧?如果任何史书找不着,这岂不是编造的吗?不是从李世民书法墨迹中“集”来的吗?退一步讲,唐朝廷即使把襄武算成某一位唐王的封地,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那个某某王也未必有修建“龙宫”的胆量!不要说修建“龙宫”,即是墙上挂一幅“龙画”都会招来灭门之祸!据陇西县的许多老人讲,陇西县的“李家龙宫”是由道教的“吕祖庙”改建而成。“陇西堂”则是1994年以后将仁寿山的佛教寺庙“大雄宝殿”牌匾改换而成的,在现存的史书上并无记载。
再看什么是“陇西堂”?首先应该搞清“堂号”。查维基百科网可知:堂号即祠堂的名称或称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百度网解释:广义的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它与姓氏的地望有关,或以姓氏的发祥地作为堂号,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作为堂号,含有祠堂名号之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如李姓郡望的堂号“陇西堂”。
两个网站均提到“姓氏的发祥地”,所以,“陇西堂”是陇西李氏的堂号,是陇西李氏的标志。因此,将陇西李氏的发源地古陇西作为“堂号”,恰恰证明了陇西李氏发源的地域就是以狄道为治所的陇西郡。
究其产生的原因,是从唐宋以来,陇西李氏大量南迁而形成的。特别是唐朝末年的动乱,使陇西李氏大量南迁到东南沿海以后,为了祭祖方便,就在自己的居住地修建了祭祀祖先的场所,取名“陇西堂”。此后,全国各地的陇西李氏后裔都在当地修建了“陇西堂”,祭拜先祖。正如《陇西李氏文化网》上题为《李唐的祖籍和郡望》的文章所写:“遍布世界各地的李姓堂号都叫陇西堂”。因此,陇西李氏后裔要祭祖就要到祖先的坟上祭拜,也可到当地的“陇西堂”祭拜,没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没有坟墓、不是祖籍地的陇西县的“陇西堂”祭祖!  
因此,陇西县大量宣传有唐代修建的“李家龙宫”和“陇西堂”,完全是弄虚作假的欺骗手法。更为甚者,一些海内外李氏宗亲社团和陇西李氏后裔来甘肃寻根时,被一些行政官员“安排”“陪同”去陇西县的“陇西堂”和“李家龙宫”祭祖。采用这样的卑劣手段,说明这些官员不学历史,欺世造假,不得人心。
三、“陇西李氏”的“郡望”当然是古陇西。
1990年出版的《辞海》“郡望”条:“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之世族,谓之郡望,意即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
唐太宗诏令的“郡望”陇西,是以谁为显贵之世族的?显然是以李暠嫡孙李宝这一族作为显贵之世族的。《魏书·列传·李宝》(卷三十九)记载:“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之孙也。”“自凉武昭王以后,一门三公,为四海著族”,“遂为当代盛门”。所以,北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时,“以(陇西李)宝等为冠。”在唐高祖李渊自认为“凉武昭王七代孙”(《旧唐书·高祖本纪》)之后,《姓氏谱》便将“陇西李氏”确立为“十三望”之首。所以,南宋历史学家郑樵在《李氏源流》中说:“言李者称陇西”,这个“陇西”当然指的是陇西李氏先祖扎根、勃兴的古陇西郡治狄道,而不是缺乏史料依据的古襄武今陇西县。
五、“大陇西”观念对不对?
近年来,针对“陇西李氏之根”的论争,有学者提出“大陇西”观念。我们认为这是将历史当作儿戏式的“和稀泥抹光墙”——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问:这位学者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籍贯简单地写成“中国”或者“××省”,而是写成“××省××县”呢?
我们仅仅是文史爱好者,不知道这位先生是哪里人士,也不知道这位先生在学术方面有何建树,但可以断定,这位先生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严肃的学术问题,最大也是一个不严谨的“学者”!该先生所说的“大陇西”观念,如果作为研究陇西李氏文化的胸怀,尚可说得过去。但把它作为学术对待,我们不知道他搞乱了中国的多少历史?贻害了多少包括陇西李氏子孙在内的中华民族?
这位学者还写道:“上面提到的“陇西”,也许个别指古陇西郡,但陇西郡毕竟已成历史,所以“陇西”的所指,将逐渐单一化为陇西县。”
寻根就是寻历史。若按这位先生的观点,“已成历史”的事物就该忘记吗?被誉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就不值得纪念了?
如此顺推下来,“已成历史”的狄道,就不是“陇西李氏”的祖籍地了?“睡”在狄道东川的“李仲翔家族”就不是“陇西李氏的先人”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历史终归是历史,是任何人改


变不了的!
结论:水有源,木有根,寻根溯源就是要寻找老祖宗繁衍生息的家园,敬祖就是要到老祖宗的墓地去拜祖,只有这样寻根才是对先祖的崇敬。全世界有一亿多的李姓人口,认祖归宗是每个中国人的良好愿望。李氏作为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寻根祭祖,弘扬李氏文化时,一定要尊重历史,不应颠倒黑白,弄虚作假,误导他人。只有弄清了历史事实,知道哪里是祖根,才能使海内外的陇西李氏宗亲社团及后裔,寻找到自己真正的根脉,圆了寻根祭祖之梦!
                                                                                                                        (转自 陇西李氏祖籍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李氏的发源可谓是根深而叶茂,一亿多的李氏宗亲的寻根问祖,追根求源的热心确实让人感动的热泪盈眶。不过,我们岐阳李氏已有历史记录的宗谱说明,从大明王朝朱元璋开始,他的仲姐朱佛女及驸马爷李贞是我们的始祖,这样,我们的家族历史倒要清楚多了。虽然六百年来经历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满蒙入关,明朝及岐阳李氏的历史虽有缺失,但比起陇西李氏在追寻根源上要幸运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17 16:05 , Processed in 0.1002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