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氏朝鲜资料来源;  互动百科李震涛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7: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鲜王朝(
韩语:조선왕조,汉字: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国号朝鲜国[1],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朝鲜王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馀年,其国土大体上相当于现今南北朝鲜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为界。1388年,高丽禑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李成桂在开城废黜国王自立, 创建“朝鲜王朝”,1395年建都于汉阳(今 首尔汉江以北地区)。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阳。甲午战争后,于1897年宣告从大清国独立并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韩并合,大韩帝国灭亡。在东亚,因朝鲜国君主姓李氏,所以一般习惯称呼朝鲜王朝为李氏朝鲜,简称李朝(在中国也有“赵宋”、“李唐”、“朱明”等这样在君主姓氏加上国号的称呼)。但韩国人认为“李氏朝鲜”有侮辱性。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都使用“朝鲜王朝”。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官方意见:在汉字文化圈从来没有皇室或者王室的姓氏来称呼王朝国号,不适合使用“李氏朝鲜”的名称,正式开始使用“朝鲜王朝”。
李氏朝鲜 - 概况
朝鲜封建王朝。以其创建者李成桂而得名。又名朝鲜王朝,简称李朝。1392年始建,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灭亡。首都初在开京(今开城),后迁汉城。
1388年,左军都统使李成桂反对高丽国王辛禑和宰相崔莹出兵进攻中国辽东,未被采纳,便从鸭绿江口的威化岛回军京师,发动政变,废辛禑,放逐崔莹,控制高丽军政大权,拥立恭让王。1392年废恭让王自立,定国号为朝鲜,1394年从开京迁都汉城。李朝承高丽旧制,1469年颁布《经国大典》,从法律上固定其统治体制。15世纪前期是其繁荣时期,经济、文化都较发达,对外远征对马,消除倭患,与中国明朝
李成桂像

保持友好往来。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土地兼并加剧,两班争权的士祸党争频仍,国力削弱。1467年爆发咸镜道农民战争。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在明朝援军的帮助下,于次年击败日本侵略军。1876年,日本再次入侵,与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此后欧美列强相继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深。壬午兵变后,日本取得在朝驻军的权利。甲午农民起义爆发后,日本乘机出兵干涉,策划乙未事变,成立亲日政府。日俄战争中,日军侵占朝鲜,强迫李朝政府接受《朝日协定书》和《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1905年日本在汉城设统监府(后为朝鲜总督府),1907年迫高宗退位,并迫签《丁未七款条约》,解散朝鲜军队。1910年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李朝灭亡。
李朝的统治机构,中央最高国家机关为议政府,下设吏、礼等 6曹,其他中央机关有司谏院、弘文馆、司宪府等,后又增设宗亲府、备边司等机构。分全国为 8道,道下设州、府、郡、县,配置方伯和守令作为地方长官。15世纪后,两班党争激烈,趋于腐败。19世纪后变为外戚专权的势道政治。军事方面,置三军府,后改设五卫都总府,地方防卫组织设陆军和水军,废私兵,行府兵制,设军保,征收“军布”或“保布”作为军事开支的财源。经济上,实行土地国有制和科田法,重新分配全国土地,按科(等)授予官员土地,分公田和私田两种。为把生产者束缚在土地之上,又实行号牌法和邻保制。这些措施使李朝前期经济有较大发展,先进的种植技术得以推广,手工业和商业也有进步。壬辰卫国战争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李朝前期文化比较繁荣,以儒家朱子学为国教,全国各地广设学校,教授儒家经典。以铜活字印刷术刊印书籍。于1443年制定了自己的文字──训民正音《高丽史》即编于这一时期,此时还开始修撰历代国王的实录。此外,天文学、农学、医学都有发展。李朝后期实学形成,其著名代表有丁若镛、李濯等,实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李朝文化的发展和进步。19世纪下半叶后,由于日本的侵略和控制,朝鲜的民族文化发展停滞。

李氏朝鲜 - 政治制度
李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李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李朝的官职称为两班,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1896年以后,修改职官制度,敕任官为正一品从二品,奏任官为正三品至从六品,判任官为正七品至从九品。武将制度,大将为一品,副将、参将从二品,正领、副领、参领、正尉从三品,副尉、参尉从六品,正校、副校、参校另外决定。

李氏朝鲜的三品堂下官及其夫人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史馆称春秋馆。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府、大都护府、牧、都护府、郡、县。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三品都护府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从六品县监等等。
李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水军节度使、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中央外派官职有观察使、中军、察访等。李氏朝鲜 - 行政区划
朝鲜历代都把全国分为八道,俗称朝鲜八道。朝鲜时代的八道如下:
京畿道,含汉城府、开城府。首府在汉城府。
庆尚道,含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庆州府。
全罗道,含全州府、罗州牧;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全州。
忠清道,含忠州牧、清州牧、公州牧;设水营。首府在清州。
黄海道,含黄州牧、海州牧。首府在黄州。
平安道,含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牧。首府在平壤府。
江原道,含江陵大都护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
咸镜道(永安道),含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在咸兴府。
道之下设府、大都护府、牧、都护府、郡、县。其中,庆尚、全罗、忠清、黄海、京畿五道再分左右两道。永安道(咸镜道)分南北两道。平安道分东西两道。江原道分岭东、岭西两部。
除了行政划分以外,古代朝鲜还按传统习惯将全国划为六个大区:关北(咸镜道、平安道);关西(黄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关东(江原道太白山以东的部分,又称岭东);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罗道);岭南(庆尚道
高宗时期,曾实行过两次行政改革,一道把朝鲜八道分为23府,但后来又再改成13道,即把平安、庆尚、咸镜、全罗、忠清五道划分为南北两道,成为十三道。
在日据时代,朝鲜全境归朝鲜总督府管理,朝鲜总督府将汉城府废为京城,汉城府辖区降为京畿道的一个郡,一直到日本投降。其时朝鲜行政区为13道,218个郡,2202个面、28,498个里。
李氏朝鲜 - 士祸

朝鲜王位,景福宫勤政殿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曹植为首领的北人派。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后期国王虽强调四色均用(老论、少论、南人、北人),但依然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直至,外戚而起的势道政治(如安东金氏)的全盛时期,党争就减弱许多。即便至朝鲜末期,面对列强觊觎,朝中仍有事大派(以闵台镐、赵宁夏为代表)与开化派(以金玉均、徐光范与朴泳孝为代表)之分,争吵不休,直至亡国。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李氏朝鲜 - 后宫专政

由于李氏朝鲜是中国的册封国,所以在1896年终止册封关系之前,其国王不能自称皇帝。其配偶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储君称为王世子,国王的母亲称为王大妃,祖母称为大王大妃。另外臣子称呼国王要称殿下,国王也只能自称寡人不能称朕,在王妃之下,还有贵人昭仪淑仪昭容淑容、昭媛、淑媛这些等级。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成宗、明宗、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敬嫔朴氏、文定王后、肃宗时的张禧嫔、高宗时的明成皇后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后妃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将历任王后的出身处予以统计即可得知,清州韩氏、坡平尹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这些家族都出了2任以上的皇后。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例子是朝鲜中期时代的坡平尹氏(见戏剧女人天下即以此背景演出,文定皇后为坡平尹氏出身,朝中更分为大尹派,以尹之任为代表、小尹派,以尹元衡为代表),以及安东金氏在朝鲜中晚期执掌朝政百余年(戏剧明成皇后亦稍有介绍)。李氏朝鲜 - 科学和文化

文字语言:第四代国王世宗创立了朝鲜民族的文字训民正音。
天文学和地理学:朝鲜王宫内的科研机构发明了正方案、圭表等天文仪器,以及仰釜日晷、悬珠日晷、天平日晷、定南日晷、自击漏、玉漏等精密仪器。宫廷历法机构编写了《七政算内篇》、《七政算外篇》、《诸家历象集》等书籍。18世纪初,实学派还将西方的地转说引入朝鲜。
世宗时代,编纂了八卷本《地理册》,按照一定的体系详细叙述了朝鲜各州郡的历史变迁、名称由来、山川、部曲、城池、官坊、烽燧、桥梁、津渡、驿站、按姓氏分类的居民构成、牧场、土产、手工业种类、土地的肥瘠、田结数、租税、供纳、运输、四季气候、风俗和路程,相当于一部地理方面的百科全书。与此同时编纂了各地的地方志,此后又编写了《东国舆地胜览》、《东国舆地备考》等地理书籍。地图方面,先后编纂了《八道州郡图》、《八道山川图》、《八道图》、以及按照比例尺绘制的《大东舆地图》。
实用科学:李朝时期实用的发明创造活动同样非常活跃。农业书籍《农家集成》、《农事直说》、《农桑辑要》、《四时纂要》、《课农小抄》等重要书籍。制造并改进了雨量计、水文计等科学仪器。高丽时期发明的铜活字印刷技术和排版术得到广泛应用,1403年在汉城设置了铸字所。17世纪的实学家还深入研究研究西洋算学,洪大容编写了《筹解应用》,把古代算术发展到包括代数学和几何学在内的现代数学。
医学:医学方面,朝鲜参考中医理论,按照土产药材和气候创造了朝鲜的医学理论,按科对疾病加以分类,建立了治疗大纲,并提出了预防医学的概念。宫廷和民间编纂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书籍,如《东医宝鉴》、《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本国经验方》。

朝鲜宣祖国王所绘兰花
文学、音乐、美术:朝鲜宣祖国王所绘兰花李朝的文学、绘画、诗歌、音乐、舞蹈也非常兴盛。李朝时期,出现了金时习、郑澈、林悌等著名诗人,出现了《热河日记》、《壬辰录》、《金鳌新话》、《谢氏南征记》、《九云梦》等小说和文学作品。在十七世纪,还出现了《春香传》、《洪吉童传》、《沈清传》等用朝鲜文字写成的小说。通俗诗歌和小说的兴起,促使人民注意社会的种种弊端,鼓励人民参加社会改革。
朝鲜宫廷音乐机构创作了朝会雅乐、会礼雅乐、祭礼雅乐,以及《定大业》、《保太平》、《发祥》、《凤来仪》等朝乐大曲,以及《凤凰吟》、《满殿春》、《与民乐》等曲目。
此外,在著名的高丽青瓷的基础上,李朝时期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朝鲜白瓷。李朝在螺钿、漆器、金属、玉石、竹工、木工、牙角、刺绣、砂器等工艺方面也留下了很多具有独特色彩的宝贵遗产。
实学派与退溪派:李朝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在官方的许可下,一些引退的士大夫和有学问的大学者在家乡建立了书院,并在全国得到推广。书院享受免税的待遇,并有自己的田产。但是到王朝末期,书院已经成了儒生发泄对政权不满的地方,因此很多书院被下令关闭。17世纪以后,李朝社会逐渐衰落,教育陷入停滞,官方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中的朱熹性理学派脱离了实际生活,陷于空谈。这时出现了实学派的思想。
新出现的实学派学者认为,人民的生活状况比士大夫所极为珍视的合法性和礼制问题更加重要,“若农民民不聊生,任何国家都无法生存,而即令没有君主,人民却能照样兴旺发达。”这就是构成实学基础的新潮思想。肃宗时期的学者柳馨远在他的《蟠溪随录》中提出了下列措施:
建立一种利益能由大家公平分享的土地制度;
实行推荐制,代替科举制;
为所有人确立均等机会;
改革政府机构;
采用新学。
他的建议没有为官方所接受,但是他的改革派思想却成了实学的主流。他把重点放在农业上,因为他所建议的改革能否成功,取新局面于农业问题的解决。与官府无关的学者育感需要从事实学。官府系统则一心进行内部争权斗争,同时各派在对新儒教礼制的不同解释上发生冲突。到英祖、正祖朝,朝鲜出现了柳得恭、李德懋、洪良浩、朴趾源、朴齐家、洪大容、丁若镛等实学大家,摆脱了已经变成僵死教条的朱子学说的束缚,主张向当时的中国学习利物厚生的学问。朝鲜出现了最初的民族意识、民本意识、改革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除了提出理论之外,实学派在农业、医学、数学、筑城学、工程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也通过当时的中国吸收西洋的先进思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另一方面,李退溪继承了明末王阳明的思想,并发展起来,成为了退溪派。李氏朝鲜 - 经济
李朝时期王朝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税收。税收以贡米为主,杂以少量地方土特产,很少征收货币地租。因此农业成为经济的关键。在土地问题上,李朝确立了高丽末期开始的科田制,废除了贵族占有大片土地的现象,并解放了大批奴婢。世祖时期,在1466年制定了职田制,田地只授予在职官员,在其去职后由国家收回,以提高国家的税收,防止两班贵族对土地的兼并。随着开垦荒地和农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货币的机能逐渐提高。因此,不仅各地商业日益发达,对外贸易也进入正常的轨道(参见日朝贸易)。


十七世纪后,私营的手工业场取代了官营的工场,刺激了为出售而生产货物的手工业发展。商业活动的增加还促进了商业性农业的兴起,而商业性农业的兴起又促使农村生活开始性发生变化。朝鲜的宫廷用度、百官俸禄都来自田税米谷,此外一切恒常及临时使用之物,如丝绸、药材马匹衣料、纸张、菜蔬等等均责之于土贡。英祖之前的几代国王对此制度进行改革,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允许边远地区将贡物折成米,然后用米纳税,交到附近的港口,称之为贡价米。在山区允许缴纳土产来代替粮食。贡价米发到各个衙门手中,由其自行采办所需物资,或者交人承包采购。承包者即为“贡人”,后来发展成朝鲜商人的主力。
开城附近的人参晾晒场
18世纪,朝鲜的国内和国际商业活动量迅速增加,通过经由行会组织扩大的垄断和批发销售,出现了资本积累。许多从事贸易的商人集中在汉城。政府核准的商店即领有执照的贡物供应商与街巷小店主之间的传统分野,被融合到一种垄断和批发体制的结构之中。临时商店的设立原来是为了满足人民在特殊场合(如科举考试国王出巡和其它全国性大事等)的需求,但是这些店铺在这种场合过去后,仍继续向普通百姓供应食品和杂货。这些店铺是由小店主在临时搭起的棚屋里经营的,他们不管怎样都依赖批发商。批发商的价格方针对汉城百姓的生活有着直接影响。手工匠往往成为个体生产者。有些人甚至发展成工厂厂主,取得了销售自己产品的垄断特许权。在一些情况下,仅仅做经营某些商品的批发商比从事物品生产更有得可图。在商人和手工匠中,藉对已获得特许的的商品作少许改进而创立一种新商品来获得特许证,已成为一种风气。特许证确保垄断和受到政府保护。朝鲜义州地区所谓的“湾商”(首领为当代巨富林尚沃)垄断了来自京畿道和忠清道的商品贸易,还有一些批发商在全国有着人参销售网。此时朝鲜人参生产已经从单纯的采集山参和在山间种植人参发展为大规模的参田,并将采摘的人参蒸干加工制成红参,在中国深受欢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18 15:31 , Processed in 0.0934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