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忠杨璟收两广 汤和友德平四川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7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7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5: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忠杨璟收两广 汤和友德平四川




作者:

永忠杨璟收两广 汤和友德平四川——上

且说朱元璋当年攻下武昌,陈理投降,便有韶州(广东韶关)守将张秉彝和南雄(广东南雄)守将孙荣祖来降。二处归顺,元璋疆土便与元廷广东地方何真势力相邻。何真,字邦佐,广东东莞人,原为河源县小吏。红巾军初起,何真聚众保卫乡里。至正十四年,县民王成、陈仲玉起事,何真带领民军捕获二人,有功于地方。不久又有叛将及贼寇王作乱。何真将他们剿灭,又立下大功。元廷授何真为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镇守惠州。

不久海上渔户赵宗愚起事,攻陷广州。何真又发兵大败赵宗愚,入据广州。那时广东由江西行省管辖,设广东分省。元廷命何真为广东分省参政。

至正二十五年,赵宗愚***攻打广州,何真拼死拒敌,终因粮尽援绝,弃城而走。次年,何真整顿人马,收复广州。至正二十七年,元廷授何真为江西行省右丞,长居广州。

福建平定以后,朱元璋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朱亮祖为副将,从福建出发经海路攻取广州。命赣州卫指挥使陆仲亨攻德庆(广东德庆),作为配合。命杨 攻取湖南、广西。

朱元璋对廖永忠面授机宜道:“两广之地远在南方,交通不便,彼此分割。现今八闽已平,湖湘早定,必无守志。应先遣人宣布威德,以招徕之,可以少劳师旅,如其拒命,再行征讨。”

廖永忠遵命对何真劝降,何真本来就心神不定,廖永忠军到潮州,何真遣使联系。廖永忠军到东莞,何真率部出迎,广州遂平。元璋闻报召何真至应天,授为江西行省参政,后又封为东莞伯。

此时陆路陆仲亨军也到岭南,廖永忠命其攻英德、清远、肇庆诸郡县,不日而下。赵宗愚闻廖永忠已克广州,遣部下罗天祥前来联系,天祥佯作归降,实则窥探廖军实力。廖永忠洞悉其奸,半夜带兵直抵赵宗愚山寨,抓获宗愚,押解至广州。百姓因屡遭蹂躏,恨之入骨,沿途争唾其面。于是廖永忠杀宗愚以谢百姓,然后率军西入梧州。随后分兵南进,元海南道、海北道、雷州先后攻克。

且说杨 一支,攻取湖南、广西,所向披靡。全州、道州、宁远等地相继而下。然而永州(湖南零陵)久攻不下。杨 着手准备长期围困。城中粮尽,军民无食。守城元右丞邓祖胜服毒自杀。百户夏升偷偷出城告以虚实,杨 当夜四面出击,强攻破城。永州既下,耒阳等地闻风而降。

杨 军进至靖江,靖江元军决心死守,杨 下令挖开桃花江大堤水淹靖江。那桃花江乃漓江支流,由靖江西面大山中从北向南奔腾而出,到了靖江城西南,一拐弯向东并入漓江,江水湍急,为防洪水泛滥,两岸筑有堤坝,并派有军士把守。杨 先在桃花江拐弯处用草袋装沙,垒起土坝,让江水大涨,然后挖开江堤,放水去淹靖江。哪知城中守军早有准备,大水都被挡在城外。

杨 劳而无功,心中忧虑,忽报朱亮祖带兵来援。杨 大喜,二人重新部署。亮祖屯军漓江边象鼻山下,杨 屯军北关,元军开城突围,大败退入城内。万户皮彦高出城投降,杨 放其回城作内应,半夜打开城门,明军一轰而入,靖江遂克。

随后明军攻下柳州、南宁、象州等地,广西平定,朱元璋设广西行省。至此南方除云、贵、川外都为朱元璋所有。

且说四川大夏王明玉珍,湖北随州人。身长八尺有余,相貌不凡。徐寿辉红巾军初起之时,明玉珍与父老组织乡里青壮年千余人,驻屯山中自保乡土。徐寿辉称帝后,派人招降明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明玉珍只得率众归附,徐寿辉封他为元帅,令守沔阳。一次,明玉珍与元军大战于沔阳湖中,被乱箭射中右目,成了独眼元帅。

至正十七年,明玉珍率斗船五十艘筹粮于四川、三峡之间。将回还时,正值元右丞完者都募兵重庆,有义兵元帅杨汉应募,与明玉珍相逢。杨汉欲杀玉珍而兼并其军。双方交战,杨汉战败,归附玉珍。杨汉对明玉珍道:“重庆无重兵把守,若回船入川出其不意攻击之,轻易可得。”明玉珍意未决。部将戴寿力劝,遂袭取重庆。徐寿辉授明玉珍为陇蜀行省右丞。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弑徐寿辉自立。明玉珍怒曰:“吾与友谅俱徐寿辉之臣,友谅悖逆如此,不可共事。”遂坚守瞿塘峡,断绝来往。立徐寿辉庙于城南隅,岁时祭祀。自立为陇蜀王,用刘桢为参谋。

至正二十二年春,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建元天统。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仿效周制,设六卿,以刘桢为宗伯。

明玉珍虽然才具平庸,却生性节俭,颇好学,礼谦下士。即位后,用刘桢的建议,设国子监,教公卿子弟,设提举司教授,建社稷宗庙,求雅乐,开进士科,定赋税,以十分取一。蜀人却也得到几年安定太平的生活。

至正二十五年,明玉珍遣部将万胜出川攻取兴元,使参政江俨通好于元璋。当时朱元璋在江南用兵,无力顾及四川,便极力示好。他遣都事孙养浩回访,遗明玉珍书道:“足下处西蜀,余处江左,盖与三国孙权、刘备相似。近者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之下,余与足下实乃唇齿之邦,愿以孙刘相吞噬为鉴。”明玉珍为朱元璋巧言所惑,信以为真,此后信使往返不绝。

至正二***年春,明玉珍病重,召戴寿等曰:“西蜀险固,若协力同心,则可以自守。不然,后事非所知也。”言罢遂亡。年三***,居王位五年。

明玉珍子明升嗣位,改元开熙,葬玉珍于长江之北,号永昌陵,庙号太祖。尊母彭氏为皇太后,一同听政。明升念及与西吴友善,遣冉高出川示好。

冉高,川北江油人氏,虽聪敏过人,却好大言,夸夸其谈。冉高到了应天,朱元璋召见。礼毕,元璋言道:“夏主亡故,新主初立,孤王愿与贵国友好如初,贵国如有难处,孤王定能相助。”

冉高答道:“故主虽逝,新君英明。况且蜀中富饶,不烦明君费心。”

朱元璋听罢皱眉不乐,又见冉高身高不足五尺,相貌猥琐,便有意取笑道:“巴蜀之地,处于蛮荒,未及王化,怎能比中原富裕!”

冉高笑道:“蜀地立国久远,明君岂不闻李太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之句!鱼凫之后蜀主杜宇、开明,与周代文王、武王同受天命,治理蜀地。蜀地沃野千里,良田万顷,地有剑阁之雄,农有都江之利,民无水旱之忧,室有管弦之乐。田肥地茂,国富兵强,故称天府之国。不逊于江南,胜中原远矣。”

蚕丛、鱼凫、杜宇乃传说中上古蜀地国王。开明王朝于公元前5-6世纪起,历经350余年,传12帝。后期迁都成都。公元前316年,蜀王伐巴,巴王求救于秦,秦惠王遣司马错灭蜀,事见战国策。

朱元璋哪里知道这些,他觉得似乎受到讥讽,极不甘心,说道:“蜀中人物都似先生这般能言善辩么,难怪世人皆称蜀人好大言多诡计!” 

冉高道:“蜀人素来崇文敬武不尚虚言,李太白史称诗仙,曾入武当山学剑,游遍名山大川能够倚马千言。伏波将军马援学《齐诗》、守章句,初为文官,后任大将。南平蛮夷,北逐匈奴,名留千古。冉高不才,文武未精,只得滥充使臣。”

朱元璋一时语塞,李善长赶忙说道:“史称李太白乃陇西成纪人也,不过随父入川住了几年,不能算作蜀人,先生何故如此掠美!”

冉高答道:“先生岂会不知桔生淮南则为枳之说,李太白幼年入川,住在绵州昌隆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他二十四岁才出川去了长安,铁杵磨针,入山学剑,都在蜀地,即使不算蜀人,也是蜀中所学,蜀人所教。”众大臣听了有的赞许,有的摇头。刘基一旁窃笑,他对此类口水之战向来不屑一顾。

善长又道:“蜀中文人荟萃不假,三苏文章名冠四海,扬雄辞赋流传千古。然而蜀人好辞章,武功欠缺,纵览古今,蜀中竞无一位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乃右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人氏,仅仅作过汉中太守,只是去过蜀地,先生将他算作蜀人,又有何说?”

冉高道:“马伏波故里茂陵地近汉中,汉中比邻四川,语言相通,史书所载或许有误。”

杨宪挖苦道:“如此说来,黔地与蜀地相邻,语言也颇为相同,黔之驴亦蜀之驴乎!黔驴技穷,或许应是‘蜀驴技穷’”!众大臣听了捧腹大笑。冉高满面通红。

“各位莫笑,再听在下一言。”

冉高不愧机变高手,他叫道,“蜀中文人并非只会辞章,南宋绵竹人张浚、仁寿人虞允文均系进士出身,国家危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建立不朽功业,各位不会不知。张浚平内乱,经营关、陕,收复西安。虞允文劳军之际见主将逃生,挺身而出,在采石矶以三万兵马打败完颜亮三十万金兵,随后收复陕西多处州县,使得金人不敢南侵。反观江右文人,先有秦桧通敌卖国,陷害忠良;后有贾似道私订和议,荒淫误国。即使朱熹、真德秀之伦于国家存亡之秋,不求富国强兵,而是寻章摘句奢谈仁义,修身养性,贻误复国大计,怎能与张浚、虞允文同日而语。可见天下之大,唯蜀有才。”

众人愕然,刘基不得不开口说道:“先生岂不知李纲、文天祥杀身成仁为世之楷模!二人亦江南文人,进士出身。以江南之大,人物贤良、鲁愚岂能划一?仙山之上有丹鹤、凤凰,亦有燕雀、乌鸦,膏腴之地多生嘉禾,亦长稗草。英杰能人多寡多与时势相关,此所谓时势造英雄也。为褒一地而贬四海实是狂人所为。”

朱元璋笑道:“不以修德保民为本,而恃地险,非立国之道。且自用兵以来,蜀道阻塞,商贾断绝,而称富饶,实是弥天大谎。先生可以休矣。” 冉高满面羞惭而退。

永忠杨璟收两广 汤和友德平四川--下  

明升即位刚刚年满十岁,大臣粗暴,互争雄长,而不能制。右丞相万胜与枢密院知事张文炳之间怨恨犹多,万胜暗中派人杀了张文炳。明玉珍养子明昭为张文炳报仇,假传彭氏懿旨缢杀万胜。万胜于明氏功劳最大,万胜之死,蜀人颇多同情。平章吴友仁以清君侧为名,发兵攻打重庆。明升命戴寿抵敌,吴友仁致书戴寿道:“不诛明昭,则国必不安,众必不服。明昭朝诛,吾当夕至谢罪。”戴寿得书,以为有理,乃奏诛明昭。明升准奏,明昭被杀,吴友仁果然入朝谢罪。

虽然一场刀兵平息,吴友仁却驻军重庆,拥兵自重,专横跋扈。于是国柄旁落,朝纲不振。官员贪墨成风,国势日衰。

洪武元年,朱元璋攻克元都,明升奉书称贺。次年,元璋遣使采办大木料,建造宫殿。明升并献方物。元璋答以玺书。这年冬天,朱元璋遣杨 携书劝谕明升归附。

书曰:“古之为国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足下幼冲,继承先人祖业,据有巴、蜀。而听群下之议,以瞿塘、剑阁之险,一夫负戈,万人无如之何。此皆不达时变以误足下之言也。昔据蜀最盛者,莫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佐之,仅能自保。今足下疆域,南不过播州,北不过汉中,而欲藉一隅之地,延命顷刻,可谓智乎?朕以足下先人通好之故,不忍加师。又以足下年幼,恐为大臣所惑,故复遣杨 面谕祸福。向者如陈友谅、张士诚之属,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此非人力,实天命也。足下能翻然觉悟,则必享茅土之封。若崛强一隅,如鱼游沸鼎,燕巢危幕。天兵一到,文臣武将,必各为自身。当此之时,老母弱子,将安所归?”

书到夏国,明升不知所从,戴寿道:“我大夏北有陈仓之险,东有瞿塘之固,明军幸而得志中原,何敢轻我大夏?若以兵犯境,我教他有来无回。”明升听了,终不归降。朱元璋便有伐夏之心。

洪武三年,大夏守将叛逃汉中降明,吴友仁领兵追入汉中,与明军引发一场刀兵。朱元璋得知大为不满,便以征讨云南为由,遣使向夏国借道。这本是两全之计:夏主应允,可以借途灭虢;夏主不允,则有讨伐理由。夏主得书,果然不肯借道,朱元璋便准备灭夏。

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命汤和为征西元帅,廖永忠为副帅,康茂才为先锋,率京卫荆湘舟师五万,由瞿塘攻打重庆。命傅友德为前军元帅,顾时为副帅,以步骑十万,由秦、陇攻打成都。

夏主明升惊慌失措,急召臣下道:“以王保保、李思齐之强,犹不能与明军对抗,况吾蜀乎!一旦有警,计将安出?”

吴友仁道:“不然,吾蜀襟山带江,非中原可比,莫若外示友好而内重修备,敌军必不能入蜀。”

戴寿道:“明军逆江而上,我有三峡天险,主上可在峡中多置铁索阻挡船只,在两岸安放火炮。敌船一到火炮齐发,必然葬身鱼腹。明军从秦陇而入,我可在祁山多设伏兵,聚而歼之。”

明升准奏。

且说汤和率杨 、廖永忠等从南路进发,攻打大夏。部将赵庸顺利破了桑植,不日到了归州(湖北姊归)城下。康茂才向汤和讨令道:“赵将军攻下桑植,立了首功,归州可要让我去打。”

汤和道:“归州地方离瞿塘不远,定要一鼓破敌,震慑蜀兵。”

康茂才道:“元帅放心,末将自有办法。”说罢率兵三千溺战。

镇守归州的蜀将龚兴出城抵御,被茂才击败,逃往瞿塘关,归州告破。

汤和带了大队人马沿江而上,他把队伍分作两路,一从水中行船,一走江边小道。船行江中,水流遄急,全靠军士拉纤,拉纤军士十分辛苦。江边小道也是荆棘丛生,危险至极。归州西去百里,便是巴东,过了巴东就是巫峡。古人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巫峡夹岸削壁,猿猱难攀,古人在石壁上凿洞打桩,铺上木板,以通商旅,称为栈道。人马经过摇摇晃晃,往下一看,江宽浪大,头晕目眩。常有军士失脚,落入江中,被急流卷走。汤和只得传令放慢速度,小心前进。

走了数日,道路仍然峻险。土人道:“此处西望已经可见巫山十二峰,十二峰中北岸神女峰宛若少女,亭亭玉立凝视远方。相传为西王母女儿瑶姬所化,瑶姬为助大禹治水,下凡授书,教以疏凿之法。后在此化作山峰。附近还有楚阳台、高唐观,相传为楚襄王会神女之处。唐李商隐有诗云:‘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峰。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亿梦中。’”

汤和等人听得入迷,一面行军,一面观赏。走了一程,前面又有急流挡住去路,土人道:“此河名叫大宁河,河两岸拉有铁索,铁索之上,铺着大片木板,号为铁索桥。过桥以后,通过栈道,北可至陕西商州、汉中,西可到瞿塘、万州。”汤和一行上了铁索桥,那桥左右摇摆,桥下是万丈深渊。淮西将士从未见过如此境况,战战兢兢。战马不肯过桥,有小军硬拉,连马带人落入江中,顷刻被急流冲得无影无踪。汤和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过了大宁河,进入巫山县界,此处离瞿塘不到百里。汤和命杨 、康茂才带兵前去探路。只见瞿塘关前还有一条大河从北向南流入长江,挡住去路。土人道:“此河名为梅溪河。河上也有铁索桥,过桥就到白帝城,白帝城扼瞿塘峡西口,为汉末公孙述所建,作为都城。白帝城又称夔州,昔日诸葛武侯于此处江中树立石椿铁柱,用铁索周遭绕住,以拒东吴之师。昭烈帝刘备伐吴兵败,正是在此托孤给诸葛亮。后来蜀主孟昶,构筑关隘,取名瞿塘关。此时正有夏军戴寿、吴友仁率重兵把守,从归州逃来的龚兴也在此处驻屯。”

二将观察山势,大江两岸,高山千仞,峭壁如切;江面狭窄,水流遄急,石头落入水中也要卷出数十丈远。江中有数条铁索相连,拦住舟楫。那梅溪河两岸也是怪石嶙嶙,无舟可渡。东西惟有铁索桥一座,以通往来。桥下水流汹涌,浪花飞溅,犹如万马奔腾。夏军在对岸桥头备有矢石、火炮等物,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将看了地势,惊叹不已。忽然一声炮响,早有吴友仁部下,一个叫做耗子王,一个叫做九头李,带领夏兵冲杀过来。杨 、康茂才带着军士杀得夏兵大败,逃上铁索桥去。康茂才紧追,一刀砍翻耗子王,九头李一惊跌入江中。忽然一声炮响,桥头的矢石、火炮齐放,犹如飞蝗猛雨一般,可惜康茂才英雄一世,竟被飞炮轰成重伤。杨 见况,急令军士抢回茂才,退回营中。众将见茂才血肉模糊,放声大哭,只得暂缓进军。

再说北路傅友德军到了汉中也遇夏兵顽强抵抗,停留不前。元璋以诸将伐蜀,未见捷报,命永嘉候朱亮祖为征西右将军,率兵增援。朱亮祖到了汉中,对傅友德道:“今主将屯兵不进,不如声东击西,一面声言先破金牛,后攻剑阁。一面使人探听青川虚实,以图进取。”

傅友德虽然不乐,还是派人四出打探,数日后回报青川守备空虚;阶州(陕西武都)、文州(陕西文县)地面,虽有兵垒,而兵备薄弱。决定先取阶州,再攻文州。于是二人带着军士攀缘山谷,昼夜兼行。那边夏兵只道是明军在瞿塘关被阻,高枕无忧。明军到达,匆匆应战,被打得落花流水。

傅友德得了阶州马不停蹄,直趋文州。文州守将丁世贞在隘口设下伏兵,乱箭射死明将数人。朱亮祖大怒,强攻破城。丁世贞弃城逃到绵州(四川绵阳)。

傅友德又造竹筏三百余条,装载火器大破绵州。夏兵逃往汉州(四川广汉)。夏丞相戴寿得知,与吴友仁带兵来援。傅友德三路渡河,戴寿败走成都。

再说汤和、廖永忠等人在瞿塘关与夏军对峙,一日,廖永忠先教军士各带干粮,穿上绿装,挑选山崖间小路,潜行到夏军水寨附近埋伏;自己亲带水军,驾着小船,尽置火器,逆流而上。另有汤和带步兵过铁索桥去攻龚兴的陆寨。廖永忠小船驶近夏军水寨,一声炮响,伏兵从背后冲出,杀了水寨守军,烧断铁索,逆流而上。陆路汤和领了步军进攻陆寨,邹兴中箭而死,瞿塘关告破。

汤和率军直抵重庆,明升闻报大惊。右丞相刘仁劝道:“我主且奔成都,再图后举。”

明升无甚主意,其母彭氏,吞声饮泪对明升说道:“成都即使可到,亦仅延旦夕命。大军所过,势如破竹,不如早降,以免生灵之苦。”

明升从了母亲,便写表赴大明营中求降。汤和知会廖永忠,陈兵于重庆朝天门外受降。明升面缚衔璧,与母彭氏及官属,待罪军门。汤和受了玉玺,廖永忠亲为解缚。那成都城中戴寿、何大亨,得知夏主已经投降,弃城出逃,凿舟自沉而死。

冬十月,汤和俘获夏将吴友仁,悉定巴蜀诸地,班师回京。朱元璋令将明升等人悉数送到京师。问及礼仪,礼臣奏言:“皇帝御奉天殿,明升等应俯伏待罪午门外,有司宣制赦,如孟昶降宋故事。”元璋道:“明升幼弱,事由臣下,与孟昶相异,宜免其伏地上表待罪之仪。”便授明升为归义侯,赐给府第。一年以后,徙明升于高丽。

朱元璋评定平蜀功绩:傅友德第一,廖永忠第二,朱亮祖、汤和第三,各赐银一千两,彩缎五十匹;其余俱各赏赍有差。康茂才死于回师途中,给予厚葬。

四川归降,西南大局已定,朱元璋便把军事放到次要位置,注重起文治。他以尊孔开始,定朝纲,控百官,斥权臣,展开一场新的拼杀。正是:水无常形,军无常势。欲知详情,请看下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4-25 08:45 , Processed in 0.12059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