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人不易,重在制度忠诚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2:4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人不易,重在制度忠诚原创 2016-03-15 韩昇

知人不易,重在制度忠诚

唐太宗得人之盛,在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时期可以与之相比。文臣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虞世南等,武将有李靖、李勣、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仁贵等,这一大批人不但在唐朝声名赫赫,就是放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之中,也是顶级人物。“房、杜”是宰相的楷模;魏征成为谏诤的代表;李靖在人间是战神,到天堂则是天王;老百姓逢年过节在门户上张贴门神,少不了秦琼和程咬金,他们全都是这个时代的人物,群星璀璨。
唐太宗以知人善任著称,这一大批人是他从五湖四海网罗而来的,不少人甚至来自敌对阵营。在这些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能不能从中看出唐太宗时如何鉴别人才的呢?

1
一  看人重信义
    唐太宗说过,每个时代都有人才。人才从来不缺,关键是你要用什么样的人。唐太宗要用什么样的人呢?在众多人才中,被他选中的人有没有共同之处呢?
SEE MORE →

        1、李勣重道义
李勣是有代表性的例子。李勣本名徐世勣,曹州人,也就是今日山东省菏泽市人,家境富裕。隋末农民起义,李勣参加了瓦岗军,因为足智多谋而且作战英勇,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瓦岗军最主要的将领。瓦岗军同隋军主力决战,两败俱伤,统帅李密不得已投靠唐军,李勣也因此归顺唐朝。
李勣归降对于唐朝的价值太大了,因为他控制着东部的大片土地,他的地盘有多大呢?西起河南平顶山,东至大海,北面到河北邯郸,南面到长江,好大一片,足抵古代好几个国家。这是给唐朝最好的见面礼,足以让李勣取得高官厚禄。但是,李勣没这么做,他对部下说,这片土地是李密派我驻守的,所以不能由我献给唐朝,而应该交给李密,让他取得这功劳。李勣把辖地的地图、户籍和兵员名册编制成册,派使者前往唐朝交给李密。唐高祖李渊听说李勣投降的使者来了,却没有见到降表,只有给李密的密函,觉得非常奇怪,派人打探,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大为赞赏,把功德全都让给统帅,真是一个纯粹的人。唐朝给了李勣最高的礼遇,授予他皇帝的姓氏,故史书上都称他为“李勣”。
不久,心高气傲的李密不甘愿屈居人下,叛唐出走,被唐朝杀死。唐朝很快把这件事通知了李勣,这对李勣是一个考验,检验他的品格和内心真实的想法。李勣会怎么做呢?他马上向朝廷请求让他来礼葬李密,毕竟是自己多年的领袖,李勣不能看着李密曝尸野外,这是他对于李密个人的恩义。但是,他不赞同李密政治上的反复。在人心思定,国家走向统一的时候,既然选择归顺了唐朝,就应该忠于唐朝,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违背历史潮流,这是他的政治道义。唐朝领导人再次看清了李勣的人品和政治立场,很有气度地允许李勣以礼收葬李密。
或许有人会猜疑李勣是不是在表演,甚至是伪善。李勣用自己的行动一再证明了自己,既坚持政治原则,又顾全个人情义,公私分明,既不因公废私,更不因私背公。这里再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李勣自从归顺唐朝之日起,他已经看到唐朝才是真正能够结束动乱、统一中国的力量,从此对唐朝忠贞不二。他受唐朝委任守卫山东,直接面对当时最有战斗力的窦建德起义军,尽了全力,还是抵挡不住,兵败被擒,被逼投降。李勣是难得的将才,窦建德非常想用他,可又担心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便将他父亲扣为人质。李勣家国不能两全,他毅然选择了国家,找到机会逃回长安。唐朝也很有气度,理解他忍辱报国的苦心,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从此他在唐太宗的麾下南征北战,平窦建德,降王世充,破刘黑闼,擒徐园朗,斩辅公祏,荡平河北江南,长驱深入漠北,攻灭突厥,战功仅次于唐太宗。唐太宗对他信任有加,让他镇守并州(今太原)长达十六年,非常罕见。唐太宗说道:“隋炀帝不懂得选用良将戍守边疆,只晓得修筑长城,见识之低,到了这等地步。我用李勣一人,威震突厥,北疆安宁,岂不胜于修筑长城。”战争最伟大的力量在于人,天下从来不缺乏人才,缺的是知人善任。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李勣与单雄信,他俩是瓦岗军中左右并称的骁将,生死交情。洛阳之战,单雄信差点枪挑唐太宗,被李勣喝住。后来,单雄信兵败被俘,李勣尽力为他求情,希望能够争取他归降唐朝,没有成功。单雄信将被处斩的时候,李勣亲自来到刑场和当年的战友痛哭诀别,哭到悲切处,李勣拔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喂单雄信咽下,说道咱们从此诀别,让我身上的肉陪你同归黄土吧。全场为之震动。单雄信死后,李勣收养了他的儿子,尽兄弟情义。
李勣所作所为是有很大的政治风险的,如果唐朝没有胸怀和气度,他这样的降将势必遭到猜疑,一旦没有利用价值就会被清洗。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唐太宗考察人并不是从狭隘的私人忠诚出发,不搞以人划线。那么,唐太宗看重的是什么呢?他对李勣的器重最根本的还不是他的才干,这要到唐太宗晚年才说了出来。
唐太宗晚年发生更换太子的政治变故,唐高宗性格温和,唐太宗十分担心,亲自选定一批忠诚可靠的老臣来辅佐太子,其中就有李勣。唐太宗对李勣说道:“朕将托孤于你。当年你不曾辜负李密,现在你也一定不会辜负朕。”由此可知,唐太宗看人,非常重视信义,也就是从根本之处考察一个人。一个有品格,重信义的人,才靠得住。
    李勣算不算个案,有没有代表性呢?我们再看唐太宗亲自处理的其他事例。

         2、禁军三将讲忠诚
我们知道,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平常很少表露,往往要到危机关头才显山露水。所以,大是大非的关头是考察人的难得机会。唐太宗平定天下,功劳太大,对长兄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提出挑战,最后演变成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发动兵变杀死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登上皇位。可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属不服气,抵抗失败后,有些人带着武器跑进山中,准备继续抵抗。唐太宗怎么处理呢?
先说玄武门兵变当天的事情,李建成的部属冯立、薛万彻和谢叔方三位将军听说李建成遇害,奋起反击,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二千精兵赶来攻打玄武门,战事激烈。薛万彻是被唐太宗称作三大名将的将军,他看玄武门一时攻不下,便想出一计,准备分兵攻打唐太宗的根据地秦王府。形势变得非常危急,幸好是唐太宗的部下向对方将士展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士兵们见大势已去,才溃散而去。冯立、薛万彻和谢叔方三人都逃入山野,观望形势,准备抵抗到底。然而,这场宫廷政变并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引起内外的反击,唐太宗迅速控制了局面,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势力彻底失败了。冯立是为了捍卫李建成所代表的政治秩序而战,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负隅顽抗,所以看到形势比人强,他不能继续呆在山中变成盗匪,便出山自首。唐太宗斥责他:“你带领部下杀了我那么多人,难逃死罪。”冯立回答道:“我是李建成的部下,就应该为他死战。而且打仗的时候,哪里会想到杀多少人呢?”冯立说的都是实话,如果因为忠诚而受到处罚,岂不是鼓励卖主求荣吗?唐太宗当下赦免了冯立,而且还让他担任左屯卫中郎将,也就是禁军的将领,等于是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他来保卫,这种气度和对人的信任,恐怕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唐太宗相信讲信义的人靠得住。冯立被彻底感动了,他说:“我受到莫大的恩幸获得赦免,必定以死相报!”后来,突厥大举入侵,一直深入到京畿,冯立率领数百骑兵和突厥在咸阳城下死战,杀敌甚众,挡住了突厥的攻势,让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的唐太宗非常的赞叹。
在“玄武门之变”时和冯立并肩抵抗唐太宗的谢叔方,和冯立一样第二天出来自首,他在作战中杀了唐太宗部下两员将领,直到唐太宗部队向他展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他才停止战斗,下马痛哭,向李建成和李元吉拜别,解散部队,自己逃入山中。他的抵抗是忠于职责,停止抵抗是为公而不为私。这一幕幕唐太宗亲眼所见,所以,谢叔方前来自首领死,唐太宗同样赦免了他,说他们的行为是“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谢叔方也留在禁军,继续担任将领。
第三位拼死抵抗的将军薛万彻,归顺唐太宗之后也受到重用,屡建战功,后来还被招为驸马。在唐太宗看来,忠于职守是必须加以鼓励的优良品质,而不应以私人恩怨进行政治划线,否则就等于提倡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
唐太宗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属没有进行政治清洗,他甚至发布命令,在“玄武门之变”以前和李建成、李元吉有瓜葛的人与事,都不得检举揭发,否则反坐。
    “玄武门之变”事关唐太宗的身家性命,即便如此,唐太宗在忠于职守和见风使舵两者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这就是他用人的根本原则。

2
二、制度忠诚是正气之源
唐太宗用人特别看重信义和忠于职守,在当时无疑是吹进一股清新的风气。自从西晋灭亡以后,长期的动乱,完全改变了任人唯贤的原则。北齐的实际缔造者高欢有一段对臣下说的话非常形象,而且具有代表性。当时,高欢的部将贪污腐败、横行霸道,有正直的大臣一再劝谏高欢要约束部将,清除腐败。于是,高欢对他说,现在的形势是西边有北周和我对立,南边有梁武帝以正统自居,很有号召力,所以,我如果管束部下,不许他们腐败,武将就会投奔北周,文官则会投奔梁武帝,我就完蛋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普遍存在的用人原则是以私人忠诚为基础的以人划线,或者说政治帮派,而维系政治帮派的纽带是封官许愿等利益关系,甚至以腐败为代价来换取部属的忠诚。其结果一定是有利则合,无利则散,利合则国亡,利失则恶斗,西晋以来长期动乱的历史,就是一幅利益诱惑下丑恶毕露的地狱图。
这就是当时的现状,而唐太宗要改变的就是这种用人的现实。因为在这种用人风气下,政治败坏,道德沦丧。实际上,利益是换不来真正的忠诚的,甚至正好相反。因为忠诚于利益,必然见利忘义;忠诚于理想,则为道义而献身;忠诚于制度,则为国家尽心尽责。所以,用什么原则去凝聚人,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是用人者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有鉴于此,一定要把私人间的忠诚转变为对于制度、职责的忠诚,这样的政治关系才是健康和可靠的。
唐太宗一再告诫部下,语重心长地说道:
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政体》)
以国家为重,忠于职责,政治风气就会从私人利益转向人怀公心,唐太宗先带头做起。他提拔一位非常优秀的官员杜正伦,当面对他说:“我任用贤能,并不看他如何能给我办事,而看他能不能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我对于皇亲国戚和勋功旧部中的无能之人,都不予任用。今天提拔你,是因为你的忠诚与正直,希望你能以此自勉,不辜负我的期望。”唐太宗并没有向杜正伦讨要提拔的私恩,而是勉励他要做官为公。很清楚,唐太宗要建立的不是私人恩义,而是制度忠诚。
SEE MORE →
3
三、依法执政,才有人气
在这种政治风气下,坚持公心和原则的官员会得到鼓励。有一位县令把官府的人夫用来干私活,这当然是贪污行为。唐太宗痛恨贪污,见到这件案子,批示处斩县令。这时候,监察部门的一位中级官员李干佑站出来反对,当面对唐太宗说:“法律为陛下和天下人所共有,而不是陛下个人专有的东西。现在陛下不按照法律,县令犯的是轻罪,却处以重刑,我担心今后人人自危,手足无措。”唐太宗并不认为受到顶撞,他不但接受批评,而且还把这位监察官员提升了一大级,因为他尽职尽责,堪当重任。
唐朝的制度是用法令来规定的,遵守制度就是遵守法令,就是依法治国。法律对于所有的人应该都一样,而不能在法律之外另外开特殊通道,搞双轨制,甚至三轨制、四轨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体现的是平等的精神。但是,作为现实中生活的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自身阅历和经验的影响而出现偏差,特别是权位越高的人,这种偏差影响就越大,甚至造成全局性的偏差。

我们知道隋朝和唐朝源出北周,从地域上说,都来自关陇地区。有些学者夸大了这个地域特色,把它上升到政治层面和组织路线上,制造了北周和隋唐三代存在着一个所谓“关陇集团”的说法。这种说法当然是不成立的。但是,关中地区和山东地区的人,存在着地域之间的相互歧见,这是客观的事实。秦始皇以关中征服中国,潼关以东,后来是太行山以东这片古代称为山东地区的人,已经形成对西部人的看法,并且长期延续下来。这只能说是地域间的歧见而已,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的许多地区。唐太宗出自关中,自然不能免俗。当皇帝之后,不时依然站在关中的立场上,评论山东人。监察官员张行成听到之后,觉得皇帝这样说很不好,于是当朝向唐太宗进言道:“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若如是,则示人以隘”(《旧唐书·张行成传》)。张行成作为朝堂的监察官,他忠于自己的职责,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官有多大,哪怕是皇帝,遇到错误的言行,即使得罪人也必须提出纠正。唐太宗不但接受了张行成的批评,而且还赏赐他,以表彰他尽职尽忠。以后,朝堂每次讨论重大事务,唐太宗都要求让张行成参加,让敢于直言和忠于职守的官员对朝廷的重大决策随时进行监督。
法律为天下人所共有,而绝不是一己之私,法律的外在形式就是制度,依法治国就必须严格遵守制度,因此,树立制度忠诚精神,并以此规范官吏,使他们成为法律和制度的践行者与捍卫者,国家才有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制度忠诚是选任并管理官吏的根本精神,是弘扬正气之本。
公正用人,公平赏罚,培育了忠诚于国家的正气。上下同心,才能够锻造出大唐盛世。为什么唐太宗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大诗人白居易在《七德舞》诗中写道: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4-29 10:55 , Processed in 0.14823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