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达朱元璋,亲戚都封“亡”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8:3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达朱元璋,亲戚都封“亡”
从祖父辈开始,朱家人就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乱世中辗转求生。洪武元年(1368)正月乙亥日,迎来了朱氏家族史上最为红火旺盛的一天:老朱家最有出息的孩子重八公子在南京登基坐殿了!同一日,一大批因流离贫病而亡的朱家子孙在阴间称了王。朱元璋将他已死的伯父、亲兄、堂哥及侄子们,一概追封为郡王(明代郡王两个字,如南昌王;亲王一个字,如燕王)。

给死人加官进爵,属于冥封,又称为“赠”。我想啊,阴间阳世,阎罗王与皇帝各管一界,大明皇帝传令阎罗殿,加封生死簿上已经勾了名儿的人,岂非越界,干预地下之政?阎王听不听,我表示怀疑。

这些封王的“皇族”,说白了就是老朱家的男丁,除了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全都死在朱元璋起兵之前,没命看到朱家富贵昌盛的这一天;朱文正也没看到,他在朱元璋渡江之前就投奔了叔叔,巴心巴肺、热火朝天地帮叔叔做事业,结果朱家豪宅将成,他本人却被狠心的叔叔处死了。

朱家男性成员封了王,女性该封公主。

朱元璋有两个姐姐,大姐死得早,洪武三年追册为太原长公主(明代制度,皇帝之姑封大长公主,姐妹封长公主,女封公主),大姐夫王七一赠驸马都尉。

二姐朱佛女,比四弟重八年长13岁,在朱元璋到濠州(今安徽凤阳)参军的前一年去世。她与丈夫李贞育有一子,小名保儿。朱佛女死后,李贞带着孩子潦倒于乱兵之中,“濒死者数矣”。听说内弟领兵驻守滁阳(今安徽滁州),就带着儿子来投。

朱元璋此时刚刚攒了些势力,“思亲询旧,终日慷慨”,对手足之亲的到来异常之喜——“驸马(李贞)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这是朱元璋的原话。他把16岁的保儿收为养子,命他随己姓,取名朱文忠(即李文忠,在明朝建国前后复姓)。

朱元璋对二姐有着较深的感情。朱佛女出嫁后,对娘家人常有周济,朱元璋还记得:“昔居里閈之时,(二姐)曾有周旋之益”。洪武元年(1368)二月,朱佛女被追册为孝亲公主。“孝亲”二字,在朱元璋眼里,是二姐品德的最好评语。

乱世里,孝亲最难。虽然李家的日子过得也紧巴,但李贞对媳妇贴补娘家的行为,还是表示了理解。对此朱元璋铭感在心,久而弥深。李贞死后追封为陇西王,皇帝姐夫封王的,这还是首例。

朱元璋亲自撰写祭文,特地提到往事,说:

“过去生活异常艰辛,爸爸妈妈都非常忧戚,只有我二姐能够行孝,而姐夫你亦能同之,时常有所资助,这才歉而不荒,勉强度日。”

朱佛女受封时还未下葬,朱元璋把她葬入李氏先茔,所有祠堂碑亭之制,“悉视功臣之赠爵为王者”。洪武三年改册为陇西长公主。后来因为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又改称曹国长公主。

朱元璋除了一侄(朱文正)、一甥(李文忠),还有两个侄女,即堂兄蒙城王与大哥南昌王之女。洪武元年,两位皇侄女分别册封为庆阳公主与福成公主,夫为驸马都尉。

按定制,只有皇女才能封公主,王女封公主,明显超越等级了。对此朱元璋解释说,是“草创之时,未暇考究”。礼部引唐、宋旧制力争,要求将皇侄女降封为郡主(明代皇室女性成员的封号等级是:公主(帝女)、郡主(亲王女)、县主(郡王女)、郡君、县君、乡君。除了公主之夫称驸马,其余的统称仪宾)。但朱元璋坚持原封,说:“我兄长死得早,只有这两个侄女,岂忍遽加降夺。”保留了她们公主的位号,只是一年禄米只给500石,比正牌儿公主少了三分之二。

蒙城王之女庆阳公主,一直活得永乐初年,在靖难之役时还出来办了一回“外交”,可观下文。

朱元璋称帝后,把自家近亲,不管活的死的(绝大多数是死的),逐一加封,安顿妥帖。然后写了一篇《皇陵碑》,宣告大礼已成,可以告慰先人了。他兴致很高,亲自运笔,拟出底稿,令儒臣润色。

替皇上家写墓文,这是莫大的荣誉,可儒臣接过底稿来一看,登时傻了眼:碑文里写的尽是皇上过去如何流寓四方讨生活,朝夕彷徨,艰难谋生;他的兄长们——这几位可都阴封为王了!——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姓出赘,做了卑贱的赘婿。可还是顶不住天灾加之、疾疫加之,父母兄弟相继而亡,死后连块葬地都没有,要靠好心的善人施舍……活脱脱一副皇家惨运图!

虽然这是皇帝“手录大概”,臣下亦岂敢不用曲笔,否则怎么叫“润色”呢?

结果把话说软和了,皇上不满意了。他说:“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之戒。”朱元璋心知臣下不敢写实,遂自己包办,把一把把辛酸泪,都记在账本里,好让后人知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不可忘本。

这篇皇陵碑文,因为是朱家子孙忆苦思甜的教材,所以写的极真,毫无掩饰。然而其中的内容,却如自爆家丑,说什么“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又说“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令大明的天潢贵胄难以为情,龙子龙孙羞于捧读,便开始动手动脚,做起小动作来。

永乐时,花了很大的精力来重述太祖皇帝的发迹往事,其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圣瑞”,吹出一团“王气”,把一个肉体凡胎的朱重八包装成天降的大圣人。              转鑫远宗亲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17 16:05 , Processed in 0.11013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