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代陇西王李贞事略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7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7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7:4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代陇西王李贞事略
李贞,一名李桢,或李祯。出生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世居泗州盱眙县太平乡集(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办事处)。明太祖朱元璋二姐夫。《皇明世法录》称李贞为“农家子,无他长,独醇瑾”。

李贞祖上为汉唐时期龙门陇西人,世代生活在陇西,南宋建炎年间南渡,迁居盱眙。李贞曾祖五二公,妣林氏;祖父六二公,妣蔡氏、胡氏;父亲七三公,名富,妣陈氏,居泗州盱眙县之明光集。李富世代有美德,品行淳厚,乐于行善,从事耕读事务,事父母孝顺,待小弟友爱,李富为人正直而无偏狭之心,在乡里德高望重,乡里人都敬重佩服他,遇有不平之事,都请李富主持决断。其妻陈氏治家严谨,生有五子,李贞居长。李贞从小就养成孝敬长辈、尊重亲友的好习性,为人敦厚勤俭,谦虚谨慎。兄弟之中,李贞最为忠实厚道,特别孝顺自己母亲,李贞母亲陈氏晚年性格严厉,李贞做得稍微不如母意就会遭到母亲呵斥。一次,李贞侍奉母亲吃饭,正好遇到母亲生气,母亲将饭碗扔到地上,李贞把饭碗从地上慢慢捡起来,像往常一样将碗中饭食吃掉,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恭顺孝敬母亲。李贞父亲去世后,其他四兄弟要求分割家产另开居住。李贞告诉兄弟们说:“父亲虽去世而母亲还在,如果你们想分割家产另开居住,你们想想,能获得老母同意了吗?古人在田野中的坟墓旁盖房住在里面共同守候老母到百年之后,你们现在要随心所欲而分割家庭财产,我是不会效法的。”几个弟弟听后非常惭愧,从此服从李贞安排。李家有长子主持家政,公正无私,家庭生活和谐。李贞原来家境贫寒,开始住在池河东岸太平集的一个小渔村里,靠种地、打鱼为生。元至顺元年(1330年),李贞父亲李富去世,李贞奉母陈氏,举家迁徙至临淮之东乡,以避祸乱,得以与后来迁居于此的朱五四一家相识,三十六岁时才娶朱五四次女即朱元璋二姐二十四岁朱佛女(1315年-1350年)为妻,婚后生二子,长子幼时夭折;次子生于元至正五年(1339年),取名保儿,就是后来曹国公李文忠。

元代末季,中原地区像沸腾的开水,喧闹不堪,战乱连连,家乡伏莽遍地。民不聊生。李贞见乡里有人在广置田产,扩建府宅,不惜花费大量精力,想方设法聚敛财货,就叹息道:“此何时也,乃欲为富家翁耶?”于是捐出自己家中所有资产,杀掉耕牛和小猪,置办酒食,招待乡民,与乡民约定,共同防守瞭望,遇事互相帮助。为防御匪乱,李贞带领乡民在当地修筑了土圩,取名“曹公城”,一次保卫乡民。过了不长时间,各地乱兵四起,并攻入李贞家乡境内。当时淮河以东还是元兵驻守,李贞于是带着全家避乱淮东地区。

李贞妻子朱佛女性格温顺,孝心至上,未出嫁时侍奉父母非常周到,善解父母之意,很受父母钟爱;出嫁之后,悉心帮助李贞治理家庭,特别贤惠勤俭,侍奉公婆恭谨孝顺,信奉佛教,好修善行,平时很少吃荤肉,夜晚则朝礼北极星,日以为常。是典型的孝女、贤妻与良母。元至正十年(1350年),保儿十二岁时,朱佛女不幸病故。临去世之时,神志清醒,一点不乱,端坐床上而离开人世,时年三十六岁。从此,保儿与父亲李贞相依为命,辗转浪迹于乱军之中,两年多时间,东躲西藏,朝不保夕,草食露宿,几不能存活,日夜吁天,希望保完父子。

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天十二月,朱元璋率军南下攻下滁阳(今滁州)。得知此消息,李贞立即带着保儿赶到滁阳军营,拜见到了朱元璋,朱元璋见外甥李保儿虽然衣衫褴褛,两只大眼睛却炯炯有神,长得虎头虎脑,显得特别精神,就十分喜爱。朱元璋从李贞父子口中得知自己二哥、三哥均已不在人世,李氏父子已成为他唯一的亲人,感慨万千,就说:“外甥见舅,如见母也。”说罢,就收留下李贞父子,为其提供了优厚的衣物生活用具等待遇,李贞非常庆幸,对儿子说:“我与你脱离祸乱,得至于此,可说是获得了再生了。何况我们又得到了依靠,享有如此优厚的恩幸,我们将那什么来报答啊?”

保儿时年已十六岁,沉毅而有勇有谋。朱元璋非常喜欢保儿,说:“吾甥犹吾子也。”便将保儿收为养子,改姓朱,取名文忠,

并专门延请名师教他读书识字。并告诫保儿说:“一个人虽说不可以不知晓儒家学问,但当今之时,应当多学习弓箭马术等功夫。”同时将文忠交由妻马秀英抚养,舅母马氏待文忠如同己出,教养备至。朱元璋同时留李贞做军中留守,跟随朱元璋进入金陵。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指挥大军攻下浙江严、衢、婺、处诸郡,命朱文忠在严州开置府署,掌管一方的军务,并经略那些尚未依附的郡县,李贞自金陵前往严州接受朱文忠奉养。

至正二十年(1360年),张士诚派遣其部将由乌石山进犯严州及诸暨,两月不曾解围,严州百姓为此大为恐惧,李贞自己心里也很是不安,就主动提出帮助朱文忠权掌后方军务,督促朱文忠改变战术以攻为守,按朱元璋命令引兵进击张士诚部队,朱文忠听从父亲李贞建议,力战六日,终于击溃张士诚部队,得胜而还,当地老百姓从此得以安宁。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二月,朱元璋在应天城内就龙凤王朝吴王位,下达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封二姐朱佛女为吴孝亲公主,封姐夫李贞为恩亲侯、驸马都尉,其中一道皇帝圣旨,吴王令旨为:

“……特崇孝亲公主驸马李贞,年迨耆英,德称乡郡。修孝义与平素,联姻眷于我家。昔居里闬之时曾有周旋之益。笃生骥嗣,为我虎臣。……可封恩亲侯、驸马都尉。宜令李贞,准此。”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指挥大军,平定两浙,命朱文忠以所部官兵水陆并进,攻取杭州,李贞又再次帮助朱文忠权掌后方军务。朱文忠率兵到达桐庐,俘获了许多桐庐守关士卒,押送到严州叫李贞看管居住。被俘士卒到达严州后,见严州城中劲兵全都派到前线打仗了,后方空虚,就私下谋划准备叛逃。李贞及时发觉了他们的阴谋,于是设宴犒赏这些士卒,等到俘虏大醉后将其全部擒获,给他们戴上刑具,解送到金陵,朱元璋得知非常高兴。朱文忠大兵所到之处,没有攻打不下来的地方,杭州很快平定。朱元璋留朱文忠镇守杭州,就地加封朱文忠为荣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恢复朱文忠李氏之姓,朱文忠从此更名李文忠。并恢复朱文忠李氏之姓。李贞又一次来到李文忠杭州军营接受奉养。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李贞之子李文忠上书舅舅朱元璋,请求将母亲“乞归改葬”,得到允许,将母亲之坟还“葬于先陇”“盱眙县灵迹乡冷水涧之原”(今明光市明光办事处大李村口),然后还军。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是为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朱元璋下达了《授振国上将军驸马都尉李贞诰》,叙述了朱、李两家的往事:

“盖问隆恩睦亲王者,先务也。惟皇姊之所归,乃厚德之君子,朕鲜兄弟,视如同气。兹登大宝,益明敦叙之道,驸马都尉李贞,年既老成,性惟朴直,为恩亲侯。在昔,皇考与其慈父循良相类,一起相孚,结为姻家。其来久矣。”

李贞开始居住在杭州,朱元璋十分思念李贞,常常梦见李贞,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二十九日夜,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父母在昔日破旧的家舍之中,姐夫李贞也在其间,朱元璋顿时嚎啕大哭,醒来方知是梦。次日清晨,朱元璋立即遣内官前往杭州探视。七月十四日,内官回复,驸马一切安好,朱元璋这才放心。当日,朱元璋有亲笔写下了致驸马李祯(贞)折手书。内容为:

皇帝手书付驸马李祯折

皇帝致书于驸马李祯

今年六二十九日夜,忽梦朕之先君及慈母于平昔家舍间,驸马亦在其旁,朕嚎哭多时,觉来如是一梦(耳)。不三日遣内官诣府看视。七月十四日,内官回言,驸马安好。朕甚欢(喜)。又见天兴至,奉到皇后礼甚厚,太子笔甚精。多谢诚意。天兴火者就带数(字),以疗骨肉之情。七月初,有人自北平来言。保儿赶上胡元也速丞相,与彼交战,获以马一千匹,得到番官平章左右丞等三百余员。迤逦追赶达达皇帝,往草地里去了。未知再报何(如),今以先报令驸马知,安心勿虑。手书不备。

洪武二年七月十四日书。

随后,朱元璋不时派遣宫中使者问候李贞,关心李贞生活起居。因李贞年纪已经大了,朱元璋为了方便每天都能看到李贞,就赐第于内城西边(南京)西华门外之津桥,召令李贞回到京城府邸就住,这时李贞已年近七十,李贞住进赐第后,朱元璋对李贞特别优待,除敕令其免予天天朝见,朝见时赞礼官不得直呼其名外,还特许他穿五爪金龙的大袍。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经常亲幸李府看望李贞并赐宴,皇太子朱标和诸位王子亦经常前往李府问候,让李贞自己感激不尽:“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揆今食禄之家未有过于臣者。”李贞受到如此礼遇,常常局促不安,时时手拊心说:“恩义深重,言莫能报。”

起初,李贞打算到淮东躲避兵祸时,妻子不幸病故,临时草草安葬乡里。直到这时,朱元璋怀念二姐不已,虽已将还葬二姐于先陇,仍觉没有尽到心意。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丙寅,朱元璋册封二姐为陇西长公主,制书曰:

“朕惟古之君天下者,必亲其亲长其长,所以重人伦也。皇姊孝亲公主,以淑厚之德,孝于亲,抚于弟,今朕游有下,而吾姊不逮,虽夫贤子贵,以奉其祀。然朕每怀感悼不已。爰遵曲礼,以慰九原,可加封陇西长公主。灵其不昧尚其领之。”

并指派礼部备足丧礼,前往祭奠。由李贞之子李文忠随行共同操办。

李文忠返乡祭奠母亲之后,又四处寻访,多方打听,在泗州盱眙县西乡寻找到早已失散离世的朱元璋长姐及姐夫王七一的灵榇,因其衣衾棺槨,改葬于本县太平乡段家庄(今明光市石坝镇包集汪郢村东北)。返回朝廷后据实以告,得知长期音信全无的长姐及姐夫下落,太祖朱元璋感慨万端,唏嘘不已。六月九日下诏,朱元璋追封长姐为太原长公主,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

朱元璋一直对李贞赞许有加,在加封二姐的同时也加封了二姐夫

李贞: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朕赖天地眷佑,祖宗积德,君临天下。每观历代爱亲敬长之道,乃帝王之先务也,故必尽其礼焉。皇姊夫镇国上将军驸马都尉李贞,重厚朴直,自婿我家,学行惟谨,奈姊弃世不及偕老,朕从渡江,同居日久,已尝授以爵秩,就养浙江。今还京师,密迩于朕,以乐寿康,宜加一品之封,用永安荣之福,表朕意焉。可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宜令李贞,准此。”

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朱元璋曾这样评价二姐夫李贞:“昔者朕居元时,生理艰辛,皇考妣甚为忧戚。惟姊孝专心,尔能同之,既有资助,岁歉不荒。”所以朱元璋称帝后,在所有亲戚中,对李贞一家最格外照顾。洪武三年十一月,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大封功臣,论功行赏,授李贞之子李文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3千石。并赐予李文忠世券:

“咨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李文忠,朕思人生天地间,恩亲之深者,莫过于骨肉。此天性自然,不待教而能也。尔文忠为吾姊氏所生,朕创业以来,尔自幼提兵,佥事金华,开省严陵,剿苗獠于乌龙,却援兵于诸暨,所至抚驭有方,人怀尔惠。连年战胜不闻为敌所侮。比者,再入瓯闽,削平余寇,进征蓟北,屡奏捷音。乃率师应昌。得元之遗子暨宝册以归,威震沙漠,俊功显著。朕无以报尔,是用加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如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于戏!尔瞻于我如母存焉。当恪守臣节,光辅帝室,永延世禄,与国同久。敬哉!毋忽。钦此!”

随后又赏赐李文忠文绮帛六十匹。李文忠从此成为大明王朝开国六公之一,位列徐达、李善长之下。李贞因儿子文忠而显贵于当世。

这时,北方已经平定,元兵余部已逃进沙漠。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命令将领出师北伐消灭元兵残部,授李文忠征虏左副将军随徐达出征,李文忠出征超过五月,朝廷没有收到获胜消息,朱元璋因此颇为担忧,就召令李贞入便殿询问情况。李贞进言道:“天生圣人承中华之运,陛下洪福齐天,海内尽归职方,彼元氏区区余孽,假息沙漠,不足忧也。捷音行且至矣,愿勿劳圣虑。”没过多长时间,李文忠果然奏凯而还,朱元璋又一次驾临李贞府邸,赐宴李府,相见甚欢。李贞上表称谢,并请求辞去奉禄和赏赐。上表内容为:

“臣伏蒙圣恩,以孝亲公主之亲宠赐府第,自揆何能叨荣至此?臣生长田畴,服勤稼穑,惟知食力,何望显融?初年特蒙仁祖皇帝不以臣之庸愚,俾居子壻之列,久在侍下,抚教之恩,思之无穷,报之罔极。继而中原兵起,室家无存,独携幼子避难他方,寄迹于豺狼之区,奔走于荆棘之地,命危朝露,岂意生全。钦惟陛下兴师仗义,应天顺人,握乾符而兴帝业,奋神武而拯黔黎,四海归心,群雄率服。臣之父子幸遇圣明,脱涂泥于衽席,济垂绝而更生,收养掖庭,待以肺腑,臣之幼子文忠蒙然童穉,承再造之恩,扶树教育,俾成立,指授神筭,镇守边陲,未效纤毫,以禆圣治,是犹萤爝之光依于日月,蚊蚋之响附于雷霆,以致武功之成,亦预分封之例,禄食一品,位列上公,下至愚騃小孙景隆亦叨职于侍卫,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揆今食禄之家未有过于臣者,缅思往时之艰苦,岂思今日之荣华?尺寸丝毫,莫非帝力,陛下怜臣之老,赐以免朝,悯臣之愚,待以殊礼,屡蒙车驾之幸临,时沐皇储之眷顾,宠锡每颂于天府,爵禄复厚于子孙,恩意之隆,言辞莫罄。方今朝廷清明,法度具举,官不虚设,禄无幸食,臣每存知足之戒,恒切盈满之惧,臣之俸禄在所当辞。伏望圣聪俯察微忱,准臣所请,庶几情悃之获伸,稍逭素餐之深愧,臣自怜衰迈,补报无由,伏愿陛下寿同天地,宗社尊安,裕绵福祚之长,永乐太平之治。”

谦卑恳切,令朱元璋动容。

洪武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将李贞妻陇西公主加封为曹国长公主,诰命曰:

“朕惟古之君天下者,必亲其亲长其长,所以重人伦也。皇姊陇西长公主,以淑厚之德,事亲以孝,抚弟以慈。今朕游有下,而吾姊不逮,虽夫贤子贵,以奉其祀。然朕每怀感悼不已。尝追封为陇西长公主。有子文忠,又能佐朕平定天下。得封曹国公。理宜进封,以示褒显。可加封曹国长公主。灵其不昧,用慰九原。”

太祖再次册封二姐为长公主,皆因朱元璋起事之初,为避官府缉拿,往投长姐,长姐怕遭祸没有接纳,被迫投靠二姐,得到善待,故称帝之初,不认长姐,以二姐为长姐,多次褒扬。同时封驸马都尉恩亲侯李贞为曹国公。为慰藉二姐在天之灵,补偿李贞对自己早年的救助,太祖朱元璋下诏免除了李贞家乡也是自己家乡泗州盱眙县的鱼课,在盱眙县不设征收鱼税的衙门河伯所。因为李贞曾是渔民,鱼课曾是朱元璋的姐姐、姐夫一家穷愁潦倒,痛苦不堪。

在册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之时,也同时加封了李贞,诰文曰:

“朕君天下。观历代爱亲敬长之道,乃帝王之首务,故必尽其礼焉。驸马都尉李贞,重厚朴直,自婿我家,孝行惟谨,不幸皇姊早世,携其幼子从朕于起义之日。念朕亲亲之恩,特加抚慰。后居京师,密迩于朕,陞以侯爵之崇,用永安荣之福。今子文忠,又能佐朕平定天下,受封曹国。理宜进封,以示褒显。可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

洪武十年(1377年),李贞之子李文忠与李善长被朱元璋任命为“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议军国事”,执掌国家政、军、纪之大权,形同宰相,位及人臣之极。李贞显贵之极,既喜且忧。

不过自从明朝建立后,李贞始终能以国家利益为重,虽然有儿子虽在身旁,早晚均有人侍奉,但不以此为喜;有时儿子李文忠奉命征讨四方,长期在外地劳碌,李贞亦不以此为忧虑,他为人忠实厚道,对朝廷更是忠心耿耿。特别是李贞贵显之后,姻亲和本族中凡有流遇外地的,一定会请求太祖朱元璋同意而收留下来。李贞对骤然而来的富贵,常不自安,他曾经告诉别人:“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无论贫贱富贵都应当不改变自己所一直遵守的人生规则,一旦富贵而忘掉贫贱之时,这不是君子所为。”

李贞平时穿衣进球适合身体就行,不求华丽,吃饭只要适合口味就好,不求奢侈。皇上时不时赐给李贞衣物,他即使穿破坏了也一定要缝补好再穿,虽然是一条带子破旧了也一定缝补号收藏起来用以等待以后派上用场。有时奉养他的财务他丰富了,他自己就感到不安,把子孙召集到自己跟前,非常恳切地告诉他们在没有遇到皇上为得到眷顾还是一个普通农民时的艰难时事及情景,用此让子孙明白,说:“我们家素来贫寒单薄,蒙受皇上隆恩,才打到今天这个地步,即使天天享受美食和丰盛的肴馔,难道还担心不能继续吗?然而奢侈靡费之事,我本来就不喜欢啊。当今皇上刚刚提出以勤俭来教化天下黎民百姓,我是皇上亲戚中最年长的人,如果奢侈靡费,我凭什么来劝说我的家人凭什么做家人的表率呢?你们这班人要记住这件事。”李贞的勤俭节约作风大概是出于他的本性吧。

洪武十一年(1378年),李文忠扈从秦王、晋王前往封国,六月返回京城。五日后,李贞突然得病不能说话,太祖朱元璋得知大惊,亲自驾临府邸询问病情,太祖握着李贞手问道:“还认识我吗?”李贞仰面哭泣,微微点头表示认识,太祖当时呜咽哭泣不止。很长时间,太祖才返回宫里,随后,常派人前来询问病情。十月十二日庚戌,李贞“薨于京师(今南京)之赐第,享年七十有六。车驾临奠,翌日颁降诰命,追赠李贞陇西王,谥恭献”。诰曰:

“昔君之典礼,谓人臣有功勋者,制有生封、死赠。其骨肉之亲有功勋者,甚有褒焉。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李贞,前因朕之姊贵,遂为驸马;今因儿贵,至列公班。迩来长往,当赠以王爵,受之于冥冥。封陇西王,谥恭献。尔中书如敕施行。”

李贞离世,太祖朱元璋非常悲哀,为此辍朝三日,并亲致《祭陇西王李贞文》,对与自己共过患难的姐夫褒奖有加:

“呜呼哀哉!骨肉之亲。昔者,朕居元时,生理艰辛。皇考妣甚为忧戚,惟姊孝专心,尔能同之,故有资助,虽歉不荒。然而数年之后,皇考妣长往,姊亦弃世,但只尔我共生人间。忽天更元运,寰宇兵争。当是时,尔我各天一方,消息莫闻,彼此不知,保命。何期天地祖宗眷佑,朕应图谶,抚群英。尔能有知,携儿来栖,此为骨肉之亲也。朕常思之,平日寒微,亲戚寡少,独存尔我,但愿长生。不期一疾既临,倏然去世。呜呼哀哉!痛切于心。然生死之道,世之人常。今也,子封公爵,孙有官称,甚哉昌乎!尔其有知,尚飨!”

是年十二月庚申,李文忠“扶柩归葬,与公主合窆”, 葬于盱眙县灵迹乡斗光山之原,从长公主兆。就是将父亲李贞与母亲曹国长公主同穴合葬于一处,一切费用由朝廷供给,二十八年后,李贞与妻子又回归一处。出殡之日,朱元璋乘车再次复前往,在西城楼上望着发丧队伍哭泣不已。现在当地人很少人知晓是李贞墓,或李贞与妻合葬墓,都知道是曹国长公主墓,简称“曹国坟”或“曹姑坟”。其实,曹国长公主坟只是礼葬之所,并无尸骨及衣冠等其他遗物。当年,曹国长公主去世只是草草安葬,二三十年之后,物去人非,矮坟早已成为平地,荒草遍野,荆棘丛生,葬在何处,也无人知道,无法寻找到具体地点。真正安葬此处的乃是被追赠为“陇西王,谥恭献”的李贞。朱元璋还同时追赠李贞“三世皆王爵”, 封李贞继配陈氏淑德夫人。 

洪武十二年(1379年)秋,太祖朱元璋追封外高祖考妣,御制《祭外租扬王文》和《祭外高祖考妣文》,委派曹国公李文忠前往凤阳府泗州盱眙县津里镇牧羊山(今官山),以牲醴之奠,献于外祖父扬王陈公陵所。李文忠顺便经故里盱眙县灵迹乡斗光山之原(即冷水涧之原)祭奠父李贞、母朱佛女。太祖朱元璋为此派遣内臣持自己御制《祭仲姊曹国长公主文》,随李文忠祭奠二姐曹国长公主:

“感伤父母鞠育之恩,思惟姊孝父母之专,时刻有省,悠然动心。更思父母初逝,兄弟相离,姊我是别。当是时也,天各一方,悲伤痛切,惟鬼神知我。此时虽居至尊,未尝有忘。今也节届孟秋,特遣内臣奉御徐庆赍衣仪诣姊坟所,。姊其享牲醴,衣仪诣,悦父母之英灵,尚飨!”

两年后,洪武十四年(1881年),李文忠回乡祭奠父母,为父亲李贞立碑一块《先考陇西恭献王圹志》:

先考讳贞姓李,世居泗州之盱眙,醇厚笃实;与先妣孝亲曹国长公主,事仁祖皇帝,能尽孝道。岁癸已,先妣去世,值元季兵起,先考从驾渡江。乙巳,封恩亲侯、驸马都尉。洪武四年,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驸马都尉、曹国公。

推恩:赠高祖五二公中奉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曾祖六二公资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临淮伯;祖七三公荣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陇西侯;继妣陈氏,追封淑德夫人。

先妣生文忠兄弟二人,兄蚤世。文忠奉命从军,及天下大定。荷蒙上恩,颁赐铁券,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同知军国事。姊二人,长,适凤阳陈英。洪武十年,上召至京师,赐今名,恩授河南安吉卫镇抚。次,亦早卒。孙男三人,长,景隆,羽林左卫指挥佥事。次,浙江童,皆上赐名。次,淮江奴。孙女二,长适世戚汪致渊,亦上赐名,恩授燕山中护卫指挥佥事。次尚幼?。先考生于大德癸卯,以洪武戊午十月十一日,薨于京师之赐第,享年七十有六。车驾临奠,翌日,颁降诰命。追封陇西王,谥恭献。卜以是年十二月庚申,归葬盱眙县灵迹乡冷水涧之原,凡丧事皆官给之。呜呼!国恩厚矣,至哀不文。敢叙世次名行之略,以纳诸圹。

孝子李文忠泣血谨志。

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参军国事李善长书讳。

洪武十四年,仲秋,甲子立。

圹志为李善长所书,概述了李贞一生,是李贞生平的最后的明代详细文字记载。李贞当时属高寿,获赠达极致,作为平民,整个明朝无人能比。

明万历三年(1573年),李贞裔孙李庭竹重修了李贞与曹国长公主合墓曹国坟,墓冢前有神道、华表、石兽,庄严肃穆。文革是被大李村民破坏,安徽省文物所于1969年冬和1970年春作了抢救性发掘,出图玉牌坊等玉器铜器若干,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目前,,李贞事迹零星地散落于明清及相关的史料之中。

2013年9月25日初稿于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

2014年3月3-11日二稿于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

备考:李贞,一名李桢,或李祯。出生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世居泗州盱眙县太平乡集(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办事处)。明太祖朱元璋二姐夫。祖上为汉唐时期龙门陇西人,世代生活在陇西,南宋建炎年间南渡,迁居盱眙。曾祖五二公,妣林氏;祖父六二公,妣蔡氏、胡氏;父亲七三公,名富,妣陈氏,居泗州盱眙县之明光集。妣,陈氏,生五子,李贞居长。元至顺元年(1330年),贞父亲李富去世,奉母陈氏,举家迁徙至临淮之东乡,以避祸乱。三十六岁娶朱五四次女即朱元璋二姐二十四岁朱佛女(1315年-1350年)为妻,生二子,长子幼时夭折;次子生于元至正五年(1339年),取名保儿,曹国公李文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4-26 08:33 , Processed in 0.11673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