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旗杆石:古代进士的“荣誉证书李震涛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7: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步于晋江乡村的街街巷巷,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陈酿般醇厚的文气,一对对屹立在宗祠或老祖厝门前的旗杆石,古朴庄重,独具一格,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人文景观。
  一对对饱含风霜的旗杆石,是晋江人文风鼎盛的佐证,是古代科举发展史的活档案,更是解读晋江人文现象的表征。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的晋江,历史上有多少旗杆石,现存几何?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胡建志 实习生 李绵绵/文 陈巧玲/图

  冷水井村旗杆石———
  “跛脚进士”蔡复一
  满身是谜
  封建科举时代,凡是有人考取进士,族人便会在村里的宗祠或祖厝门前为其立旗杆石,竖起旗杆,以显示功名,光宗耀祖。上周在池店镇冷水井村,记者见到两块这样的“功名石”。不过,它们不是立在祠堂前,而是被人用来砌墙了。
  在冷水井村的一座破败的旧瓦房前,残留着一段坍塌的围墙,裸露在外的两块方形石条颇为落寞。其中,有块石条被一棵大榕树的粗大根须紧紧地缠绕起来,如同一个弃婴,被一位慈祥的妈妈用双手抱起。现年65岁的村民蔡幸福说,这座破瓦房是蔡氏祠堂,也是蔡复一的“进士第”,而两块石条则为旗杆石,是蔡复一中进士后,族里在宗祠的广场前立下的。蔡复一是何许人也?冷水井为何会有他的旗杆石?
  史志载,蔡复一是明朝名臣,官至兵部右侍郎,为金门蔡厝人,后移居厦门同安,死后葬在厦门。他何时来过冷水井?翻阅史料,我们找不到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可是冷水井村的好几个蔡氏族人却说,几百年来,他们村子及邻近的仕春、营边、茂厝等村落,至今还盛传着有关蔡复一的许多故事。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在冷水井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管蔡氏祠堂叫“跛脚进士祠堂”,“跛脚”说的就是“神秘怪才”蔡复一。相传,蔡复一少时曾在冷水井村隐居,留下了不少遗迹。“进士第”前30米处有一口叫“巷头窟”的小池,据称蔡复一当年读书时常在此磨墨。
  “虽然没有文字记载蔡复一在冷水井村生活过,但当地人所流传有关他的故事与史志所描述的毫无二致。”池店镇文史爱好者黄鸿源说,在当地老百姓的印象中,蔡复一天生残疾,右眼瞎,左腿瘸,曲手,驼背,麻脸,号称“五不全”,人们都叫他“蔡目一”。蔡复一貌不惊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日后成为一个绝世的奇才。聪明过人的他,12岁即作万余言的《范蠡传》。18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他从此走上仕途,历任刑部主事、历员外郎、湖广参政、山西左布政、右副都御史。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操劳过度的蔡复一不幸在军旅中染病去世,时年仅48岁。当时的皇帝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赐葬。蔡复一安葬于厦门翔安区内厝镇小盈岭大房山,晋江人、名相张瑞图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蔡氏族人还告诉我们,邻村其他宗族的祠堂不能用盘龙石柱,而冷水井村的蔡氏祠堂却可以,这是因为族人蔡复一因功受到皇帝恩赐。曾三次到冷水井村访问的黄鸿源告诉记者,因冷水井蔡氏族谱已毁失,无法考证蔡复一是否来过冷水井。唯一可知的是冷水井蔡氏与金门蔡厝蔡氏同属青阳衍派。但因资料缺乏,无法确证两地蔡氏的渊源关系。金井镇塔山西麓山尾村蔡氏族人有资料称是蔡复一的后代,他们明代从金门迁来看守祖茔。
  据村中老人们回忆,蔡复一是他们村唯一的进士,因他而立的两块旗杆石,最开始竖在“进士第”大门前,同辈或后辈路过的人都要向旗杆鞠躬。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村民翻建“进士第”,那对旗杆石则被人用去砌墙。几百年过去了,蔡复一中进士的故事还一直在冷水井流传。可惜的是,这对旗杆石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在荒凉的断墙之中。
  后库村旗杆石———
  “进士村”传奇多
  陈氏父子投海殉国
  安海镇后库村是个有名的“进士村”。
  自南宋以来,单单后库村陈氏就出了陈志统、陈尧则、陈廷诗、陈应春、陈联捷等8个进士,被誉为安海第一“进士村”。陈氏宗祠大门前过去曾竖有8对旗杆石,每位进士一对。可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这些旗杆石有的被抛入祠堂前边的水塘,有的被用去砌墙、铺路。但是,有两对旗杆石一直得到村民的悉心保护,它们就是陈志统、陈尧则父子旗杆石,现今竖立在宗祠大门前。此两对旗杆石呈长方体形,高1.2米、宽30厘米左右,厚约20厘米,各由两根石条合成,上下部各穿凿一菱形石孔,用来固定彩旗。
  67岁的陈建兴老人,是后库村陈氏族谱看管人。老人说,778年前,也就是南宋端平元宝元年(1234年),后库村陈氏族人出了一个进士。他是后库的三世祖陈志统。考中进士后,陈志统奉旨回到后库,在陈氏宗祠前立下旗杆石。26年后,陈志统之子陈尧则,也在科场扬名,成了后库的第二个进士。陈尧则也回到安海老家,立下旗杆石,展示陈氏族人勤奋苦读,光耀门楣的大喜事。从此,父子二人走马上任,陈志统是金华知县,陈尧则任余姚县尉。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宋大臣陆秀夫在躲避元军追杀之时,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毅然投海殉国。却少有人听说过,其实在70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中,陈志统、陈尧则这对父子也跟着跳江捐躯。这一跳,成就了这对父子英名的故事,这也是两对旗杆石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所在。
  安海后库村76岁的退休干部陈启敕,拿出后库陈氏族谱说,上面记载了陈氏父子跳江捐躯的故事。
  这话得从1263年说起。这一年,55岁的陈志统,告老还乡,隐居安海,当一名私塾先生。两年后,陈志统复出,出任殿中侍御史,不久,他晋升为礼部侍郎。1276年,元兵大军逼近临安(今浙江杭州),陈志统追随南宋名相陆秀夫退至温州。不久,他和陆秀夫等大臣来到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奋力抗元。1278年,赵昰死,陆秀夫带着陈志统、陈尧则父子等立7岁广王赵昺为帝,迁居崖山(今广东江门市),坚持抵抗。次年,元军攻崖山。陆秀夫背负幼主投海而死,陈志统、陈尧则父子亦随之跳海捐躯,以示忠烈。
  《安海后库村志》也记载了陈志统、陈尧则投海殉国的故事。曾参与修订《安海后库村志》的汪建育介绍,陈志统、陈尧则父子死后,明洪武帝追谥二人“忠节高风”,御匾坊立于村口。如今,这块牌坊已荡然无存,但后人纪念这对忠烈父子的“父子承恩”匾却一直流存了下来,悬挂在宗祠厅堂内。
  当地老人说,陈氏族人一直以陈志统、陈尧则父子为荣。南宋至清代,后库村陈氏共出十几个历史名人,其中8个为进士。每当有人考上进士后,当地陈氏按朝廷规定,在陈氏宗祠广场为其竖立了中进士的旗杆石标志,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每逢石旗杆凿成后,族里都要举行热烈庄重的仪式来竖立。民国前,私塾老师还会将族中小孩带到旗杆石下举行启蒙仪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文物被拆除破坏,但陈志统、陈尧则父子旗杆石一直得到村民悉心保护。
  谢厝街东村旗杆石———
  “穷教官”谢淑元的故乡情
  进入英林镇谢厝街东村,就可看到傲立谢淑元故居广场上的两对旗杆石,常年受风雨侵蚀,石体略显泛黄,分别是谢淑元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高中解元和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会试夺魁后竖立的。两对旗杆石呈长方形、高一米有余,上刻有“解元会魁翰林院谢府”9个楷书,这个标志是封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与谢淑元故居一起构成了谢厝街东村谢家的与众不同。
  谢厝街东村是谢淑元的故乡。不过,在东村没待几天,谢淑元就随家人迁至泉州城。金榜题名后,他偶尔回乡祭祖修祠。
  金井文史爱好者谢清源说,东村流传一种说法:谢淑元出生时哭个不停,嗓门还挺大。情急之下,其父求神问卜,说是谢淑元一脸贵人相,日后非富即贵,小乡村难以容居。没几月大的谢淑元,被父母用竹篮挑到泉州城,才破涕为笑。自此,谢淑元客居泉州,直至35岁那年荣登进士,入京任翰林院检讨。京城各官署中,翰林院是清水衙门,谢淑元宁愿一辈子当个清贫的“教官”。
  “虽在京城为官,但谢淑元心系故土。每当从京城回泉州时,他总要到东村走亲访友、祭拜先祖。”谢清源说,至今,东村溪畔还有一块他为其谢氏四代祖先所立的墓道石碑,上刻:“皇清谢氏祖”,下款刻有:“解元会魁翰林院检讨加三级孙淑元立。”离石碑不远处,有一处约2亩的池塘,当地人称“解元池”。其池常年蓄水,至今池水清澈。
  
□延伸
  官阶越显赫 旗杆越粗大
  挺立在宗祠或老祖屋门前的旗杆石,竖起高高的旗杆,彩旗随风飘扬,既有几分威严又有几分气派。古人为何如此看中旗杆石?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现象?
  晋江文史研究者汪建育介绍,旗杆石,也叫旗杆夹,是用来固定旗杆而制造的一个基座。一般说来,旗杆石是用上好的石质雕琢而成的。
  “旗杆夹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来源于科举制度,是宗族、个人名誉的象征。”汪建育说,在科举时代,有人中了进士后,村里人便会在各族宗祠前的广场上立一对旗杆石,放置旗杆,悬挂旗帜。一对旗杆石只记载一位进士,要是哪个村子立的旗杆石越多,就证明这个地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这里的科举荣耀越多。
  “旗杆石相当于今天的荣誉证书之类。不过,旗杆石是以石头为材料,立在宗祠或祖厝门前,可长久地保存下来,这也说明当时乡人读书风气盛行。”汪建育说,官阶越显赫,旗杆夹就越宽大,旗杆也越粗越长。目前晋江保存完好的旗杆石几乎没有,大多都修复过,所以我们不好判断它们的旗杆夹间距是多少,只有翻阅史籍,了解旗杆石主人的官阶高低。
  旗杆石对于研究历史有一定作用,是不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呢?有关专家表示,一般参加省试和殿试考取功名,或有名人题字的旗杆石,价值较大。而一般参加乡试中举的旗杆石因比较多,历史价值不大。
  安海出过100多个进士
  目前仅存6对旗杆石
  晋江自古文风蔚然,文化兴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竖旗杆是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见证物,也是旧时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那么,晋江历史上有多少旗杆石,现存几何?
  晋江方志学会副会长、晋江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陈仲初介绍,自唐宋至清代,晋江共有11名文武状元、1850名进士,仅宋代即有进士好几百名;历代有丞相10多名。倘若晋江族人均为进士立旗杆石,自唐宋至清代科举考试以来,晋江应立旗杆石1800对,甚至更多。
  目前晋江到底有多少旗杆石?陈仲初告诉记者,目前尚未作完全统计,但据了解,保存完好的并不多。
  为了弄清楚安海的旗杆石数量,记者与文史爱好者汪建育走访了安海镇几个主要村落,作了一番调查。据志书记载,安海历史上出了100多名进士;仅宋代,安海登科进士60名。可以预见,旗杆石遍布安海各村落宗祠。可是经过了解,安海镇目前仅存6对旗杆石,分布在后库、李厝、高厝、型厝等村落。
  “安海是晋江历史文化古镇,出的进士100多个,旗杆石遍布各大村落,可是我们发现这里保存完好的旗杆石不足10对,可推断整个晋江的旗杆石数量也不多。”汪建育说。
  为什么旗杆石越来越少见了?“因旗、旗杆是布和木头制作的,时间长了就容易风化,现在是看不到它的踪影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旗杆石也少见了。”陈仲初说,一般说来,旗杆石立在宗祠前门,可是在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晋江,烧最多的便是民众集聚的祠堂,无数旗杆石随之毁于一旦;清代“迁界”,近半宗祠被夷为平地,其门前的旗杆石也未能幸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有成批的旗杆石被用来砌墙铺路。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重修宗祠,象征着宗族、个人名誉的旗杆石才重见天日。
  本文转载天下李氏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7 13:26 , Processed in 0.1184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