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0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景隆的相关网络资料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53: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度百科关于李景隆的记载
李景隆(1369年--1429年),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袭父爵封曹国公。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靖难之役时,李景隆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屡战屡败,直至朱棣逼近南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永乐时加封太子太师。永乐二年,李景隆被副都御史陈瑛、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告发“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明成祖于是褫夺其爵位,与弟李增枝、妻儿等数十名家人一起被软禁家中,家产遭收,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约卒于永乐末年。姓  名:李景隆别 名:李九江朝  代:明朝民 族:汉族出生日期:1369年逝世日期:1429年官  位: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左柱国外 号:白面书生爵 位:曹国公相关事件:金川门之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3:12:4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急待知晓的问题,望各地宗亲答疑解惑!

11

主题

34

帖子

24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47

突出贡献优秀版主热心会员家族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4-8-16 11:30:14 | 只看该作者
有关李景隆的真实历史,历史的记载有误。李景隆不是常败将军,过些时候,我会将李景隆的真实一面公布于众。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54:57 | 只看该作者
1. 生平事迹
李景隆(1369年--1429年)小字九江,明太祖朱元璋姐孙、曹国公李文忠子。建文帝即位,甚被重用。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燕王起兵反朝,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委任他的权力还轻,又让他统率大军六十万,复大败。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及大臣一再弹劾他图谋不轨。被软禁家中,永乐末死。
靖难之役
朱元璋在位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人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燕王起兵反朝,擅长防守的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退守真定城,以残兵又坚守三日。朝廷撤换耿炳文,召炳文还京师。黄子澄建议由李景隆担任主帅,齐泰反对,皇上仍以李景隆接任,并增兵至五十万人。[1] 景隆是个纨绔子弟,不懂兵法,妄自尊大,除挑选先锋平保儿外,于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景隆率军进驻河间,
江阴侯吴高围攻水平(今河北卢龙),九月初五日,吴高不战而走,燕军连下水平、山海关,直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复大败李景隆军于郑村坝(今北京东),毙敌十万,李景隆退还德州。[2]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约武定侯郭英安陆吴杰,合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李军又大败,燕师克德州。李景隆退守济南。九月,以盛庸代李景隆,景隆兵败还京,方孝孺骂他“坏陛下事者,此贼也。”众臣怒拳相向,要求就地正法,帝不忍加诛。[3]
最初当朱棣知道李景隆的部署时,就说他有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师自瓜洲渡江,十三日,直逼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兵部尚书茹瑺等数十人亦降。[4] 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5] 永乐二年(1404年),李景隆被副都御史陈瑛等告发“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景隆弟)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上藉其家产,下李景隆於狱。后削爵。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约卒于永乐末年。[6]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56:35 | 只看该作者
2人物评价
不懂兵法,妄自尊大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57:03 | 只看该作者
参考资料
· 1.《明史》(卷126):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 2.《明史》(卷126):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景隆驰至德州,会兵进营河间。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
· 3.《明史》(卷126):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会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于真定,合军六十万,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
· 4.《明史》(卷126):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 5.《明史》(卷126):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 6.《明史》(卷126):“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58:41 | 只看该作者
二、维基百科关于李景隆的记载
李景隆(1369年-1424年),小名九江,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袭父爵封曹国公。靖难之役时,为建文帝大将,屡屡败于燕王朱棣,被撤职回金陵。朱棣南下时,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投降,建文帝失踪,燕王朱棣即位。景隆有女为晋王朱济熿正妃。
    简介:少年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靖难之役时,耿炳文前部十三万人在初期战事中不敌燕王朱棣,朝廷撤换耿炳文,召炳文还京师金陵,以李景隆接任,增兵至五十万人;齐泰反对李景隆接任,但皇帝不听。朱棣听说朝廷以五十万倾国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过望,说:“李景隆不会用兵,给他五十万大军,根本是自取灭亡。赵括之失必然重演,燕军必胜。”
景隆对军事并不了解,傲慢自大,不得军心,率军进驻河间,令江阴侯吴高围攻水平(今河北卢龙),九月初五日,吴高不战而走,燕军连下水平、山海关,直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复大败官军于郑村坝(今北京东),歼灭十万人,李景隆退还将陵。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约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合军60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两军会战于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官军又大败,燕师克将陵。李景隆退守济南。九月,以盛庸代李景隆,景隆兵败还京,方孝孺骂他“坏陛下事者,此贼也。”众臣怒拳相向,要求就地正法,帝不忍加诛。
最初当朱棣知道李景隆的布署时,就说他有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并认为其不堪一击[1]。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师自瓜洲渡江,十三日,直逼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兵部尚书茹瑺等数十人亦降[2]。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永乐时加封太子太师。永乐二年,李景隆被副都御史陈瑛、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告发“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景隆弟)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明成祖于是褫夺其爵位,与弟李增枝、妻儿等数十名家人一起被软禁家中,家产遭收,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约卒于永乐末年[3]。
景隆女嫁昭德王朱济熿(后为平阳王、晋王)为正妃。· 4.《明史》(卷126):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 5.《明史》(卷126):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 6.《明史》(卷126):“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图片3.png (9.85 KB, 下载次数: 1014)

图片3.png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59:5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资料
· 《明史》(卷126):“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景隆驰至德州,会兵进营河间。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
· 《明史》(卷126):“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会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于真定,合军六十万,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明史》(卷126):“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114

主题

285

帖子

132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3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5:01:29 | 只看该作者
三、互动百科关于李景隆的记载
李景隆,出生于1369年,1429年去世。明朝官员,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
1.生平经历
李景隆(1369年--1429年)小字 九江,明太祖 朱元璋姐孙、曹国公 李文忠子。 建文帝即位,甚被重用。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信任重用。 燕王起兵反朝,长兴侯 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 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委任他的权力还轻,又让他统率大军六十万,复大败。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特进 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及大臣一再弹劾他图谋不轨。被软禁家中,永乐末死。
1. 靖难之役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 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 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以此为理由,指 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 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 遵化、永平(今河北 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 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 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 耿炳文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 滹沱河地区。 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 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 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 建文帝听到 耿炳文军败,根据 黄子澄的推荐,任 李景隆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 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 李景隆德州,收集 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当 朱棣侦知 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 姚广孝协助 世子 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 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 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 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 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 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 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 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 都督 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人 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 李景隆贪功,要 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 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大宁宁王 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 朱棣攻破 大宁后,挟持 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 朵颜三卫的军队。 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 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 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 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2. 大事记
燕王起兵反朝,擅长防守的 长兴侯 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退守真定城,以残兵又坚守三日。朝廷撤换 耿炳文,召炳文还京师。 黄子澄建议由 李景隆担任主帅, 齐泰反对,皇上仍以李景隆接任,并增兵至五十万人。景隆乃纨绔子弟,不懂兵法,妄自尊大,除挑选先锋 平保儿外,于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景隆率军进驻河间,令 江阴侯 吴高围攻水平(今河北 卢龙),九月初五日,吴高不战而走,燕军连下水平、 山海关,直指 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复大败 李景隆军于郑村坝(今北京东),毙敌十万,李景隆退还 德州。建文二年( 1400年)四月初一日, 李景隆约武定侯 郭英安陆吴杰,合军60万人自 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两军会战于 白沟河(今河北 雄县境内), 李军又大败,燕师克德州。 李景隆退守济南。九月,以 盛庸李景隆,景隆兵败还京, 方孝孺骂他“坏陛下事者,此贼也。”众臣怒拳相向,要求就地正法,帝不忍加诛。
最初当 朱棣知道 李景隆的部署时,就说他有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师自 瓜洲渡江,十三日,直逼 南京李景隆和谷王 朱橞金川门降燕, 兵部尚书 茹瑺等数十人亦降。此时宫中火起, 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 金川门之变”。成祖即位,封他为 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 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 永乐二年(1404年),李景隆副都御史 陈瑛等告发“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景隆弟)多立 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上藉其家产,下 李景隆於狱。后削爵。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约卒于永乐末年。
3. 官场沉浮
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父爵封 曹国公,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曾掌管 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燕王起兵反朝,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委任他的权力还轻,又让他统率大军六十万,复大败。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 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
4. 生活与家庭
年少时曾十分风流,后娶妻袁氏。
5. 评价
不懂兵法,妄自尊大
6. 明史记载
景隆,小字 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尝被命执周王橚。及燕兵起,长兴侯 耿炳文讨燕失利, 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景隆驰至 德州,会兵进营河间。 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 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 瞿能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 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 德州,诸军皆溃。明年正月, 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 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乃更制以赐。四月,景隆大誓师于 德州,会武定侯 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于真定,合军六十万,进营 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 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 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 黄子澄惭愤,执景隆于朝班,请诛之以谢天下。燕师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复请诛景隆。帝皆不问。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 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 刑部尚书 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 成国公 朱能吏部尚书 蹇义与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 六科给事中 张信等复劾之。诏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亡何,礼部尚书 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在家,坐受 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正统十三年始下诏令增枝等启门第,得自便。 弘治初,录文忠后,以景隆曾孙璇为南京 锦衣卫世指挥使。卒,子濂嗣。卒,子性嗣。嘉靖十一年诏封性为临淮侯,禄千石。逾年卒,无子,复以濂弟沂绍封。卒,子庭竹嗣。屡典军府, 提督 操江,佩平蛮将军印,镇 湖广。卒,子言恭嗣。守备南京,入督京营,累加少保。言恭,字惟寅,好学能诗,折节寒素。子宗城,少以文学知名。万历中,倭犯朝鲜, 兵部尚书石星主封贡,荐宗城才,授 都督佥事,充正使,持节往,指挥 杨方亨副之。宗城至朝鲜釜山,倭来益众,道路籍籍,言且劫二使。宗城恐,变服逃归。而方亨渡海,为倭所辱。宗城下狱论戍,以其子邦镇嗣侯。明亡,爵绝。

2

主题

26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8

突出贡献热心会员家族之星

10#
发表于 2014-8-17 11:03:02 | 只看该作者
景隆公坟墓在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4-26 14:20 , Processed in 0.12037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