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6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滇黔宗亲谈谈“寻祖爆惊世秘密-肇燕公由来考”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4:19: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按明朝法令规定女子14岁、男子16岁还不嫁娶就受到惩罚。就这个问题想到一世祖李贞,。李贞年逾30娶明太祖朱元璋姐朱佛女为妻,没有违反朝廷的规定。那就是一世祖李贞在娶朱佛女之前娶过妻室。是否因朱佛女是朱元璋之姐而不承认前面妻子。如果李贞之前已有妻室是否有过孩子?另外、七三公养育一世祖李贞兄弟几个人,(有记载兄弟夭折)是否还有活在世上的?如有、那又是谁?他们的后代又在哪里。朱佛女终因劳累英年早逝,李贞后续陈氏淑德,陈氏淑德可为李贞生育过?这些问题常在脑子里转悠!。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往往钻牛角尖,常常苦思冥想又不得其解。无史书可查,无野史可阅,这可是恼人的迷雾,还迷雾重重。
因此、借云南李德应的“肇燕公由来考”一文发帖在论坛上,让对家族史有研究的宗亲来揭开这个迷团。好在贵州毕节诗华宗亲先期发帖,图文并茂地阐述观点,此命题发布近一个月终于有人参与了,深感欣慰,终于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了。
诗华宗亲因是《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的编委,参与编辑工作,有条件接触各种家族谱、各类史记、史料,在这其中对明史及岐阳李氏族谱很有研究,诗华宗亲在本栏命题中列举朱啓钤的“岐阳李氏家谱考述”中的有关章节、结合其它史料、肯定岐阳李氏家谱的真实性。但是也否定李文忠有二兄弟、七兄弟,和二十大房的说法。这就和云南李德应、李绍辉宗亲的续谱时调查了解的“爆惊世秘密”结果不相吻合。
   绍辉宗亲因此在网站发帖表示不赞同贵州毕节诗华宗亲的观点,发帖言词过于犀利。本来这个问题都在研讨中,各人所掌握的资料信息不同而产生分歧,这也是正常的。这些被时间掩盖的历史往往让人产生判断上不具体不准确,这也需要花力气费时间去挖掘、收集、调查、考证。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准则。这样,所谓的迷雾总能云消雾散,重见天日。
我们岐阳李氏寻亲联谊网、就是为全国各地宗亲服务的李氏家族网站。我们提供讨论研究的平台就是将扯不清理还乱的家族问题,放在这里供家族中资深的、对家族史有深入研究的宗亲来共同讨论、探索、研究。以还历史本来面目。
可是“滇黔寻祖爆惊世秘密”一文、加醒目高亮发表在网站上,目的是吸引云南宗亲的眼球、让云南宗亲积极发帖参与讨论。一个多月过去这个命题竟被其它文章推到版块底部。我在想;云南的宗亲哪里去了,这本身就是你们的疑问,我帮你们发表在这里,你们熟视无睹,还是故作高深。还是我自作多情?。其实这个问题又与我何干?。我们明光芳英公街八房的家谱两年前就由国明兄弟修续完成,我又何必操这个闲心?
云南、贵州的宗亲都是有学问的人。李德应,广州外语学院毕业,“肇燕公由来考”的作者。李绍辉军队干部转到地方,负责云南地区家谱修续。这都是李氏家族的精英,却在实名群扭捏着不来网站。不知道你们怕什么,怕谁?那实名群能施展你们的才华吗?。
    诗华宗亲、贵州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有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近年来以编委的身份参与《世界李氏族谱全书》编辑工作,对岐阳李氏家谱有较深研究,。这些李氏家族精英,是让人粛然起敬。你们应该是岐阳李氏网站的中流砥柱,以你们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学习家族史,学习更多的历史文化,提高岐阳李氏宗亲们的文化素质,是你们应尽的义务。不知道你们这样想过没有?
再往下也不需要再罗嗦了。你们的才学高于我,研究家族史的资历比我长,你们应该我的良师益友,宗亲加老师。给我们做个榜样吧,不要挶泥成法,放开胸襟,放开眼界,为家族大团圆,为光明的明天携手并肩前行吧!
(李贞娶朱佛女在元朝,明王朝还在摇篮中.用明律来说事有点牵强附会,还有错误之处望指点)
2014 -9 -24 12:0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7:41:30 | 只看该作者
       滇黔李氏宗亲有很多关于寻祖帖子,很多没有在网站发表,在这里转载了云南宗亲为寻祖撰写的文章,字里行间看出宗亲们寻祖的热情,至于所述是否具有真实性让时间来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为此发在这里,供大家研究!陇西李氏的前身后世
来源:中国甘肃网  
  陇西李氏从最初扎根的狄道,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最后发展成了中国第一大姓,这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迁徙之路。
  《史记》记载,陇西成纪李氏,汉武帝末年因为李陵投降匈奴的事件,遭受了灭顶之灾,狄道李氏也受到了这次事件的牵连,都已经“衰微矣”。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西晋至北周时,陇西李氏再次兴起,累世为官,成为功著关陇的陇西豪族。
  陇西李氏的这次兴起是从李暠开始的,陇西李氏第一个做皇帝的就是西凉王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生于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1年),为陇西李氏“狄道房”人,是汉初征西将军李仲翔之19代孙。公元400年李建号“庚子”,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称西凉王,后迁都酒泉。后来李暠后人受到北魏的信任,不少人在全国各地担任过官职,后来他们就将家安置在了做官的地方,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房。
  在繁多的陇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为兴盛。这就是武阳(故城在今山东朝城县西40里)房、姑臧(治今甘肃武威县)房、丹阳(治今河南项城县东北)房、敦煌(治今甘肃敦煌县)房。唐朝时期,这四房出宰相十名,荣显功高,流芳百世。
  在这里面,最为引人注意的就是敦煌李氏,始祖李穆。张书城老先生认为,李陵裔孙李穆、李贤就是陇西李氏敦煌房的始祖。原来,李陵投降匈奴后,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拓跋氏,按照胡人的习惯,往往要跟随母姓,所以李陵的后裔就姓了拓跋。李陵死后不久,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李陵儿子迁大泽之东。大约在汉宣帝末年,李陵后裔的拓跋部落通过联姻等方式,形成了一个鲜卑拓跋部。几百年后,这支部落建立了北魏。公元450年,北魏发生了一次惨案,由于环境变化,北魏皇室霸占了李陵后裔的拓跋姓氏,为保存自己,李陵后裔又恢复了李姓。这一点,在宁夏固原出土的《李贤墓志》中已经说到了。
  李贤和他的三弟李穆,曾在敦煌为官并且在敦煌安家,成为陇西李氏敦煌房的远祖。
  漫长的岁月中,李氏已经发展到1亿多人,成为中国最大的姓氏,今天在临洮也有不少。“现在,临洮有八万人姓李,占全县人口的七分之一。”临洮县研究李氏文化的李瑞麟给我们介绍了情况。
  整个临洮境内,以李姓命名的村庄达到76个,可以说遍地都是“李家庄”。仅仅是“李家湾”就有10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村庄也是非常的有趣,如“纸房李家”,他们或许有造纸的绝活;“窑头李家”最早是否住在石灰窑或者其他什么的窑边上。还有更多的李家,瓦房李家、大户李家、小户李家、单庄李家、河下李家等等的名称,成为展示李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据《息峰县志》:明初“靖难之变”后,建文帝遂在忠臣杨应能、叶希贤、程济、赵天泰等的护随下,削发为僧,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遁迹西南,欲入汁依平西侯沐晟。成祖得位后,诛杀建文朝臣甚多,并将避祸遁去的名臣子削藉,责令戌边者不计其数。故惠帝臣民幸存者纷纷逃离南京,南寻惠帝。于永乐初年先后至贵州黑羊箐(今贵阳)、息峰一带,与当地“龙家人”联宗认族,遂在西望山西麓举行合族仪式,将南京、龙家36姓合为赵、谢二姓,修祠于西望山,并立打鼓台。盟碑当为其时所刻立,即为“永乐盟誓碑”。
《贵州日报·悲歌一曲“盟誓碑”》载:“‘盟誓碑’在破‘四旧’时期已被毁损,碑身断裂成好几截,后经组合粘贴,基本恢复原貌。碑文全是阴刻,文字苍劲有力,入石三分,上端作弧形状对称刻‘日、月’二字,文字上方刻有火焰形装饰花纹。碑身正文刻‘万古丛林’四个大字,落款为‘永乐5年正月盟誓’……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年幼的皇太孙朱允文继皇帝位,是为建文皇帝。初登大宝,强藩压主,御史大夫晁错急功近利,力陈削藩,导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的‘靖难之役’。四年之后,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宫中莫名起火,建文帝在部分忠臣义士护卫下仓皇逃往西南,几经辗转来到息烽西望山,借苍苍林莽以栖身……直至永乐四年冬,西望山的突然热闹和时常来往的军民人等终于被朝廷暗探发现,于是永乐帝派出大批杀手赶赴西山,并明令贵州宣慰司限期进剿……于是召集臣僚商议,有人提出将君臣将士就地化整为零,与当地村民聚族而居的建议,得到建文帝认同……很快就定下了将君臣将士与附近村寨村民合族为谢、龙二姓(谢为当地大姓,龙隐喻建文帝)。同时确定了盟誓时间及地点。于是在永乐五年正月的一天,君臣百姓等齐聚毗卢寺前,洒泪共盟。如今西望山周围的居民也还多为谢、龙二姓,且在饮食、服饰、民俗民风上还保留着明代遗风。”

李文忠为其父亲所写的墓志铭   先考,讳贞,姓李,世居泗州之盱眙。醇厚笃实,与先妣孝亲曹国长公主,事仁祖皇帝,能尽孝道。岁癸已,先妣去世,值元季兵起,先考从驾渡江,乙巳,封恩亲侯、驸马都尉。洪武四年,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驸马都尉、曹国公。推恩,赠高祖五二公中奉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曾祖六二公资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临淮伯;祖七三公荣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陇西侯;继妣陈氏,追封淑德夫人。    先妣生文忠兄弟二人,兄蚤逝。文忠奉命从军,及天下大定。荷蒙上恩,颁赐铁券,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左都督府、曹国公、同知军国事。娣二人,长适凤阳陈英。洪武十年,上召至京师,赐今名,恩授河南安吉卫镇抚。次亦早卒。    孙男三人,长景隆,羽林左卫指挥佥事。次浙江童,皆上赐名。次淮江奴。孙女二,长适世戚汪致渊,亦上赐名,恩授燕山中护卫指挥佥事。次尚幼。    先考生于大德癸卯,以洪武戊午十月十一日,薨于京师之赐第,享年七十有六。车驾临奠,翌日,颁降诰命。追封陇西王,谥恭献。卜以是年十二月庚申,归葬盱眙县灵迹乡冷水涧之原。凡丧事皆官给之,呜呼!国恩厚矣。至哀不文。敢叙世次名行之略,以纳诸圹。    孝子李文忠泣血谨志。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参军国事李善长书讳。    洪武十四年,仲秋,甲子立。
      一世祖李贞十一世孙,墓碑为道光六年(1825年)所立,距今188年,碑文如下:语云,木有本,水有源,祖先之源远留芳,子孙之渊源流长乃祖德之积善余庆也,察爪瓞之绵延亦足征后世之繁荣矣,祖传记云,始祖乃陇西籍也,文忠祖为先明開国勳臣,文诰祖以功臣之弟授亲军骁骑校蔚,一三八一年(洪武十四年)同傅沐二国公進征云南屡建大功,廷议祖授乌撒尉指挥,后因事坐降易以昭信校尉百户候袭职传之,倘塘世袭官土传至运亨祖,二百七十余年,值明清鼎革,蔚林祖年幼其母周祖妣携蔚林祖迁居威宁既长为大定府入学生员,有回固土之志,因触熔火毁,自此,家譜失传,故重归倘塘服官就职二十余年改土归田,定居得宜既史册无综,故单传七代,亦不知某代传某代,实知先登祖传运亨祖传蔚林祖传正宣正达正畅正实四祖,正宣祖传本恭本敬本千三祖,公讳本敬字若思,幼勤学,昭通府入学生员,长则勤劳簾明,耕教为生,寿年七十九岁,世代相传子孙繁衍,迄今居得宜又三百余年矣。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33#
发表于 2014-10-9 19:43:10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明光行、收获凭丰又联谊又有了新线索又拜望了与我家在明关系最深的国常叔、并对明光市府批地之事有了进一步了解、有消息后与各宗亲分享。

8

主题

176

帖子

5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

突出贡献热心会员家族之星

32#
发表于 2014-10-3 11:22:4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佐证前面帖子所述史料中贞公的为人,现传一张《西园闻见录》中对贞公孝敬父母的记载,再传一张野史中对文忠公铁券的记载,这些史料、方志、野史、岐阳李氏宗谱等对贞公、文忠公记载的吻合,说明它们的真实性之高,实属难得!


李贞2.jpg (254.99 KB, 下载次数: 525)

李贞2.jpg

李文忠铁券.jpg (524.78 KB, 下载次数: 552)

李文忠铁券.jpg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31#
发表于 2014-10-2 20:14:14 | 只看该作者
相见恨晚、互叙衷肠、同宗同脉、传承帮带、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08:37:56 | 只看该作者
    封建时代帝王将相的家谱在特定的年代是四旧的东西,能保存下来是幸运,更不可能再去修续。我看到家谱是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父收藏的复印本,直到明光的宗亲知道国明修续家谱、才将私藏秘笈重见天日。这其中多少家谱焚烧掉,多少宗亲冒着被抄家的风险保存下来。由于接触到家谱很迟,对家族史知识了解的少,(只听过祖母、父亲生前叙说过一些片段),现在要恶补,幸有诗华、国明等宗亲引导,家族史知识才有长进!

8

主题

176

帖子

5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

突出贡献热心会员家族之星

29#
发表于 2014-10-1 22:46:35 | 只看该作者
李国玉 发表于 2014-10-1 22:04
如果他知道我们这个网站,注册上来交流交流。明光地区的大字辈几乎没有了,能了解过去历史的人也越来越少 ...

       这位老人,当时是80多岁了,他不懂网络这些东西,他是叫他孙子和我联系,然后,他和我通过两次电话。国玉宗亲提到的文革时代的情况,那真是的,象我们大方的这支,当时族中连保护一本谱书都相当困难(最终保护下来了),不要说非同一般的曹国坟了。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22:04:19 | 只看该作者
gzbjwxlsh 发表于 2014-10-1 21:21
几年前和我联系的一位老人,他们可能是泽同公的后代,我记得象是居住在武汉还是沈阳。

如果他知道我们这个网站,注册上来交流交流。明光地区的大字辈几乎没有了,能了解过去历史的人也越来越少。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大家都沉默寡言,就连曹国坟用炸药炸也没有谁敢说是我们的祖坟。因为这合肥的宗亲责怪明光人没有保护好祖坟。

8

主题

176

帖子

5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

突出贡献热心会员家族之星

27#
发表于 2014-10-1 21:21:01 | 只看该作者
李国玉 发表于 2014-10-1 18:08
李公泽同的著作没能保存下来、对于李氏家族来说是很遗憾。先祖父生前也撰写许多著作,也于日寇侵略时散失 ...

        几年前和我联系的一位老人,他们可能是泽同公的后代,我记得象是居住在武汉还是沈阳。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8:08:46 | 只看该作者
gzbjwxlsh 发表于 2014-10-1 17:02
看了李公泽同所编著的上述书籍,泽同公对岐阳王后裔特别是明光留守支的情况肯定相当了解并很有研 ...

李公泽同的著作没能保存下来、对于李氏家族来说是很遗憾。先祖父生前也撰写许多著作,也于日寇侵略时散失轶尽,泽同公和先祖父泽恒公是堂兄弟,俩人一齐办教育,一同为家乡明光日夜操劳、德沐乡梓。父亲的“明光岐阳李氏的源流与现状”一文中,简约的介绍了两位老人。泽同公的后人可能去了台湾,明光好像没有他的后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16 19:23 , Processed in 0.12861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