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一片滇黔李氏家谱考供研讨

[复制链接]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14:5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满清毁灭和篡改的史料


滇黔李氏家谱考,莫衷一是李文忠  

2014-11-23 01:19:57|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url=]订阅[/url]





    所谓家谱无非是“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现在哪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录家族得姓、迁徙、分布、派别、世系、人物、事迹、艺文等为谱。既为谱,务必以“尊重历史,把握现在,面向未来”为要。以史为镜,镜必然要平,不然何以正衣冠?出身名门,并非当下显贵,理应尊重历史;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诚信待人,方能把握现在;以开放、包容、平和之精神,方可务实、理性、客观,面向未来。一个狭隘、虚荣、盲从的家族,怎能面向当今之先进文明?相信,大数据时代,地球是平的!    所以修谱一定遵循:“无考者略之,疑者阙之”;“本族世系递传,不纪远祖,不附名门”;“不以地望为高,不以声华为贵,不以寒微为耻,不以攀附为荣”;“必据实直书,使后人有所考”。而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伪托名人序跋,杜撰显赫恩荣录,世系攀附名人赋。
    滇黔李氏大多源于“调北征南”,或许“调北填南”,多以传说“江南应天府”,“南京竹子巷”,其实未必。尤其以下支系李氏,更是莫衷一是李文忠。虽是陇西王李贞世系,其实是以李贞子歧阳王李文忠为中心。
    一、李贞及其子李文忠何许人?
    1、据贡发芹(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明代历史人物朱元璋、近代历史人物吴棠、中国近现代史)《明代陇西王李贞事略》:

李贞,名李桢,或李祯。生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世居泗州盱眙县太平乡集(今安徽省明光市)。明太祖朱元璋二姐夫。《皇明世法录》“农家子,无他长,独醇瑾”。祖上为汉唐龙门陇西人,世居陇西,南宋建炎年间南渡,迁居盱眙。曾祖五二公,妣林氏;祖父六二公,妣蔡氏、胡氏;父七三公,名富,妣陈氏。李富妻陈氏,生五子,李贞居长。元至顺元年(1330年),李贞父李富去世,李贞奉母陈氏,举家迁徙至临淮之东乡,与后来迁居于此的朱五四一家相识,三十六岁时,娶朱五四次女即朱元璋二姐二十四岁朱佛女(1315年-1350年)为妻,生二子,长子幼时夭折;次子生于元至正五年(1339年),取名保儿,就是后来曹国公李文忠。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月十二日庚戌,李贞“薨于京师(今南京)之赐第,享年七十有六。车驾临奠,翌日颁降诰命,追赠李贞陇西王,谥恭献。洪武十四年(1881年),李文忠回乡祭奠父母,为父李贞立碑《先考陇西恭献王圹志》:

先考讳贞姓李,世居泗州之盱眙,醇厚笃实;与先妣孝亲曹国长公主,事仁祖皇帝,能尽孝道。岁癸已,先妣去世,值元季兵起,先考从驾渡江。乙巳,封恩亲侯、驸马都尉。洪武四年,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驸马都尉、曹国公。

推恩:赠高祖五二公中奉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曾祖六二公资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左丞、追封临淮伯;祖七三公荣禄大夫、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陇西侯;继妣陈氏追封淑德夫人

先妣生文忠兄弟二人,兄蚤世。文忠奉命从军,及天下大定。荷蒙上恩,颁赐铁券,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同知军国事。姊二人,长,适凤阳陈英。洪武十年,上召至京师,赐今名,恩授河南安吉卫镇抚。次,亦早卒。孙男三人,长,景隆,羽林左卫指挥佥事。次,浙江童,皆上赐名。次,淮江奴。孙女二,长适世戚汪致渊,亦上赐名,恩授燕山中护卫指挥佥事。次尚幼?。先考生于大德癸卯,以洪武戊午十月十一日,薨于京师之赐第,享年七十有六。车驾临奠,翌日,颁降诰命。追封陇西王,谥恭献。卜以是年十二月庚申,归葬盱眙县灵迹乡冷水涧之原,凡丧事皆官给之。呜呼!国恩厚矣,至哀不文。敢叙世次名行之略,以纳诸圹。

孝子李文忠泣血谨志

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参军国事李善长书讳

洪武十四年,仲秋,甲子立。

    2、《明史》列传第十四载: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明年秋,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氏。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明年拜征虏左副将军。大封功臣,文忠功最,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予世券。十六年冬遂得疾。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文忠三子,长景隆,次增枝、芳英,皆帝赐名。增枝初授勋卫,擢前军左都督。芳英官至中都正留守。
    为此,李贞世系为:曾祖五二公,妣林氏;祖父六二公,妣蔡氏、胡氏;父七三公,名富,妣陈氏。陈氏,生五子,李贞居长。贞妻,朱佛女(1315年-1350年),生二子,长子幼时夭折,次子生于元至正五年(1339年)保儿,曹国公李文忠。继配陈氏,追封淑德夫人。女二人,长,适凤阳陈英;次,亦早卒(二女何人所生,陈氏还是朱氏,不详)。文忠三子,长景隆,次增枝、芳英,皆帝赐名。增枝初授勋卫,擢前军左都督。芳英官至中都正留守。

二、与李文忠相关滇、黔李氏谱

1、据李明心《鲁屯李氏族谱》:兴义鲁屯李氏始祖李文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系明太祖朱元璋之姐的儿子。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令李文明赐封世袭锦衣卫掌印官随傅友德,沐英南征普安(今盘县)土司普旦。因功世袭右所千户。天启年间(1621—1627年),九世孙李国忠,因功诰封武略将军。时为《鲁屯李氏族谱》写序的有江苏金山(今上海金山)举人、嘉庆兴义知府周霭联,山西代州进士、嘉庆兴义知府冯兆峋,周霭联还撰写《鲁屯李氏宗祠记》。

《兴义府志》李明心,字镜涵,兴义县之鲁屯人,乾隆三十年举人,五十六年(1792年)截取,选授隆昌知县,嘉庆元年调富顺。嘉庆二年(1797年),任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次年升任福建汀洲知府。嘉庆九年(1804年),擢升台湾道台,诰授“中宪大夫”。道光三年卒,年百岁。

咸丰《兴义府志》卷三十九之著述 五,收录“李氏族谱一卷”。可谓于史有据,官方认可。然而,于大学士张廷玉《明史》、李文忠《先考陇西恭献王圹志》则不然。

其一、“洪武十四年,明太祖令李文明赐封世袭锦衣卫掌印官”明史无载;

其二、“李氏始祖李文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系明太祖朱元璋之姐的儿子”与“李贞,世居泗州盱眙县太平乡集。妻,朱佛女,生二子,长子幼时夭折,次子,曹国公李文忠。继配陈氏。女二人,长,适凤阳陈英;次,亦早卒(二女和人所生,陈氏还是朱氏,不详)”不符。

其三、于《明史》无据,于地方府志有载,是明史疏漏还是地方志“道听途说”?李文忠《先考陇西恭献王圹志》可以明鉴。

2、据《黄平州志》:李德,陇西王(按:陇西王应是文忠之父李贞封号)李文忠孙也,文忠子景隆,景隆子,长增枝,次李德,靖难后,贬黄平守御所千户,德卒,子贵袭,贵卒,子英袭,英卒,子龙袭,龙子芳袭,芳卒,子珍袭,珍卒,子香袭,香卒,子发袭,发卒,子朝阳袭,以平播功升指挥使,朝阳卒,子乔袭,朝阳、乔,其有传,载《名宦》,后不复袭。

文忠生三子,长景隆、次增枝、次芳英。靖难,兄弟三人被禁锢于私第四十三年方获自由。此间,景隆卒,获释后,增枝更名焕,芳英更名德。显然,于史有据,但是“芳英官至中都正留守”难以自圆其说。

其一、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中都留守司。防护明皇陵,设留守一人,左、右副留守各一人。显然,方英即李德并未留守贵州黄平。留守枝裔,大部分世居明光。

其二、《黄平州志》为李德十世孙李占春撰,将家谱置入州志,在所难免。

3、《恩安李氏宗谱》载:“恩安李氏本陇西,先世籍江南,居江宁县之柳树湾,……有迁徐州府沛县汉台乡。”面向湖、山中有庙,门上联云:鼎镇乾坤,天下无双胜景;峰连霄汉,大明第一仙山。山下居住李氏,有水德公之子李桢。桢之子文忠、文成、文明,文忠公佐舅舅朱元章,开国有功,官居曹国公,生二子,李义景龙,任护部侍郎。

无中生有,大相径庭,于史无据,不足以考!而且,兴义“鲁屯李氏”李文明籍贯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恩安李氏”李文明又籍贯江宁县。文忠三子,并非二子;文成、文明不存!

4、据“毕节李氏谱”:肇燕公,元代生人。妣:朱氏,生于濠州钟离,父朱世珍,母,陈氏。妣生七子。长,文龙移居山西太原府;次,文虎移居三江安乐;三,文魁移居湖南桃园;四,文治明洪武四年调北征南屯田云南镇雄李官营;五,文华移居四川自流井;六,文举南京京殿亡故;七,文忠洪武四年与四兄文治公征南(经理四川)后回南京。

子虚乌有,更不靠谱!

其一、文忠1371经理四川,并无征南(1381年)史实,若有,且不论其功?

其二、李贞三十六岁时,娶二十四岁朱佛女(1315年-1350年,文忠十二岁殇母,母三十六岁)生二子,长子幼时夭折,何来六个长兄?若为陈氏所生,为何谱中无妣与继妣?何况“贞,生二女,陈氏、朱氏何人所生,不明”。

其三、实有借“岐阳李氏十二世,弘济、宏源、弘沛、弘泽、宏湛、弘、弘润, 兄弟七人”之嫌。

5、据云南宣威倘塘支系:“鼻祖,讳瑱(贞),发源金陵,生文忠为先明开国勋臣,封曹国公,文诰祖以功臣之弟,授亲军骁骑校尉,随傅,沐二国公进征云南,卓著大功,廷议改授乌撒卫指挥,后易,以昭信校尉,百户侯,食采邑于倘塘,世官守土,历遭兵燹,伶仃孤苦。。。。”

发源金陵,文忠十二岁殇母,何来其弟文诰?继妣陈氏,据夏玉润《明.李贞——鲜为人知的“驸马”》当为原配,生二女,长适适凤阳陈英,从母姓,次,亦早卒。“百户候”且能担当“乌撒卫指挥”?

三、综上所述,认祖归宗没错,错认祖宗乃大错!

其一、家谱考证,首选“参照系”,其次方可考可证。就“明史”与地方史志而言,明史集御使所著,地方史志,多为参照国史,兼以民间采访录。显然,明史参照度高于地方志。修谱以“行贱名恶有玷家声者不书”,撰史则以“碍政、乱政、危政、反政者不记或略记”。“明史”虽为国史,实为“朱史”,非朱氏本身,其余难免失于偏颇。但是,非大逆不道,家谱考证于史完全有据。当然,不足以入史者,于史无据可考。

其二、李文忠本无兄无弟,仅有长姊,适凤阳陈英,何来“文明、文诰、文龙、文虎、文魁、文治、文华、文举”?如果因为李文忠自己功高盖世、显赫于朝,泣血谨志《先考陇西恭献王圹志》拜韩国公李善长所书,而忽略其余兄弟,且不是大逆不道,愧对先父?既为同父碑文,文明、文诰等八子,虽远在他乡,怎能任其所以?后世之人,数百年之后,改朝换代,反倒以文忠为荣,且不说辱没祖宗,至少有攀附之嫌!

附:李国明《岐阳王李文忠后裔明、清分布考证》

(一)文忠长子:李景隆支系,明亡时,岐阳李氏九修宗谱载,这一支系奉命遣散。岐阳李氏第12代世祖,李弘济、宏源、弘沛、弘泽、宏湛、弘、弘润, 有兄弟七人。

李弘济简略:明袭侯爵,官为南京守备提督操江,监管巡江事物,中军都督府印事,特近荣禄大夫,柱国太师。

李弘济:育有四子,祖述、祖模、祖楷、祖棠。

李弘济长子:祖述,明亡时迁徙至北京西郊,居住北京彰仪门外的泥漥村,清廷授祖述资政大夫。

李祖述长子:德燦,岐阳九修宗谱,泥漥村的谱页记载。

清政府授李德燦资政大夫,康熙十四年(1675),驻防京口,即南京浦口,后移居江宁。德燦授命滇中讨逆。滇中地区:指位于云南中部的昆明、曲靖、楚雄和玉溪四个城市,包括云南省中部以昆明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其后代定居云南。(明光岐阳九修宗谱,第一卷世袭,第十一页)

李祖述次子:德耀,年方十七,清政府授四川成都府,大邑知县,历任泗洲知州,子孙分布四川大邑县

李德耀长子:延基、延埰、延塽。

李延基:清末任福建泉州府南安知县,四川緜州知洲。其三兄弟子孙分布福建、江西、廬州

李弘济次子:祖模,明亡时隐居今安徽省和县石跋河镇,此系初始以打鱼,摆渡,砍材度日

(二)李文忠次子:李增枝,约生于1370-1448年,明初任前军左都督。永乐初,遣增枝与景隆,往荆州整肃兵备,抚安军民。增枝各处私立庄田,每庄蓄佃仆无虑千百户。永乐二(1404)年12月,周藩以前隙核告景隆图谋不轨,增枝与兄景隆被禁锢私第。特赦后迁居合肥,今肥东县白龙镇李大户,原合肥梁北乡金城村,更名李焕,配郝氏,生子三,即李宪、李睿、李旭。至今,李增枝后代,大部分定居合肥周边

(三)李文忠三子,李芳英,授命中都正留守,驻防凤阳。留守支后裔,大部分世居明光,三兄弟均为朱元璋赐名。以上文载,均为明光岐阳李氏第九次修宗谱为实。

明万历帝朱翊钧钦赐二十字辈“宗邦弘祖德,延世承天泽,大国永亨嘉,公辅懋伟绩”,此二十字辈岐阳裔孙已延用六百多年。明光宗谱的续修,仍用六百多年前的原谱为基础。续修宗谱仍供奉李贞为岐阳李氏一世祖,李文忠为二世祖,李景隆、李增枝、李芳英为三世祖,宗字辈为岐阳李氏的第十代先祖,后世字辈以此类推。


   
   





您可能也喜欢:
《明朝档案》云南李氏之一
《明朝档案》云南李氏之一
明李文忠家谱轶闻杂记
明李文忠家谱轶闻杂记
贵阳李氏谱
贵阳李氏谱
《明朝档案》云南李氏志之二
《明朝档案》云南李氏志之二
贵州《黄平州志》陇西王李文忠之后
贵州《黄平州志》陇西王李文忠之后
《明朝档案》云南李氏之三
《明朝档案》云南李氏之三
列传第十四 李文忠2014.01.15
列传第十四 李文忠
《四川通志》——李文进2014.11.24遵义《陇西郡李氏家谱》2014.11.23
遵义《陇西郡李氏家谱》
《兴义府志》明李国忠城隍庙碑贵州黄平李文忠裔2014.06.13
贵州黄平李文忠裔
平潭李氏——李占春谱序2014.11.2



阅读(42)| 评论(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8

主题

176

帖子

56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6

突出贡献热心会员家族之星

推荐
发表于 2014-12-1 07:55:31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毕节家族的有识之士!潜心研习、全面考证;直面史实、一分为二;发现问题、没有附会。对于寻根问祖、续修家谱,我个人认为,寻根问祖,就会牵涉到家谱或家史的考证,考证好、考证清楚是为续修家谱服务的,考证清楚才不会乱问祖,续修的家谱才越修越靠谱。而考证,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真的要保留下来,伪的就要弃之,千万不要考证出伪的,不是审慎的弃之,而是想方设法自圆其说,甚至用歪理邪说去佐证,这只会错上加错,续修的家谱不是越来越靠谱,而是越来越离谱。寻根、考证,就象赌博一样,考证,其结果就会有真、有假,赌博就会有赢、有输,想赌博就要有赢得起输得起的心理准备,心态要平和,考证的结果是真,那最好不过,不是真的,也好,因为,你没有枉费心血,找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人,如果你说他的家谱是假的,他就要和你拼命,如果是这样的心态,那又何必去考证呢?!幸好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宗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不管是我李氏家族还是其它家族,都应该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乃到产生历史性的改变!

143

主题

969

帖子

2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95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9 18:49:0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篇说的明白透彻而一针见血,有震撼人心之力;"所谓家谱无非是“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现在哪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录家族得姓、迁徙、分布、派别、世系、人物、事迹、艺文等为谱。既为谱,务必以“尊重历史,把握现在,面向未来”为要。以史为镜,镜必然要平,不然何以正衣冠?出身名门,并非当下显贵,理应尊重历史;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诚信待人,方能把握现在;以开放、包容、平和之精神,方可务实、理性、客观,面向未来。一个狭隘、虚荣、盲从的家族,怎能面向当今之先进文明?相信,大数据时代,地球是平的!    所以修谱一定遵循:“无考者略之,疑者阙之”;“本族世系递传,不纪远祖,不附名门”;“不以地望为高,不以声华为贵,不以寒微为耻,不以攀附为荣”;“必据实直书,使后人有所考”。而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伪托名人序跋,杜撰显赫恩荣录,世系攀附名人赋。"文中的话具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竟有不尊重史实,不据实直书,以攀附为荣假造族谱,堂而皇之的自诩是某某名人之后,实不能以平和心精神,务实、理性、客观、面向未来,实不能经得住后人所考。这篇文章再一次否定李文忠的七兄弟之说,这不能不引起各位宗亲朋友们深深思考!

858

主题

1310

帖子

6499

积分

管理员

景隆支石跋河宗亲会创建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499

论坛元老意见之星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荣誉管理家族贵宾热心会员家族之星家族元老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5:06:12 | 只看该作者
见帖有感而发:“无考者略之,疑者阙之”;“本族世系递传,不纪远祖,不附名门”;“不以地望为高,不以声华为贵,不以寒微为耻,不以攀附为荣”;“必据实直书,使后人有所考”。而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伪托名人序跋,杜撰显赫恩荣录,世系攀附名人赋。"我认为攀附为荣造假族谱之说法欠妥,现代族人修续宗谱只是理解与寻宗心切之情而已,在如今现代化大数据的社会里,造假也不易让人信服更不具说服力。摆正心态最重要,名门之后对今后的传承有那么重要吗?看看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及一些近代史中的名门之后吧!还不是要凭自己的能力在发展生存吗?传你宗脉,机缘能力是传承不了的!正如宗亲文中所言;家谱无非是;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现在那里而已。还有重要一点在如今社会之风每况欲下的情况下,对先祖家规家训等一些好的传统让年青的下一代知道并能传承下去。就我世袭支而言,几百年来世代为官而如今呢?天各一方散落在各地大多为民,此次续谱宗亲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将本着这一原则来进行今后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岐阳李氏文化研论联谊实名QQ群 432208632|手机版|小黑屋|岐阳李氏老三房宗亲总会官网|岐阳王李文忠后裔寻亲联谊网|沪ICP备14027543号-1|   

GMT+8, 2024-5-16 15:14 , Processed in 0.13493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